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在中国画中的表现与应用

光影在中国画中的表现与应用

光影在中国画中的表现与应用

时间:2008-02-02 00:00:00 来源:

名家 >光影在中国画中的表现与应用

——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05级中国画专业学士学位论文——
王玉林
论文摘要 传统中国画是在以佛道儒三家文化为文化背景、以农耕文明为经济基础、以封建社会为时代背景孕育发展出来的。随着东西文化的交流和中华文明的复兴,中国画步入到了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换时期,光在中国画中的应用和发展也日益被重视,历经数代大师的探索,已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光影表现的中国化,必须与中国画的线条、中国画的笔墨、中国画的造型、中国画的色彩、中国画的构图布置紧密结合,并符合中国人的审美特质,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提纲 一、 中国画现代型转型的时代背景及光影表现的提出。 二、 中国画光影表现的历史探索。 (1)朗世宁 (2)高奇峰、高剑父 (3)林风眠 三、 对当代著名画家用光探索的分析评价。 (1)李可染 (2)田黎明 (3)李魁正、苏百均 、莫晓松 四、 光与中国画的线条、笔墨、色彩、造型、构图。 五、 结论:和中国画传统语汇相结合的用光会为中国画的当代表现增加新的面貌和发展的可能。 关键词 光影、光斑、线条、笔墨、色彩、造型、构图 正文
光在中国画工笔画中的表现与应用
王玉林
中国绘画自发端以来,经历了魏晋南北朝、隋唐的原生态时期,五代两宋的转承时期和元、明、清的再生时期,经历代大师的天才创造,使中国画成了东方文明中的一枝奇芭。她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和气吞五岳的气度吸收中外文化的精髓,以灿若繁星的精品力作,彰显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创造力。但明清以降,随着代表农业文明的儒家文化的衰落中国画也渐入低谷。自19世纪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代表着东方文明的中国文化在西方文化的强风劲雨中风雨飘摇,但中国文化代表之一的中国画却在强势西风的冲击中不甘衰落,借古开今,中西容合,并在建国后的五十多年中站稳了脚跟,而且很快地进入中国画从古典型向现代型的转换时期,形成了当今中国画坛五光十色、百舸争流的多元格式。回顾中国画近百年的发展,前贤们或坚守传统,深入开掘,借古开今;或放眼世界,标新领异,废旧立新;或中西融合,取长补短,以西融中;或笔墨、或肌理、或肌理、或色彩、或构成、或形式……其中,在中国画用光问题上做出了深入探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东方人和西方人都居住在同一颗星球上,都在同一颗太阳光的沐浴下繁衍生息,绵延不断,但却创造彼此不同的文化和文明。早期的中西绘画都采用线的形式描绘一种平面化画面效果,可谓人类早期绘画的一致性。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西方绘画侧重表现物象在光映照下的立体效果。自文艺复兴到印象派以来,大师们对光与物体、色彩的表现做了深入的分析、思考和探究,使西画对光色的描绘在印象派达到了极致,明暗色调和色彩是其是恰当的表现手法。而中国绘画则在中国佛、儒、道三家文化的影响下,在观察和表现物象时排除了光的存在,注重对物态结构本身的观察和理解,或者说描绘的是平光状态下物象的平面效果,线便成了其最便利、最恰当的表现手段和语汇。在表现特定的时空时,也只是采用一种暗示手法,如《韩熙载夜宴图》,用燃烛点明是夜晚。也可以说在传统中国绘画中并没有光存在的意识。 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西方绘画光色因素也悄悄渗入到中国画的表现之中,中国画开始了观察和表现光色的新纪元。在这方面最早做出探索的要算清康熙年间来中国传教的意大利人郎世宁了。他具有坚实的索描和色彩基础,在中国当时的时代环境中他采用中国画的绢、锥形笔、中国画颜料,精细逼真地表现了光照下的物体,具有较强的立体感,在晚年则更多地采用更近于中国画的表现形式和语言,已具有明显的中国化倾向。虽然他将光的表现纳入中西绘画结合的不成功的探索令持文人画思想的中国文人们的众多非议,但他的探索却使光的脚步无以置疑地踏入了中国画的领域。做为西方文化熏陶出来的朗世宁几乎用简单的加法来在中国画中表现光无疑是生硬和粗糙的,于是,这一探索在沉寂一段时间后历史般地落在了岭南画派高奇峰、高剑父二兄弟的肩上。二高长期生活在广东一带,受到广州开埠后西方文化的影响,并曾一度留学日本,对西方绘画有较深入的理解。他主张中西折中,融合中西,用某些西画的因素来改造中国画。他的中国画,在非常重视中国传统笔墨的同时,加入了许多渲染的手法,有时虽然有腻的感觉,也牺牲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空白美,但在营造气氛和表现光色效果方面的确是独出机杼。但以西润中,以中为主体的思路,给中国画的画面的效果带来一般清新的空气,使中国画领域出现了明确的用光意识。在探索光在中国画中应用的另一位大师应首推林风眠。他有留学法国的经历,对西画中的光色表现了如指掌。他归国后尤其是在辞去艺专校长的时间里,集中探索了光色和笔墨的现代表现,使中国画的笔墨和西画的色彩、光影巧妙的融合在一趣,显得如此地合谐而富有个性。他的中国式的光色表现,给后继者以很多的启示。

自建国以后,中国画的发展异军突起,峰起云涌,中国画现代型转化的脚步加快,探索方向也趋向多元化。其中在用光的探索上有了新的突破,典型的有山水画家李可染、贾有福;人物画家田黎明、慰晓榕;工笔花鸟画家李魁正、莫晓松、苏百均等人。篇幅所限,现择其具有特色的代表加以评析。 李可染是上世纪中国当代拥有巨大凝聚力和影响力的画家,他一生的艺术创作活动构成了中国现代美术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一环。上世纪五十年代为了改革中国山水画,他先后两次去南方、德国写生。欧洲湿润的森林和林间小屋启发了李可染对逆光的感悟。于是在写生中他把墨韵和光影结合起来,借鉴黄宾虹的“夜山灵光”和林风眠低调高光的基础上,系统总结出一套“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的方法,逐渐发展成熟为一套以积墨和逆光为表征特色的语言系统。他在用光上最明显的特色是“逆光”,用“挤白”的手法来表现这一感觉,如《山村飞瀑》。当然他的逆光表现决不是自然的真实再现,完全是心灵感悟的体现、画面意境的需要。他的意义在于开辟了山水画用光的可能,增加了山水画审美的新样式。

田黎明的作品集中探索了光斑在水墨人物画中的表现。光斑与水墨的结合已成为他绘画的语言特征。对于光斑表现的最初冲动是有一天正午时分他从地铁中出来时,迎面看到一位头戴凉帽的女孩,那种光影斑斓和飘忽不定的美深深的打动了他,于是,这次偶遇在他的画面上撒播下了太阳明媚跳跃的光斑,“上下四旁,明晦借生”(清人华琳《南宗抉密》)光斑生动的节奏趋势遂引起我们的空间感觉。田黎明画面上的光斑没有固定的光源,似有笼罩全景的树影将华晖掩映披离,“直视之如决流推波,睨视之如行云推月”,虚与实,明与暗,联成一片波动,将人心引入到一个阴阳相生的宇宙,神游其中,物我两忘。光的引入使他迅速完成了风格定型,也昭示他人中国画由传统型转化为现代型的多种可能。

李魁正曾受教于俞致贞、田世光等先生。他的作品注重中西融合、工写相兼,强调团块结构、光色表现和构成意识。他探索中国画用光的成功典范之作首推在首届工笔画大展中获金奖的作品《瑶池素葩》。这张作品用积点积色法艺术地表现了荷塘中光色迷离的神奇景色,但见荷叶荷花垂柳笼罩在浓雾迷蒙中,显得水气迷离、光影烁烁,仿佛使观画者置身于真实与梦幻之间。他的用光主要借签了摄影作品用光的表现手法,如侧光、逆光、平光、顶光、高调、低调等,以及摄影作品某些特殊效果,如近实远虚等,既是自然光色的真实表现,又是作者主观意志中的光色意象。

莫晓松出生于甘肃的一位书画世家,现为北京画院专业画家。他的作品形式多样,但都游离于宋元的古典传统意趣和当代的审美意味之间。自本世纪以来,他迷恋着朦胧水色中的光影摇曳和晴日时枝叶间的光斑点点。被中国美术馆收藏的《夏韵》,表现了在正午阳光照射下蜀蔡丛中漏下的点点光斑,但见日影婆娑,夏阳闪烁,好似和风拂过,枝叶沙沙。创作于中央美院郭怡孮高研班的《秋酣》,画面满目秋阳,温暖而又舒畅,强烈的光影效果使人耳目一新。他的作品深受印象派的影响,使光影虚虚实实地穿梭于植物枝叶之间,时而平光、时而侧光、时而逆光,虚实交映,变幻莫测,是出自自然而非真实的心灵意象。由于深受宋元经典作品的浸淫,他的光影表现和传统的笔墨表现结合得完美,既有深厚的传统韵致,又有明显的时代审美特色。 苏百均是广州人,现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花鸟画最为擅长。他的花鸟作品以自然美的咏叹表现出对生活的热受,更以意象造型及高超的艺术技巧而饮誉画坛。他的作品注重自然光的应用,朦胧,柔和,画面中总有一个亮点,也是画眼,如作品《春雨》《晨韵》《晚风》等作品,他的作品用光,主要来自于心灵印象,或者说是表现的需要,和伦勃朗的油画用光有某种契合之处。 中国画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写意精神。在“意”的统帅下,形、色、线、笔墨、肌理、构图等绘画因素都为达“意”而自由组合变化,一切统一于“意”,一切服从于“意”,因而中国画的用光,绝不等同于西画的客观用光,是来源于自然而又服从于心灵的,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光的中国化表现自然是当代中国画用光的命题,我们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探讨。

光与线:中国人总是以东方人特有的思维方式审视自然,体察万物,追求的是天人合一、物我两忘、主观和客观的统一的境界,“不知山川为我,山川为我耶”,用线,便是其睿智的选择。用光与用线会产生某种矛盾,而在中国画中完全舍弃线又是不可以的,于是我们便有了多种选择:强化用线,如莫晓松的作品《秋酣》;弱化用线,如徐华翎的《香》;也可以使光与线并行不悖。在线的质量上,既可以是“一波三折”“屋漏痕”“如稚画沙”;也可以是没有变化的铁线描。概言之,线为我使,达意则佳,总之线是可以灵活应用的。 光与色(调):中国传统绘画用色是随类赋彩的。现代绘画则要求随情随意随需赋彩,是一种主观化的心灵意象的需要,主观的因素更大。西方绘画用色用光,尤其是到印象派绘画时期其方式更是变化丰富,与具体时空的联系更紧密。由于西方美术教学体系在中国的建立,中国当代画家无不从其中吸取其科学的色彩理论和表现手法,使中国画的色彩表现更趋丰富,更趋整体,有了丰富的色彩和色调的变化,在传统色彩观的基础上开辟了中国画色彩的新时代。

光与笔墨:中国画中笔墨一直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笔墨的好坏几乎代表中国画的水平。“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需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之意,归乎用笔。”“墨受之于天,浓淡枯润随之;笔操之于人,勾皴点染随之”。笔墨本是表现自然、寄托情思的媒体了,进而演变一种审美追求,她脱离了物质属性而寄托了更多精神内涵。纵观当代中国画坛李可染、贾又福等人的作品,他们用纯正的中国笔墨充分地表现了来于自然的心灵之光,证明了中国笔墨具有极强的物质和精神的表现能力、承担能力,也证明了笔墨在光的表现中具有极强的开拓力。 光与形:古典油画通过光表现了物体的立体感和体积,印象派通过光表现了空气。中国画用线的表现手法使所塑造的物体都具有视觉的平面性,因而光的表现不能使这种传统的审美趣味有所失落。成功的光影处理,应使这种平面感更富有变化,更富有意味。他可以破坏形体的完整,残缺的形体在视觉的联想中得以修补;也可以丝毫不影响形体完整,使形体在整体的平面化中带有局部的立体感而更具有美学价值和时代特色。如慰晓榕,何家英的作品。

光与构图:在中国画中,形、色、笔墨、肌理等构图因素都在“意”的统帅下随 “意”组合,从不被其中一个因素牵住鼻子,在画面中独立而又相互配合,共同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由于光都来自某个具体的光源,画面中光的表现则受这一点所制约,但中国人的思维是打破时空的,画面物象的组合较自由,因而光也不例外,它在画面中的出现是不受固定光源的限制,不受时间的限制,不受角度的限制,完全因画面的需要、意境的需要而布置在需要的地方,它使画面更灵动、更通透,更富有东方气息。 中国文化是具有极大强的包容性的,中国文化对外来文化是具有极强的消化和吸收能力的。光影进入中国画不会破坏她固有的审美特质和基因特点,她能和中国画的笔墨、色彩、构图以及时代特征完美结合而水乳交融相得益彰,使中国画有了更多的面貌和更多的发展可能,焕发出更大的生机。我们相信,光的应用和表现会使中国画更快更好的完成中国画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化。 图文参考资料 1、 图一《山村飞瀑》选自《中国近现代名家作品选萃李可染》P-52人民美术出版社 2、 图二《蓝天》选自《当代美术家档案,田黎明》P-23华艺出版社 3、 图三李魁正《瑶池素葩》选自《李魁正画集》P-1福建美术出版社 4、 图四莫晓松《夏韵》选自《莫晓松画集》P-26工艺美术出版社 5、 图五苏百均《酸豆一株起卧龙》选自《当代名家艺术观》P-41河北教育出版社 6、 图六徐华翎《香》 选自《首届全国青年工笔肖像艺术展》P-94 江西美术出版社 7、 图七刘新华《故乡的记忆》选自《第六节工笔画大展作品集》P-23人民美术出版社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