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萦园林——姚苏工笔园林画赏读

情萦园林——姚苏工笔园林画赏读

情萦园林——姚苏工笔园林画赏读

时间:2007-04-05 09:24:00 来源:苏州日报

名家 >情萦园林——姚苏工笔园林画赏读

周矩敏
 中国古代绘画中,有一种以建筑物为主体的作品,被称作“屋本”、“楼阁”或“宫室”。画这种“楼阁”的时候要以界尺引线,故名“界画楼阁”。“界画”起源于秦朝,记载中隋代展子虔、郑法士、董伯仁等都是兼长楼阁的名家。至五代宋初的郭忠恕,在改进和发展界画楼阁的技法上获得了杰出成就,故在绘画史上称“界画之祖”。《历代名画记》中就有评说界画“触物留情,备皆妙绝,龙垂生阁”和“楼生人物,旷绝古今”的妙论。现存的唐懿德太子李重润墓道西壁的《阙楼记》是目前我国最早一幅大型界画。应该说,在中国传统绘画的众多画科中,界画以其工整典雅、富丽高贵的山水楼阁而自成体系。  姚苏的工笔园林画,正是基于对这些精工典雅的古代传统与现代设计新理念的深刻理解和把握,所以更显出鲜明的地域特色和人文情怀。充分考虑江南园林蕴涵丰富的艺术要素,形成动静适时、景随人意的各种空间序列,并将其相互汇合、渗透、有机结合一起,构成了他特有的清雅朴素的南国园林特色——发展传统,体现出积淀深厚的园林文化,唤醒了微妙渊源的历史记忆。  中国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的综合艺术,富有诗情画意,叠山理水,内涵丰美,园林艺术所追求的正是这一种美化的自然。模山范水,虽局部而非真正缩小之,里面更是渗透了自然界的神韵异彩,而中国绘画正是源于这种神韵意趣的集中表现。这些富有创意的园林芸芸景象,融汇了绘画的原创审美意识,同时体现了深冥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因此,姚苏的作品,经过精心提炼、概括并充分演绎,使他在工笔园林画这一领域中,归整有序、推敲着力,以动治静、淋漓尽致,艺术思想和心性均得以舒展,充盈活力并丝丝入扣。看松读轩,寻梅倚阁,徜徉于曲桥回廊,无目而若视,粉朵出翠,香远益清,幽古之风徐来,自然而清晰地展现了画家独特的人生理想与品位。  姚苏的工笔园林系列中,《清夏》便是较为出色的一幅作品。画中,荷花植于园林池中,而且把它诗化了。夏日荷花盛开,“映日荷花别样红”。苏州拙政园水池中就有荷风四面亭,与岸有小桥相连,亭有楹联:“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园中的路,成了流动的线条。可居可游的山水画论在这里也一样异曲同工,随着路的不断延伸,所见的景在不断变化。迂回曲折,峰回路转,曲径通幽,通过移步换景,在视觉上产生景观不断的连环切换。这充分体现了作者高度的匠心和精湛的表现技法。《入春》,充满了自然美的境界。作品立意鲜明,首先是在有限的庭院环境中创造一个生意盎然、花木葱茏的自然环境,其次是有着艺术美的境界。在园林的自然美基础上,通过曲桥、亭榭、石舫、假山、紫藤、匾联,使整个画面有层次、有主次、有呼应,开合有度,渲染细腻,韵味隽永,从而达到追求理想美的最高艺术境界,即意境的世界。《秋声》则纯净、清淡,虽无层楼重阁,但画面贯穿一气,简约概括,描绘相当巧妙。寥寥数物,便恰如其分地表现了有声入静的动人感觉。  姚苏,温文尔雅,一介书生。他挚情于工笔园林画,已有多年之辛。江南深厚的人文气息和传统积淀,熏染和栽培了他清新而独特的艺术情怀,磨磨切切,收获累累。愿他在未来艺术的道路上,风雨兼程,真诚永驻,勤孜以赴,“缨兮沧浪”,为时代、社会与人生谱写出更多更美的园林新篇章!                               ——摘于2005年4月10日《苏州日报》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