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声潮浪听渔歌 —冯兆平国画创作读

寄声潮浪听渔歌 —冯兆平国画创作读

寄声潮浪听渔歌 —冯兆平国画创作读

时间:2007-03-26 10:47:00 来源:

名家 >寄声潮浪听渔歌 —冯兆平国画创作读

梁照堂 卜绍基
 海帆港喧、波涛舟涌、落日余晖、潮浪起伏、渔火点点……画家冯兆平作画尝放笔纵横,挥洒自如,能得之于笔情墨韵之外,求之于意趣之中。就面目来说,却是新颖独特。其作品贴近生活,讲求意境,讲究笔韵,具有浓足的地方情调和民族气息;而画中朝气与蓬勃之生命力,充分表达画家情思追求和理想寄托,具有浓厚生活情趣。观其作品或心潮澎湃,意气风发;或安详宁静,神游物外。犹如于闹市街头之驻足聆听,闻歌而知雅意,万里喧哗之中,自有一分悠然之沉醉乐也。  兆平生于南粤之地,海乡之滨,“生于斯,长于斯,成于斯”,受岭海之地灿烂多彩且具渔乡特色之传统文化及家乡故园之秀丽景物熏染,陶冶其温和淳厚之审美追求,陶炼其淋漓润泽之笔趣墨情技巧,丰富其灵动宽广之艺术气质。纯化情感,感召天地,令其笔下表现之渔乡海湾风情自然而发。得天独厚之生活环境,先天之妙悟敏锐,加之以后天之勤奋坚毅,研习有法,兼采西方版画艺术黑白造型之长,吸纳现代艺术之审美取向,融会贯通,自成一统,而构得其国画之发展内路也。  任何有追求且不泥于现实之画者,眼前之现实往往总有不足。“自然主义”而勿加取舍增减,则会令画面之气韵有失生动。黄宾虹曾云:“天地之间阴阳刚柔,生长万物,均有不齐,常待人力补之。”儿时朦胧海乡之完美印象,萦绕其心,而兆平籍各处汲取之艺术养分加以补足,创造能打动观者心弦之作品,描绘使人回味之渔乡景象。  古人云:“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人与天地造化精神来往。游山乐水,俯仰天地,更体现画者对自然造化之沉醉,亦表现文人特有之联结自然与文化之方式也。兆平问津索道,明晰思辩,矢志追求源于生活、异于古人之艺术新起点。其深深悟道,传统山水画创作之基本元素,勾皴染点,如同中国语言文字中之基本符号,来往序列虽有成法,却无定法。“求新求变”当要跳出程式之外。兆平营构画面出奇出新,引入西画之形色空间观念与现代设计追求“形式感之意识,创作新境。  “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唐.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当今中国画坛虽“风起云涌”、“潮流更替”,然兆平却一直沉溺于其渔歌帆唱、船艇炊烟、港湾涛声、碧波粼粼中而不知往返。于故乡之沙滩海岸间找寻属于一己之精神乐土,乃兆平心颂本土之心灵独白是也。渔水夕照、海流依依、川港帆影┅┅海阔天高、繁喧渔港而又安宁静谧之渔乡气息久驻其心,更为其绘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之创作源泉。  “学者用功,知行并进。故知无穷,行易无穷,行无穷,知亦无穷。”(清.陈确《答格致诚正问》)长路漫漫,艺术创作永无止境。兆平于其自耘之艺术海岸耕耘不辍;更于其独辟之艺术蹊径中悠悠前行,欲攀彼岸,极目云天,上下求索,生发感悟,他日,将再临新境。 ( 梁照堂,国家一级美术师,广州画院理论研究部主任,广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卜绍基,画家,美术评论家,广州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