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当收藏恰逢其时
瓦当收藏恰逢其时
瓦当收藏恰逢其时
在收藏界,瓦当以纹饰的精美、图案的瑰丽和文字的隽秀为收藏家所珍视。
专家介绍,我国对瓦当的研究与收藏,早在北宋时期就开始了。自清中期以来,古代的瓦当被看成一种古董,为人们竞相收藏。从清末到民国,瓦当逐渐成为受大众喜爱的收藏品。近20年来,瓦当收藏日益兴盛,市场价格一直看涨。
据了解,秦汉瓦当是我国古代瓦当艺术中的珍品,主要出土于陕西、山东和河南三省。其中,陕西是秦汉都城所在地,出土瓦当数量之多,居全国之首。秦汉瓦当珍贵的研究价值与审美价值历来为金石家、学者与收藏家们所重视,其市场价格早在清乾隆年间曾达到高位。据钱献之的《汉瓦图录》记载,“长乐无极”的瓦当在乾隆年间的价格每枚达到十两白银,最高的一枚动物瓦当达到二百两白银。光绪末年,陆军尚书端方在陕西收集瓦当时,精品瓦当的价格往往达到五十两白银一枚。1940年,秦汉史专家陈直在陕西收集瓦当时,一些珍贵的品种每枚少则十元大洋,高则三十元大洋。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秦汉瓦当的收藏陷入低迷,价格也相对较低,但文字瓦当每枚也要在40元到50元之间。近年来,一些常见的文字瓦当每枚价格已升到300元到600元,动物瓦当则超过了千元,精品则涨至3000元以上。品相好的四灵瓦当每枚价格达到万元。2001年,在天津国际拍卖公司的拍卖会上,一枚带木盒的汉瓦成交价高达11万元。
由于秦汉瓦当数量有限,因此,瓦当的拓片近年来受到瓦当爱好者们的青睐,市场价格少则四五十元,多则百元以上,精品则达到了数千元。名人收藏过的瓦当拓本更是价格不菲。比如,在1996年中国嘉德秋季拍卖会上,陈直的《新出汉瓦拓片》以1.98万元的价格成交;2001年,一本王孝玉旧藏的《清末汉瓦当八品拓本》成交价达6600元。
随着瓦当收藏的兴起,市场上出现了作伪的瓦当。据了解,瓦当的仿制主要表现在图案瓦当和文字瓦当上,目前市场上有3种仿品:第一种,瓦当的瓦是真的,即在素面瓦当上进行手工刻制,刻好后在面上涂一层泥,再把泥做旧。这种仿品显得线条生硬、呆板。第二种,根据出土的具有收藏价值的瓦当来仿作,首先新刻模具,然后烧制、做旧。这种仿品比较新,有切割的痕迹,有土锈,用水一冲就看得出来。第三种,用各种残片拼接,拼出一种特殊的图案,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有粘的痕迹,没有真品自然流畅。
专家介绍,鉴别瓦当真伪,主要有几种办法:一是看颜色。时代早的瓦当,如,秦瓦当是青灰色的,汉瓦当是浅灰色的,颜色由深变浅。二是看制作方法。西汉中期以前,大部分瓦当是手工制作的,有手工拿捏的痕迹(尤其是瓦当的当面)。到西汉中期,瓦当主要是轮制的,上边有轮旋的纹式,很像象形文。三是看绳纹粗细,也就是看瓦当所连后面的瓦的绳纹粗细。比如,绳纹又细又直或者细直交叉的多是秦代的;绳纹直而且粗的,一般是汉代的。
此外,一些瓦当文字集与图集也有助于辨别瓦当的真伪与所属年代。文字方面,除了韩天衡的《古瓦当文编》外,还有日本出版的《秦汉瓦当文》和《汉瓦当文集》等。瓦当拓片方面,有清乾隆时期朱枫的《秦汉瓦当图记》,上世纪80年代陈直的《秦汉瓦当概述》与《新编秦汉瓦当图录》,90年代刘庆柱的《战国秦汉瓦当研究》、李发林的《齐故城瓦当》以及西安碑林博物馆赵力光的《中国瓦当图典》等。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手机浏览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