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画家赵规划

山水画家赵规划

山水画家赵规划

时间:2007-08-04 00:00:00 来源:

名家 >山水画家赵规划

文/刘志安
    清代大款文艺家立笠翁在其编著的“芥子圆画传”的山水画卷首如是言:世人爱真山水与画山水无异也。当其屏障列前,帧册盈机。面彼峥嵘幽旷,泉声若达,宛如置身一丘一壑之间。 有钱人就是会享受,说话也轻松怡人。多么令人神往啊。哪知丹青一道,非人磨墨墨磨人。依我看乃是难于上青天之事。自东晋那个以痴绝出名的画家顾虎头提出的“传神写照”之后,继之的谢赫又有了“六法”之说。六法者:一曰气韵生动;二乃骨法用笔;三是应物象形;四叫随类赋彩;五是经营位置;六云传移模写。这话到了元末的书画史论家夏士良那里,说的就更有意思了,他道是:自骨法用笔以下,五法皆可学而能。但其气韵之说必在生知。这“生知”二字,即不是后天学习所能得到的,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天赋”。而有这个天赋灵性的人,便是金圣叹所说的“天下锦绣才子”了。这等人的才智、气格、胸襟一定是在万人之上的。而且谁也不能保证“代有人才出”,更不能按人头分片包干。 脚下这块土地,确是钟灵毓秀,至少在近一两千年来,已闪现了桓谭、徐防、薛综、嵇康、刘伶、刘开渠、朱德群、萧龙士这些军事家、诗人、哲学家、音乐家、画家了。那么时至二十一世纪,各行各业、车水马龙,应该又是一个群芳竞艳、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大好时光。淮北大地端的还有值得大书特书一笔,足以名垂青史的风云任务么?回答是肯定的。在我熟悉的人当中,就有赵规划这么一位業已修成正果的山水画家。 屈指算来,我与规划的初次会晤,应该定格在二十多年前,地点是咱市原来的新华书店。 真是青春的岁月像条河啊,那时候,他的工作是卖文艺类书籍,我在单位干完了活,有时就到他那儿看书买字帖画谱啥的,想想时间已过去这么长了,如今已过了知天命之年的规划,相貌依稀如初,我开始一见到他时,就感觉他温文而雅,敦厚樸诚,给人一种安全可靠保险的感觉。 当时市里也经常搞些各种名堂的书画展。好像比现在更诱人,更有神秘感,直令人逸与湍飞,蠢蠢欲动。他当时画得已经很不赖了,虽是淮北人,但他画的却不是萧、淮这一带流行的荷花,蘭草那一路的水墨画,而是以画山水为主。有些画好象是在歌颂革命圣地延安、井冈山,有的又像是太行山,山上都照映着红色的光辉,有的又像毛主席写的那几句词: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我有见过他画过民族英雄横枪立马,绝对是正气凛然,当然喽,古人也没有留照片,说是谁问题都不太大。我也见他现场画过芭蕉、樱桃之类的,嫩生生的煞是叫人憐爱。 这样几搞几不搞,我们就混熟了,承蒙不弃,有时我去书店,碰到他不忙时,就开始拉呱,内容以艺术为主,主要是书画,当然也兼及生活、人情及其他杂项。他说的很多话,至今都让我不能忘怀,有些话可以说使我终生受益。比如他提到文人相轻这件事,就由衷地觉着悲哀,他对同行之间相互诋毁,相互拆台,互不承认的行为觉得非常不应该。“文人相轻”这四个字是曹操的大儿子、当然也是文学家、诗人曹丕提出来的,但他可能没想到经过了一千多年了还保持得这么完整,不但没有消亡反而更加生机勃勃。规划也提到过类似伤仲永这样的人物,就是一些朋友早年有书画爱好,也能写来也能画,但到后来就不再进步了,不说江郎才尽,却已是味同嚼蜡,已经到了搞不下去的地步了,但还是硬着头批搞,因为名声都已经出去了,亲戚朋友都知道咱是书画家了,不搞咋整?更何况,如今社会正在转型时期,书画家不仅罩着一种神秘的光环,受人尊敬,有时还可以轻松获利。他说的慢条斯理,幽默中透着恬谈宽容与自信。 他确实是真懂书画的人,在当今沸沸扬扬的书画界,他既重名人威望,更有一双慧眼,确实能看出高下孬好。他说,书画艺术之高下取决于作者对前人文化信息的接收程度,接收得越多,表现出来的也就越好,这与毛泽东的一些思想是一致的,毛主席曾说过:有这个借鉴和没这个借鉴是不一样的,这里面有雅俗之分和文野之分。但这个问题现在在收藏界就表现得比较混乱了。如他们专收主席、会长、理事的书画,题字也老找正科级以上的人无题。这样不能一言以蔽之说不行,但有时很可能会搞错,我想如果谁欲投资字画,请规划当顾问绝对是明智的选择。 后来,规划就因工作出色外带人品可靠,调到市文化局工作了 ,一别经年。有一天,我徒然想起了故人,就骑自行车到市里去找他玩,一看他办公室墙上大镜框里挂着他才画好的新画,大吃一惊,只见树石山水,俱无正形,扶疏曲直,耸拔凌亭,真是一片然洇然,率意天成。与往日相较,已呈脱胎换骨之气象。我就说,你的画马上肯定要在全国出名了,随后便知他已接连参加了五年一次的全国第九、十届美展以及国家级的全国大展。这确是淮北美术界一件大事,接踵而来的便是一片赞誉声和索买画的人了。 现在他的一幅画已经能卖几千块钱了,歪好画画都比工资高。有人就义务给他作参谋说,当文联副主席好是好,但不如直接在家画画卖钱实惠。他就用高秀敏的那句话对我说:这钱,多少算多呀。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工作之余,翻翻书,画张画,便是休息和享受,是一种自我蜕变与升华,另外某省还真有一位画得很好的画家为赶人家的订货累死了的,不能不引以为戒呀。 说到死,规划说他在七八岁的时候,还真死过一回。那年夏天,他和他的小伙伴们下河连游泳带洗澡,没想到到中流擊水沉了底,直到几小时后,人们才把他从河里捞上来,已是浑身铁青,不再喘气,乡亲和佳人就把他儋在牛背上櫰着一丁点希望在麦场上转着圈,后来转着转着,少年规划吐出河水,还真苏醒过来了。听他这么说,我既觉惊心动魄,感人至深,又直想笑,顿时想起了诗仙太白醉意朦胧下河捉月的传说,是啊,那李太白的彩笔已上交一千多年了,想必玉皇老儿在天上留心人间久矣,看你自幼敦厚颖异,就派了哪路神仙把这支笔交给了你,交接地点依然在水里,你那次根本不是什么淹死不淹死的问题,而是去参加彩笔交接仪式啦。 我当时确实是这么想的,但至今说没说出口,特别是刚才说了一大堆,我感觉再凑凑弄弄已经有点像文章了。如加了最后这几句,懂的说我充满幻想,是革命的浪漫主义;不懂的说我大搞唯心主义,宣扬封建迷信,那就不大弄那个了……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