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路皮影 万般情趣

东路皮影 万般情趣

东路皮影 万般情趣

时间:2007-05-11 09:48:00 来源:中国商报

收藏 >东路皮影 万般情趣

  雕影是在制好的驴皮上镂刻、渲染出生、旦、净、末、丑等行当的头茬、上身、下身,经过装订,能让人操纵在影幕上的一种融灯光、演唱、音乐为一体的综合艺术。 追溯皮影雕刻之源,透过上古文化中以影像作为造型手段,印在彩陶上的手牵手群舞人物和战国时期先民发现的“针孔成像”的光学趣事,以及我国最早记载的汉武帝的“剪相封弟”和《木兰辞》中的“对镜贴花黄”,便可窥见雕影宗祧之母体。确切地说,雕刻始于北宋的汴京。当时只用素纸多层合粘而雕刻成形,后来才发展为用薄而透明的各种兽皮进行雕影。明清以后,皮影戏发展到全国各地。以唐山地区为中心的河北东路驴皮影相继出现,并逐渐传播到北京、承德和东北,成为中国北方皮影的重要代表。 皮影主要分布于唐山以东的滦县、东亭、昌黎和唐山以西的玉田、丰润、蓟县、密云、平谷等地。若论雕影刻工精湛,玉田艺人杨乃全堪称高手。 杨乃全曾就职过多家影社。其雕影作品多次在美国、法国、日本、波兰、奥地利等国展出并获奖。1987年在北京举办的中国首届艺术节期间,他绘刻的驴皮影《大闹天宫》系列作品名列第一,收入了中国艺术档案。 杨乃全创作的驴皮影,吸取了寺庙壁画、彩塑和年画、连环画等艺术特点,刀法上结合传统技巧和借鉴剪纸艺术风格,形成了粗犷而细腻、娇艳与文雅的巧妙契合。使他在绘刻技艺上独具匠心,堪称为引领冀东雕影的一位大家。 刀法上,他运刀稳准、娴熟、迅速,其透雕纹口光泽如意,推、勒、转、凿等技巧变化丰富。如果按国画山水的皴法来观察杨乃全皮影的纹路刀口,我们就可以归纳出诸如:披麻、解索、直线、钉头、折带等若干皴法式刀口纹路,如皮影头茬上的麻姑脊,日月双抓髻、单抓髻、仙桃髻、高螺发、蛉蛇发、歪辫子、甩子儿、三环套月等大扮与月扮发型及牡丹、凤金钗(金步摇)、蝴蝶、鬓花等头饰,大多采用云卷刀口。 从皮影头茬上的七星冠、大凤冠、赤发小道冠、九梁道冠等冠饰中所雕刻 纹样看,则多用推、勒等刀法技巧,其刀口纹路变化丰富;从皮影头茬上的三叉凤翅金盔、群凤抱龙盔、狮子盔、虎头盔、荷叶盔等胄饰中所雕刻纹样看,则多以凿技取胜,各种刀口均匀剔透。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