收藏艺术品 需要开放的心态

收藏艺术品 需要开放的心态

收藏艺术品 需要开放的心态

时间:2006-04-10 09:08:00 来源:

收藏 >收藏艺术品 需要开放的心态

  多年前,经朋友介绍,认识了徽州潜口的陈先生。我曾多次去潜口写生,对当地丰富的古民居建筑印象深刻。构型别致、雕刻精美的古代民居建筑,往往是大户的遗风余韵。陈先生既是一位书画、古籍收藏者,也是一位流转藏品的商人与书画欣赏组织者。因为长年浸淫于古代书画、书籍中,此君古文化知识丰富,传统习染浓厚,毛笔不离手。对于收藏品,他并不一味死捂,而是走出徽州,广交朋友。藏品在他手中,像是由涓涓细流汇成的一汪"源头活水",汩汩地流向全国各大都市,而他的百万家产就是在这种经营活动中建立起来的。   一次到陈先生的居所喝茶,环目四顾,壁上琳琅满目的书画多为名人所作,正面墙上一幅李可染的四尺三开的《牧牛图》,一下拉近了我与画作的距离。走近细观,从用笔到用墨再到落款、用鉴,都表明是幅真迹无疑。这么近距离地观赏大师的作品,内心狂喜。我曾在陈先生家见过的书画,如吴石庵的山水、程璋的鹿鸣图、蒲华的花鸟等,都没有那么让我爱不释手,惟独这张画,有百看不厌之感。陈先生隔一段时间就会换一批画悬挂,任访客欣赏。估计他的藏品五花八门,有很多。   陈先生对藏品,从来就抱这样的态度:有人出价,价位合适,他就出售。1995年我曾在陈先生那里见到一幅于右任的书法手卷《千字文》,开价8万元。十多年前,这个"基价"算高了,至少不是普通人买得起的。不过,若有眼光者,参照当时拍卖行的出价(是年嘉德一幅于右任的五字对联,起价都在10万)收藏迄今,当收益颇丰。但那幅手卷,居然从我身边滑走了。陈先生的藏品,都是名家名作。他曾说,非名家作品,收藏和投资的风险都很大,虽然"基价"可能较低。   "我的藏品大都从乡下收上来的,有些则是与别人交换所得。"潜口有深厚的古代文化积淀,家家有藏品,不愁没东西。十多年前,我曾在另一处徽商后人的家里住过几天,这家人就从箱底拿出一套精美的古瓷具让我欣赏——徽商后人的笼箱里,不知深藏多少人间宝物。   "这幅《牧牛图》,要多少钱?"我心动了。   "10万元。"   1994年北京嘉德秋季拍卖会上一幅李可染《松荫牧童图》,标价在10万到15万之间。1995年海南港澳拍卖会上一幅李可染的《春牛图》,起拍价8万元。李可染的书画,市场只会看好。陈先生这个出让价,应合理。   "不过,合肥客户已经订购了。"他浅浅一笑。   "不能转给我吗,可以再高点?"我怅然若失。   "说好的,算了吧。他是我的老客户。"   陈先生收藏也是为了投资,所以第一重视老客户,长期客户是他稳键投资的重要一环。名家名作,只有面对有实力并对作品确有喜好之人,才可以交流,使藏品不至于埋没。保证藏品流转可考,也是陈先生的心愿。他交这些好朋友,相互省心。他说,自己做藏品生意的信条是:拒绝仿品,藏品一定保真,与老客户互信。徽州书画,假货不少,像黄宾虹的作品,市场价位高,有人就专做其仿制品,对此他颇为不齿。   陈先生还坚持,他的藏品价位一定以略低于市场价位出售,以保证下家有利可图。他说,抬高价看起来一时不亏,然而,高价只能是拍卖行干的事。一幅作品拍到"天价",对于藏富于民,并没有什么好处。名家名作,集中为某些人收藏,实是艺术品的"死结"。   不过,陈先生也并不拒绝把藏品放到拍卖行拍卖,但必须是画家独占鳌头的作品、独树一帜的精品。"精品有精品的价位嘛。"说着,陈先生把毛笔在水盂里蘸点水。这只水盂是明代的东西。做人和做事,二者可兼得。   临走,我问陈先生这幅《牧牛图》,大概可以赚多少?陈先生直言不讳地说:"一万吧。收进来,转个手,赚一万,可以了。"   过后,他领我见他一位朋友。此君因工作关系,与知名书画家多有接触,于是手上就藏有不少书画家们馈赠的作品。作品被很好地保存,他自建一所家庭博物馆,把书画作品都装上玻璃罩保管,尽心尽力,退休后,让游人参观欣赏。但因他不交流、不投资书画,藏品似处于"冬眠"状态,没有活力,连他自己似乎也没有生气。我去参观的时候,他的生活陷入拮据状态。如果藏品不流通,谁都帮不上忙。   收藏艺术品,需要开放的心态。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