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妙独到秋毫颠—别具神采的秦学研动物画

神妙独到秋毫颠—别具神采的秦学研动物画

神妙独到秋毫颠—别具神采的秦学研动物画

时间:2006-07-21 10:13:00 来源:沙 雁

名家 >神妙独到秋毫颠—别具神采的秦学研动物画

在传统国画的走兽门类中,除了骏马以外,虎是被画得最多的动物之一,中国画素来注重题材所构成的意象与品格,故奋发昂扬的骏马常为人们所喜爱;至于威猛雄壮的虎,则自因其高踞百兽之尊而为画家所青睐,若论作为题材进入翰苑的历史,马,只少在唐代已大焕神采,而虎似乎要晚得多,这里面有个颇有趣的问题值得玩味。马是人最早驯养的家畜之一,故在其性格之中,即有勇健凌厉、英姿疯爽的一面,又有善于驰驱一往无前,并且吃苦耐劳又驯良的一面,这就符合我们民族的性格特征,加之其外形健美,自然会被选作集诸美于一身的动物而常常进入画幅,这似乎说明,最早国画家的一个重要的审美内容,便是与人的生活与性格相谐的家畜的温驯,韩干、李公麟的马,都雄壮敦实而不威猛,赵孟的马更显得雍容闲适而温良,从徐悲鸿到现在众多画马高手,却都取野生之马入画,视角所向,由驯而野,这是审美选择的变化,是更新、也是对古人的超越。笔者作以上冗述,却是为给谈画虎作一必要之铺垫,从画马的由“驯”至“野”我们可能看出画家的目力由狭窄到宽博,力求表现动物身上最本质的东西。即使是伫立或信步的野马,比之奔驰的厩马,也自具威烈强悍之神采。这便是画家目力之变,引起马的形态与气质之变。再说画虎,国画中之虎,皆着力刻画威仪凛凛之野性:或雄踞山野,或静卧林莽,或长啸幽谷,或伫立层巅,都竭力刻画山君的傲岸雄强的气势;这可以视为画家画马之由“驯”至“野”的审美选择的继续。张善孖的虎还每每象征民族的庄严肃穆与不可侵凌。然而虎的威猛早已成为范式以后是否应当也予以变化?即用另一种表现手法,构成另一种造型,表现另一种意境呢?按照艺术必须创新才能获得新生命的规律来说,虎画之变是必然的,辽宁冯大中不但纯粹用极细腻的工笔画法写虎,更不局限于写虎之威,也描摹虎的“七情六欲”,取得极大成功。说至此,我们再来品赏秦学研的虎画,便会情不自禁地感到其作品独辟蹊径,别具一格,确乎令人耳目一新。恰 如画马之由“驯”返“野”,秦学研的虎,正是由“野”到“驯”,其笔下的虎,威猛霸悍之姿,几乎荡然无存,而多呈温驯稚朴、憨态可掬之状;就造型而言,又去尽“钢筋铁骨”之劲健凌厉,备显肥硕敦厚,酷似无锡的泥娃娃(俗称“阿福”)非常惹人喜欢。究其因,是大胆而娴熟地改变了虎的形与质,赋予浓郁的审美主体即人的感情,使之具有颇浓的人性,进入人的感情世界,并以其虽经夸张却很生动活泼的形象而引人娱悦。这是并不真实又是真实的艺术虎之造像;是由传统继承而来却又迥异于传统的别有新颖内涵的艺术佳作。仅就画家的创新精神而言,就值得赞赏与推崇,这同美术界中不时见到的耍奇弄怪“标新立异”的歪风,决不可同日而语。 在表现技巧上,秦学研的虎画也甚见功力,譬如,曾在全国大展上获奖的杰作《顾盼千载》,笔触细腻纤巧以至于极,背景与草地的表现方法揉进了西洋画法,又酷如铜版画,生动逼真又极简炼地刻画了旷野的寥廓幽邃与岑寂,然又荒而不寒,画名《顾盼千载》包涵了丰富的内容;回眸远眺的又睛,不怒而威,却又分明若有所“思”,口鉴着千载风云,—这,诚然决非实实在在的世间之虎,而是高于现实的具有特殊内涵的艺术形象了,只有创造这样的形象,才能有所超越,激发欣赏者的联翩遐思,也才能具有永恒的艺术生命。另一幅《艳阳》只画一大三小四只虎,了无一草一木作背景,通幅恬静而明朗,无论是静卧远视的母虎,抑或捉对嬉戏的虎仔,都神态毕肖栩栩如生,表现和煦旭光下兽王母子的舒适与欢悦,也含蓄地讴歌了世间普遍的母爱春晖——题与画紧相融合,为作品拓展了更其完美的意境。 在景物的处理上,有时固然去尽背景,如《艳阳》。有进却又瘦石横陈,老柯披离,为的是经营特定的环境,制造特殊的氛围,如《晨曲》与《寒月啸声》两幅,都绘有老树繁枝,笔笔工细,一丝不苟。但《晨曲》的茂密直立的嫩枝,与明媚的晨光相谐合,给人以生命蓬勃向上之感;而《寒月啸声》的树干,则色呈灰暗,形状屈曲,斜伸而下,其意象荒寒凄清,正同荒山深夜的虎啸相谐合。据此几例,已可窥及全貌。秦学研的虎画应该说是独具面目,具有精细、完美、内涵丰厚,在意境与意象两方面皆能卓然有创的特点。 举凡高尚精美的艺术品,其中一鳞一爪一木一石之造型,都经艺术家悉心遴选与加工,去芜却精,以呈全新之姿态气质。秦氏之虎,是何处之虎——东北耶?华南耶?什么都不是;画中之山、岩、涧、壑、草、树……亦未尝见过,却又似曾相识,原来也是东南西北择而合之的,正如已故山水画大家董寿平自己就说,他作的山水画中的峰峦树木,有的取自黄山,有的取自雁荡,有的取自泰岱,是东取西撷,综合而成。这正好同擅长水墨写生式创作的张仃先生“背道而驰”,却仍能体现中国画重神质高过形貌的特点;倘就艺术形象的再创造而言,东取西撷,去芜存菁的创作方法,尤为必需。 从这些千姿百态、朝气蓬勃的作品中,可以看到画家无论是工笔,还是水墨写意,均在较高学术层面上进行着研究与探索,并以整体的经典意识和较高品味的审美取向给人们留下了较深刻的印象。虔祈画家再接再厉,以不断提高之学养,充实不断创造之智囊,终成大器。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