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圣地——陈宁的艺术追求

心中的圣地——陈宁的艺术追求

心中的圣地——陈宁的艺术追求

时间:2007-09-15 00:00:00 来源:

名家 >心中的圣地——陈宁的艺术追求

高天民
陈宁曾对我说过,当他第一次踏入西藏的土地时,那种神秘而超凡的情景就使他震撼而陶醉:那里的人们似乎是生活在一个无尘、无碍、无欲的纯洁的世界之中,那形态笃定的神情好似希腊奥林匹斯山上的诸神,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他的眼中升华为崇高和神圣;纯净的空气弥漫在四周,笼罩和圣化了一切,赋予这里的一草一木以特殊的意义——他感觉自己好像来到了一个神的世界,一个心中的圣地和乌托邦。陈宁就是在这样的震撼和陶醉之中开始了他的西藏题材和创作,而这一投入就是二十多年的时间。在这二十多年里,陈宁数次远赴西藏“朝圣”,去追随他心中的人生梦想和艺术理想,这使他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作品不断在全国美展中获奖并为中国美术馆等地和私人收藏,就是对他的这种艺术追求的肯定。 美术界对西藏的新的关注始自改革开放之初,在乡土写实主义的氛围中,艺术家开始了对各自生活的那块热土的迷恋和表现。从黄土高原到广袤的中原大地,从苍茫的西部到清新优美的东部,到处都可以见到艺术家的身影,西藏也随之进入艺术家的视野。但与新中国成立后对西藏的关注不同,这时的西藏既是这种乡土关注的一部分,也是在改革开放后日益兴盛的西方艺术眼光下的西藏,其中充满了与西方油画的比照和模仿。当然,猎奇和求新的意识也是动力之一,但艺术家却因此而拓展了中国艺术新的疆界。陈宁就是这个潮流中的一员,然而他与别人不同的是,他最初的猎奇和求新意识却在他第一次进入西藏时就为一种神圣感所取代,并使他矢志不渝地持守和追寻了二十多年。在我看来,正是这种他偶遇的神圣感唤醒了潜存于他心中的一片圣地,为他追寻自己的梦想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和资源。 所以,陈宁的画首先赋予了对象一种古典的美。就像古典主义在西方的含义一样,它意味着和谐、持重、庄严、神圣、永恒和理想。陈宁为此调动起各种手段一步步向他的目标接近。在他最早创作并入选七届全国美展的《金秋》(1989)中,题材或主题仍占有主位,他似乎还在为某种社会化的因素所困扰。但是很快他就开始进入自己的“主题”。《童年》(1994)是一件过渡性的作品,描绘了一个西藏常见的生活场景。仅此它与一般的西藏风情画没有什么区别,但陈宁却将这场景处理得那么神圣,就好象人们在看基督降生一般。如此圣化的处理逐步成为陈宁作品的主要特征,即使在像《五月的早晨》(1995)、《尕海小栈》(1999)、《尕海日出》(2004)这样众多的描绘藏民生活的作品中,都会让我们有一种期待,似乎基督(或藏民心中的活佛)随时就出现在远处。陈宁通过藏民将他心中的圣地与现实沟联在一起。 我在此一直在将陈宁的作品与西方的基督教联系在一起,是因为早期文艺复兴大师乔托、利比、弗兰切斯卡、波提切利等人如我上面所说的,正是陈宁比照的对象。陈宁借助西藏题材传递出一种当代中国式的圣化理想和超越意识,在这种理想和意识下,西藏的一切都具有了不同一般的意义。这在陈宁1992年创作的两幅藏民肖像中更充分地体现出来。《卓玛•卓玛》和《信徒》已不再是普通的肖像,那几乎就是不同时期圣母的写照。对象都被笼罩于古典的单纯和圣化的氛围之中,并在这单纯和圣化中进入一个神圣的世界。 陈宁的作品充满了宗教的气息,极好地把握了西藏的人文含义和现实表达。无疑,这也是陈宁特别赋予它的含义,他以此来传达他心中对神圣和崇高的理解。同时也告诉人们,在一个众声喧嚣的世界中,静默和无声才是最有力和永恒的声音,才是显现人类力量、实现超越的源泉之所在。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