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1800万英镑拍出夜明珠原是廉价萤石球

笑话?1800万英镑拍出夜明珠原是廉价萤石球

笑话?1800万英镑拍出夜明珠原是廉价萤石球

时间:2008-03-24 09:00:07 来源:广州日报

收藏 >笑话?1800万英镑拍出夜明珠原是廉价萤石球

这就是媒体报道的拍了1800万英镑的夜明珠。(《东方今报》供图)

  “夜明珠”在当今珠宝界可谓出尽了风头——不仅亮相者个头日益增大,种类增多,而且身价也一路飙升,动辄上千万乃至数亿元,搞得藏家望而却步,观者一头雾水。这不,日前又有报道称:河南一男子“多年前在机缘巧合之下从一位客户手中以600元的价格买回一块重2418克的‘假水晶’,不料却是价值连城的‘萤石夜明珠’。该‘夜明珠’最后以1800万英镑被卖出。”

    对这一报道,从事夜明珠研究多年的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王春云博士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这颗“价值连城的夜明珠”其实是一颗萤石球,现今的价格也就是600元左右;而中国宝玉石协会原副会长刘国彬也强调:夜明珠的概念要和价格挂钩,不能漫天要价,蛊惑世人。

  夜明珠自古 就是金刚石?

    记者:作为研究夜明珠的专家,您对这颗“拍出1800万英镑天价的夜明珠”作何评价?

    王春云:这个交易很乌龙:报道没有交代交易时间、地点、买家资料、钱款支付途径等情况,而且之前还有“以1800万美元卖给法国收藏家”、“文莱皇帝代表者,欲以1200万港币购入”等说法,前后数字很混乱。这个两公斤多一点的萤石球无论发光与否,以现在的市场价格而言,也就是600元左右。

    记者:可报道说这颗“夜明珠”是经中国地质大学、中山大学等三所高校组织的专家鉴定的呀?

    王春云:我没有看到鉴定证书,所以无从置评。但有报道说中山大学彭明生教授和中国地质大学张建宏教授测定后认为,其科学名称应为“稀土萤石”。我个人认为,该鉴定不应被断章取义地理解为他们证明了夜明珠是萤石。

    记者:其实,夜明珠之谜在2004年之前是世界性的学术难题和人类文明史上的未解之谜,据说您在这一领域里倾注了大量心血并有所突破。

    王春云:是的。我在论文“夜光的本质与夜明珠千古之谜的揭开”中指出:夜明珠夜光的本质不是传统的矿物磷光,因为磷光矿物无法满足“夜明珠”概念所隐含的夜晚时时有光和夜夜有光的特征。由此可得出结论:夜明珠的夜光绝非过去两个世纪里人们认为的自发性的矿物磷光,而是对夜间光线的不同寻常的被动反光和折光,即夜明珠的光学特性是夜有光明,但却未必夜里发光。所以,夜明珠夜光的本质实际是指巨粒金刚石自然出火的光学性质,是金刚石对于白光(包括在夜晚常见的弱光,如蜡烛光、火把光、油灯光、生物光甚至月光、星光等等)折射、反射、全反射和色散等综合光学作用的结果。而金刚石这种自然出火的光学性质在自然界所有矿物中是独一无二的。

    由此可以断言,夜明珠自古以来的唯一所指就是大金刚石,而光学性质与其类似的锆石、金红石、石榴石以及折光率和色散系数明显低于金刚石的其他宝石、工艺石材、料珠或者珍珠等,都不可能是夜明珠;萤石、水晶、锂辉石、方解石、电气石、锆石等尽管都可以发磷光,但其自然产出非珠状形态表明,这些矿物没有一个可称为“夜明珠”的。

    王春云简介

    1985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地质学系, 1995~1997年留学美国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现为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兼职副研究员。以夜明珠为专题,王春云先后发表了“廉价萤石不可能是夜明珠”、“夜光的本质与夜明珠千古之谜的揭开”、“中国金刚石历史溯源研究概论”、“慈禧太后嘴中随葬夜明珠科学研究 —— 材质、命名与来源”等科学论文,在国际学术界首次破译夜明珠世界自然历史文化之谜,并首次将中国金刚石自然历史推进到4500年前。

  “夜明珠”近年活动一览表

    2004年,宝鸡2.6吨巨型夜明珠被吉尼斯确认为“中国之最”。

    2004年,直径97厘米、重1.52吨的夜明珠参与慈善拍卖。

    2004年,“双龟”夜明珠现身羊城。

    2004年,重量达26.658公斤的夜明珠亮相石家庄。

    2005年,6.77公斤超大夜明珠现身惠州。

    2006年,中国最大夜明珠悄然现身兰州市水车博览园。

    2006年,在北京国际奢侈品展上,展出过两颗4500千克重、总价值高达9990万元的“珍品夜明珠”。

    2006年,云南某萤石矿井底部凿出重6.2吨的巨型夜明珠。

2006年于山东蒙阴发现的蒙山五号金刚石,重101.47克拉

    2007年,重2418克的夜明珠深圳流拍。

    2007年,6.2吨世界最大夜明珠亮相西安。

    慈禧夜明珠可能来自印度

在黑暗环境下发光的萤石夜明珠。(《东方今报》供图)

  夜明珠的收藏与投资为何无人理睬?

    记者:《史记》、《左传》等古书中记载的“夜光璧”、“夜光珠”、“明月珠”等是不是夜明珠?


    王春云:经我研究,《左传》、《战国策》、《史记》等古书中记载的“夜光璧”就是夜明珠,所以夜明珠的历史十分悠久。但要把“夜光璧”与夜明珠真正等同起来则还需要进行深入的古文字学、训诂学、考古学和矿物学的综合研究。无论如何,那种认为将萤石雕成玉板、中间掏个洞就叫夜光璧或将萤石琢磨成玉璧形状就称“夜明璧”的说法是非常荒谬的。

    记者:商家推销夜明珠时,往往习惯性地和慈禧太后死后口含的那颗珠子作比较,称比其大多少多少倍。您现在正对这颗夜明珠作专题研究,能否简单介绍一下情况? 

    王春云:军阀孙殿英盗宝东陵时,只选取埋葬财宝最为丰盛的乾隆皇帝裕陵和慈禧太后定东陵(特别是后者)下手,是因为几乎所有的东陵历史传记与演义都提到孙殿英在事前拿到了慈禧太后的葬宝单。该葬宝单就是在民国时广为流传的《爱月轩笔记》里记载的内容。《爱月轩笔记》为李莲英侄孙李营舟之父所记,他就是与李莲英一起参与慈禧大殓的李成武,因此笔记内容真实性是很高的。现在,葬宝单的原始版本已不可寻,但部分内容被潇湘电影制片厂导演蒋卜力记录在《慈禧陵墓被盗案》里。该书记载:“第五十一号夜明珠,重四两二钱七分,值一千另八十万两。”

    正是根据这一记载,我于2004年完成了论文“慈禧太后嘴中随葬夜明珠科学研究——材质、命名与来源”。该文得出了787.28克拉的准确重量数据,而这一数据与350年前神秘失踪的印度莫卧儿王朝的“莫卧儿大帝”金刚石的重量在古代戥子称计重误差范围内是惊人的一致——“莫卧儿大帝”金刚石史载重量为900拉第,通过换算就有了787.50克拉这个数据。这就昭示给我们一个更加惊人的事实——慈禧太后夜明珠就是“莫卧儿大帝”金刚石!因为超级钻石的重量就像人体的遗传基因一样是不可伪造的,也是不可重复的。

    根据国际科学命名惯例,我将这颗金刚石重新命名为“国英(中国之星)”。至于“莫卧儿大帝金刚石”是如何流入清廷、最终又是如何到了慈禧太后手里的,这是一个让人兴趣盎然的话题,我本人尚在研究中。

    记者:据说这颗夜明珠后来被宋美龄收入囊中?现在它又栖身何地?

    王春云:慈禧太后夜明珠在溥仪的《我的前半生》中有介绍。他提到,孙殿英1928年给蒋介石新婚夫人宋美龄送去了一批珠宝,有人由此猜测宋美龄出使美国白宫做客时所展现的鞋子上的珍珠是从清朝皇太后的凤冠上取下来的。这些记载有点荒诞,但至少说明了两个真实的问题:夜明珠的确存在;孙殿英给宋美龄送了珠宝。另外,军统局北方区区长文强在河南督军时,听孙殿英谈起他当年盗陵时的情景。文强被俘后将这次谈话的内容写成“孙殿英畅谈一生得意事”一文,承认当年将这件宝贝托特务头子戴笠送给了蒋夫人。

    根据这两项史料,笔者认为孙殿英已经将这颗夜明珠送给了宋美龄,可她直到2003年去世都没将这一天大的秘密公开。由此可以比较有把握地推论:慈禧太后夜明珠应该还在宋氏家族手中。

    对于这些与夜明珠相差十万八千里的形形色色的夜光材料,有市民担心其发光可能是由于掺了一些放射性元素或者进行了放射性处理,这一点我可以说,请完全放心。放射性元素或者放射性处理都是十分昂贵的,一般绝对不会用在这些称斤论两出售的夜光材料上。

  假夜明珠横行商界迷人眼

    记者:如此看来,您定义的夜明珠名字与价值是密切相关的——真正是价值连城,那其主要产地在哪里?

    王春云:根据对慈禧太后夜明珠的研究,印度南部戈尔康达地区一定出产金刚石砂矿;而通过研究该金刚石砂矿的产出信息和分布特征,逻辑上就一定能找到形成该金刚石砂矿的原生矿。在中国,我初步认为除了已发现有工业规模金刚石矿产的山东、辽宁、湖南外,在湖北、山西和河北等省古代都有夜明珠发现,因此这些省应该有金刚石矿产资源存在。

    记者:这种夜明珠不仅价值不菲,而且可遇不可求,可近年来 “夜明珠” 一直频频露面,您如何看这种现象?

    王春云:针对过去20年在中国出现的“夜明珠狂潮”,我于2004年发表论文“廉价萤石不可能是夜明珠”、“夜光的本质与夜明珠千古之谜的揭开”后,关于夜明珠的会议也相继召开,但国内学界在夜明珠问题上装聋作哑,不遵守基本的学术规则,这些直接导致了商界天真地以为花10元买个磷光矿物(主要是萤石)磨成的石球,再花上100元买个鉴定证书或评估证书什么的,在证书的品名部分用括号写上“俗称夜明珠”,该石球就成了“价值连城”的“夜明珠”了。于是乎,这样经过精心装扮的“夜明珠”继续在中国的商界和媒体上叱咤风云、呼风唤雨。

    记者:您对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夜明珠”造假怎么看?

    王春云:市场上出现的所谓“夜明珠”大多是通过照射可以发出磷光的矿物磨成的石球而已,都不是夜明珠,而且这些石球的材质本身都很廉价,没有任何收藏的价值和意义;至于用磷光粉、荧光粉通过黏合、涂抹或者合成等等方式产生的球形物,只能叫夜光材料,价值就更低廉了。

    对于这些与夜明珠相差十万八千里的形形色色的夜光材料,有市民担心其发光可能是由于掺了一些放射性元素或者进行了放射性处理,这一点我可以说,请完全放心。放射性元素或者放射性处理都是十分昂贵的,一般绝对不会用在这些称斤论两出售的夜光材料上。
    1800万英镑?

    笑话!

    刘国彬:(中国宝玉石协会原副会长、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我基本认同王春云的观点。其实,古代对夜明珠没有明确的定义,现在可以把能发光的萤石、水晶、锂辉石、方解石、电气石、锆石等叫“夜明珠”,但价值和概念应同时挂钩:稀有、硬度高、折射率很高的夜明珠价值应该高,反之价值就应该低。这颗萤石球卖出1800万英镑的高价是不可能的,简直就是笑话——甭说1800万英镑,老外花180英镑买这颗萤石球就要掂量一下。

    丁仲礼(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萤石中的某些元素在外界能量激发下,内部电子向高位跑,激发停止,电子回到原位的过程中释放出能量,由此产生发光现象,非金属矿的这种物理特性并非罕见。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