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道临昨在沪病逝 他走了,电波永不消逝
孙道临昨在沪病逝 他走了,电波永不消逝
孙道临昨在沪病逝 他走了,电波永不消逝
新华报业网讯 昨天早上8点59分,老艺术家孙道临在上海华东医院病逝,享年86岁。这个在生命最后的时刻还心系电影的好演员和好导演,如今真的化作了“永不消逝的电波”,去往天堂,却仍在心间。
突发心脏病去世前还在与人谈话
记者在第一时间赶到华东医院东楼9楼的ICU病房,此时孙老的遗体仍然在病房内。
华东医院相关医生告诉记者,孙老的死因是心室颤动。本月19日,孙老刚度过了自己86周岁的生日。自从约3年前患上带状疱疹后,孙老三叉神经受损,身体状况每况愈下,记忆力也是时好时坏,严重时只认得老伴王文娟女士一人。医生透露,孙老今年以来基本都住在华东医院神经科病房,一个半月以前病况变差,转入ICU特护病房。虽然身体虚弱,但病情还算稳定。
医院的医生告诉记者,孙道临先生患有老年病,但是从未检查出有心脏疾病,此次是在吃早饭时突然发作。在发病前数分钟,86岁的孙老还在与人谈话。离世时有女儿陪伴
孙老的突然离去让喜爱他的人们伤心不已。据了解,虽然孙老一直在医院治疗,但病情还算稳定。夫人王文娟接到重要工作安排前往大连出席一个慰问演出,没想到昨晨老伴突然辞世,王文娟老人悲痛不已。据见到孙道临遗体的记者介绍,孙道临先生非常瘦,可能是病痛折磨所致。
据悉,孙老离世时,其女儿陪伴在旁。
布置灵堂一张很旧的照片当遗像
据了解,上海市政府及上海电影集团的有关领导,昨天都在第一时间赶到医院,并送上花圈花篮。而医院的门口也陆续有全国的媒体记者赶来。在医院,王文娟女士谢绝了所有的采访,等王文娟女士回到家里后,亲朋好友们就开始在孙家的大厅设置灵堂,正面摆放了一个大方桌,两边摆上几个大花圈。因为时间匆忙,孙道临的遗像也没来得及照,用的还是孙道临很旧的一张老照片。王文娟和女儿都在指挥布置灵堂。
上海电影制片厂办公室主任汤新华告诉记者,孙道临治丧委员会的筹备工作已于第一时间展开,追悼会可能会安排在1月3日举行。特派记者陈洁
孙道临简介
孙道临原名孙以亮,原籍浙江嘉善,1921年生于北京。
孙道临于1938年入燕京大学哲学系学习,曾参加燕京剧社。1943-1944年先后加入中国旅行剧团、国华剧社、南北剧社,演出话剧《雷雨》《日出》《家》《茶花女》等。他还加入清华影片公司,参加拍摄影片《大团圆》,之后又先后加入远东影业公司、昆仑影业公司,拍摄《大雷雨》《乌鸦与麻雀》等影片。因在《乌鸦与麻雀》中出色扮演了华先生,1957年在文化部组织的1949-1955年优秀影片评奖中获个人一等奖。后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导演,先后主演《渡江侦察记》《家》《不夜城》《永不消逝的电波》《早春二月》《李四光》《一盘没有下完的棋》等十余部影片。
“出院还要搞电影” 晨报报道记录孙道临病中生活
今年7月,晨报记者赴上海采访孙道临时,他正在华东医院住院,当时接待记者的他精神还不错,对于自己参演的电影以及张瑞芳等老影人朋友也都有记忆,而据照顾他多年的小保姆当时介绍,孙老有胆总管结石,医生正在商量到底是开刀还是保守治疗。那天,记者走进病房的时候,固执的孙老正因为要吃甜食而跟小保姆闹着别扭,他跟晨报记者约定,等他病好了出院以后,请记者到家里去跟他好好谈谈他的电影生涯。当记者询问孙老出院后有何打算时,他出人意料地说,“搞电影”。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手机浏览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