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莱比锡画派作品南京开展 不乏价值不菲作品
新莱比锡画派作品南京开展 不乏价值不菲作品
新莱比锡画派作品南京开展 不乏价值不菲作品
德国新莱比锡画派作品展将于10月12日至11月4日在南京博物院展出。为此,南博特意为来自德国的40余件画作提供了恒温“舒适”的库房,昨日,记者在南博展厅现场目睹工作人员布展,那是一个忙碌而又十分考究的过程。
据介绍,上世纪80年代末,在前东德的莱比锡,大批年轻艺术家聚集在“纺织厂”艺术文化区,在原来的旧厂房里建立自己的工作室。十几年过去了,来自前东德的艺术大师们已经形成了有自己风格的“新莱比锡画派”。
韩国策展人金律希小姐告诉记者,此次展览收录了举世闻名的“新莱比锡画派”的11位代表性艺术家的最近力作,包括绘画、雕塑、摄影等多元形式。画作均来自韩国一位私人藏家在当代艺术领域的私藏。2006年11月,这批画作首次来到中国,在北京展出,南京是第二站,展出结束后,这批画作就将回到韩国。
根据南京博物院的传统,外来展品少有机会能“入住”戒备森严并且恒温的库房,但是,此次来宁的新莱比锡画作就被当成了“大熊猫”。据南京博物院办公室主任刘文涛介绍,早在8月份德国女总理默克尔访华时,这批作品就随之一起抵宁,一到南京,就被深藏在南京博物院库房里。
在现场,记者发现,层层包裹的作品被一一打开,防撞薄膜、帆布纸、木盒、集装箱,每幅作品都穿了好几件“衣服”。拆封后,金小姐仔细地检查画作表面、画框边缘等边边角角,还不时拍照、记录,遇到一点瑕疵和压痕就要研究半天。她告诉记者,原来这是在对作品进行监测,及时发现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有没有对作品造成损伤。
在北京办展览时,由于北京的气候较南京更为干燥,因此,运输途中温度和湿度对作品造成影响并不大,但是要前往湿度相对较大的南京,工作人员就如临大敌。运送之前考虑了多种运输方案,最后选择了使用卡车运输。甚至在途经上海时还特意花费一万余元租用了恒温集装箱。所幸检查结果显示,没有造成什么明显的损伤。
记者还了解到,虽然此次展出的作品都是近作,但是其中不乏价值不菲者。像号称莱比锡画派“活着的传说”的尼欧·劳赫的作品《演讲者》就是此次展出的非常珍贵的作品,因此策展方还为展出的作品保了巨额保险,对于金额也是讳莫如深。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手机浏览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