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文心

笔墨文心

笔墨文心

时间:2007-06-28 15:16:00 来源:

名家 >笔墨文心

郭新伟
    癸未年夏末余与师友在洛阳博物馆举办画展,建京兄前后奔波照应,使画展圆满成功,初识兄既成至交,遂常相往来而成莫逆,至今亦不过一年半截,余获益良多而非止于画。 与兄神侃常忘忧于乐庐。乐庐者兄之斋号,据兄所言此乃取《论语》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之“乐”,合陶渊明之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之“庐”。由此斋号亦可知其主人胸襟之豁达,处世之坦然,艺术追求之真意所在。乐庐虽不大,却颇为雅静,进门左手半壁书墙,橱内多为画册与字贴;正面靠窗有一画案,案头文房一应俱全;右手满墙为毛毡所封,此乃小大由之墙,墙上常有完成或未完成的字画,谈资亦由这些字画生发开去。 余观其书,风格高古,笔力遒劲,其势连绵若行云流水,形式多样而写之自然,既有强烈之现代感,而又无时人矫揉造作之态,心浮气躁之病。如此书风之形成,非一朝一夕之功而就,当得力于对古代经典法书之深入临习。兄言学艺习书启蒙于幼时家教,奠基于大学,而创作的开始、风格的形成是在工作之后的事。 中国自古书画同源,自宋元以降,习书者亦多善画,善画者书亦精。建京兄习书之余,初亦自习花鸟、山水,颇喜明清之文人画风,心怡于八大、石涛、吴昌硕等,然无高人指路,久觉根基薄弱而方向不明。时有友人进修于中央美院,于洛阳引进许多美院教授级的高水平展览,外界丰富而清新的气息搅动着一颗躁动的求知之心,受此影响,遂与好友一道北上求学,进入中央美院国画系进修班,师从卢沉、贾又福、田黎明、崔晓东、许俊、刘庆和、毕建勋等众多名师,自此对中国画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在班上人多偏重一科,或山水、或花鸟、或人物,而建京则借此难得之机广收博采,不择细流亦不让土壤,奠定着坚实的基础,并对中国画无论是笔墨形式,还是内容意境都有了全新的认识。这一年的学习对其来说,当属为艺以来的一个重大转折。回洛后几经取舍,转而主攻山水。兄言原因有二,一是山水画发展至今,画法多样,笔墨丰富,呈载了丰厚的中国文化,体现着深邃的哲理,具有浓郁的人文精神;二是寄情山水,林泉高致,可结善缘。单纯而质朴的原因,却昭示着一个人内心真实自然的追求。 其山水画细察之风格多样,约有三类。一为临摹学习之作,从宋元到明清莫不有之,以仿龚半千和宋元山水之作尤为精到和神似。第二类作品,用笔方折,擦笔细腻,色彩清新亮丽,画面时有公共汽车、铁艺栏杆等现代街景出现,当属现代都市水墨的一种探索。再一类作品,用笔圆润,烘染精致,设色古朴淡雅,彰显着河洛大地悠久而厚重的人文气息。无论哪类作品都书卷气十足,现代感颇强,并具有一定的装饰意味。 兄自言:这些作品均属探索,语言尚不成熟,风格的形成乃长久之事,作为画家不宜定型过早,不然则易结壳而阻碍发展,现时仍处于学习吸收状态(按:所言极是,当下画家多缺此种心态与作为!)。画面的书卷气是我追求的方向之一,装饰感则受大学所学专业装潢设计之影响,避之不能,亦喜亦忧,若能在画中运用得当,亦不失为理想的手法之一。至于画面内容中的现代景象,是我题材拓展的一个方向,石涛之名言“笔墨当随时代”,古人已将农业文明的表现推向极致,进入工业文明的现代社会,一个中国画画家如何用传统的笔墨来表现自身的生活和感受,此乃最紧要之课题。而无论何种风格之作,我皆一笔笔画出,无须特技制做,因为只有笔墨才是国画之根本(按:时人有此真知灼见者鲜矣!)。 建京兄天资颖悟,若就画论画稍嫌匠做,其于艺一道原涉猎广博。除书法外,篆刻亦精;装潢设计,时出新意;探究国画,旁及西学,塞尚梵高,印象不错;筝声琴韵,流水知音;行文畅达,意趣澹然。众艺若能溶铸于一炉,则丹青自成矣。 文心生相,无穷无尽。笔墨文心,众生殊形。 乙酉年正月于洛阳归一斋 (本文作者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高研班)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