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张迎春的花鸟画
读张迎春的花鸟画
读张迎春的花鸟画
时间:2007-04-05 11:15:00 来源:
名家
>读张迎春的花鸟画
朱育莲
张迎春是我的一位青年朋友,十多年前他进人民日报书画院和中央美术学院进修学习期间,他住的宿舍离我工作的地方极近,所以我们时常见面,他非常用功,孜孜不倦。我深夜走过他的宿舍时,总看到他屋内亮着灯,一进门,他总在看书或画画,一大堆习作,不是铺在地上就是挂在沿墙的铅丝上,有佳作,但大多是一般的习作。
毕业后,他回到苏州,在刺绣研究所的创作室,那一段日子我没有机会看到他的作品。后来调到了苏州吴作人艺术馆,终于见到了他的一批又一批的新作。我深为惊讶,因为同我在北京时见到的作品大变了样,登上了好几个台阶。他不走别人的老路,在既保留中国画笔墨传统的同时,更走出了一条新路,一条创新之路,构图新、色彩新、意境新,有自己的风格。
他同我谈了他的不少心得体会,我深感他是有思想深度的,有探索精神的。生活是千姿百态的,大自然的花、草、树、石、鸟、禽,它们的生活、生长规律都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我们只有用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去捕捉自然界中蕴藏的生机,运用自己的创造精神和情怀,才能引起人们同样的审美感受。现代花鸟画的倾向和审美情趣已不再是单纯的再现自然,更多的是作者强烈的主观感受和内在情感。
近些年,随着时代氛围的不断开放、活跃,水墨至上的时代已被多元的发展所取代,当代中青年画家在创作的时候注重吸收各方面的艺术养分,容纳多种艺术形式,亦工亦写,见墨见彩,表现技巧日益多样。迎春在创作过程中特别注重用工写结合,以写衬工的手法来表现作品的量感和质感,以水墨与色彩一体,自然和装饰一体,在繁复中寻找节奏、规律、装饰的趣味,寻找花、草、藤、鸟、禽的有机结合,寻找色彩组合中的和谐,同时以富有强烈色彩倾向的颜色做底色,确立整副画面的基调,在粗放中求精细,从繁简、勾染、工写的矛盾中求统一。
迎春喜欢画一些野禽、白鹭,它们或栖息于湿润的百草中,或蛰伏于斑驳的树丛里,在秋风中,在寒露间,斑驳的树杆和飞扬的羽毛,春天清晨明媚的阳光,秋日黄昏灿烂的夕照。这些都是他在作品中力求捕捉的梦幻般的纯美境界。他将自己的情感完全融入自然,通过亦动亦静的画面,在清新宁静氛围的同时,又表现出了自然界中生命力的强韧,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
艺术的探索应是一条漫长而艰难曲折的过程。屈原离骚中有一句名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青年画家张迎春以他年轻和刻苦奋斗的优势,他将会在艺术道路上一级一级爬上更高的台阶,取得更大的成功。
2003年12月于北京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