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的變奏

感知的變奏

感知的變奏

时间:2007-09-07 00:00:00 来源:

名家 >感知的變奏

美國觀念藝術家勞倫斯‧韋納最近這樣形容藝術家的角色:有潛力通過藝術轉化「邏輯結構」這種已接收的知識(1)。自1960年代起,韋納的藝術創作以語言為本,文字描述是他作品的載體。他旨在改變文字的本義,從根本上改變文字的物質體現。在他而言,藝術是以一組物料演繹另一組物料,從而有條件改變那些物料的體現形式。韋納認為藝術家有潛力改變人們對已接收事物的所知所感,這番見解可謂凌厲精闢,亦對了解王天德的藝術提示端倪。 王天德學習的是「水墨」這種傳統藝術語言。所謂水、墨,稱為紙、墨也許更貼切。水墨一詞,言簡意賅,喚起人們對水墨物料發自內心的體驗。對於傳統、常規、現代等表現手法之間的種種矛盾,當代不少藝術家往往採用其他媒體創作來消解。王天德則選擇忠於水墨,憑著法師模擬、駕馭、再創造這源遠流長的實踐作法,他躋身入水墨藝術的行列。不過,他在創作路上不乏考驗。他修業於中國首屈一指的藝術學府 — 浙江美術學院(現為中國美術學院),固然深受各科名師的薰陶,但置身於當代和全球的大環境當中,啟發他亦另闢蹊徑,創作新的溝通模式。實驗水墨,是確保水墨這媒體得以傳承的一種方式,更深遠而言,這亦是確保中國文化得以在社會中保存的一種方式。他不諱言這樣做有時候得孤軍作戰。 王天德早年得意之作「水墨菜單」(1996)(2),是一組以水墨宣紙包裹中式餐具的裝置。這種獨突的表現手法,不但把水墨媒體由二維度推向三維度,亦同時具體地展現媒體本身的潛能,以至種種制肘。在探索水墨媒體的局限時,他透過這裝置表達了一種非常個人的焦慮,就是傳統形式和習俗在當代生活中的地位。 此後,王天德繼續鑽研水墨的潛能和局限,逐步深入這媒體的根源。他的「數碼」系列,將書法融入山水掛軸和山水手卷。在中國文化中,書法向來被譽為最高的藝術形式,不但力求體現所書文字的概念和意義,對形式傳統、技巧、章法更是講究。觀眾看他的作品「數碼」系列,感覺與他以前的「中國服裝」和「中國扇」系列相似,都是在尋常中出其不意,教人迷惑。二維度的表面,乍看似曾相識,細看卻展現多層次的實體與觀念,耐人尋味。作品由三個元素構成:底層山水畫;表層透薄宣紙(以香煙燒孔,形成另一幅隱約浮現的山水畫);表裡兩層合為單一影像。結果不單產生范迪安所謂的「迷幻文化想像」(3),更具體地表現了文化習俗的短暫性,以及我們對自然和藝術的感知。王天德把觀眾的視域操控於股掌之間:近距離是一層燒了孔的宣紙,烙痕斑斑,就如蘸墨揮翰般,從容自若,不能磨滅,隱約透視底層遠景,造成一種眩目的雙重視域效果。另一方面,遠景只可透過近景瞥見,在朦朧的宣紙下若隱若現。由始至終,書法都是隨形附影,以抽象形式出現,愈激發觀眾的暈眩感。 王天德的數碼照片系列「孤山」,進一步演繹他的體會,文化形式脆弱多變,感知亦反覆難測。這系列與他的畫作一樣使人迷糊。攝影是我們每天慣見常用的媒體,可以是我們意識到的,例如我們個人拍攝的影像,或是我們意識不到的海報、報章、雜誌中照片。攝影與現實時光的關係,確定了照片擁有無庸置疑的真實性,可說是真相的權威。但細看之下,王天德鏡頭下的影像,原來是經過數碼技術調整、書法字帖焚燒之後的灰燼砌成的虛疑山水。至於那滄桑的標題,不單指王天德靈感的來源地,亦道出這種杳無人煙荒地的淒涼,同時表現了他藝術創作中的絕望和孤立。 自1990年代起,王天德的藝術創作豐富了水墨的表現語言,潛移默化地改變了人們對水墨的概念,既挑戰傳統的束縛,亦預示未來將在水墨畫壇激起波瀾,成為激發靈感的泉源。 彭綺雲 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 館長(藝術) 2007年3月 (1)見藝術空間與香港藝術學院2007年2月27日在香港合和中心合辦的講座,講座是配合韋納在藝術空間的展覽而舉行。 (2)見「蛻變突破 ─ 華人新藝術」展覽,高名潞聯同美國亞洲協會及三藩市現代美術博物館策展,1998年9月15日至1999年1月3日在亞洲協會及P.S.1當代藝術中心同期舉行。 (3)見范迪安,〈香火文心 ─ 王天德的水墨方式〉,2003年書於北京中央美術學院,載於《王天德--廿一世紀水墨形態》展覽畫冊,藝倡畫廊,香港,2003,頁4-5。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