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敬爱母亲的习俗,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国际母亲节”。每到这一天,儿女们都要将最有意义的礼品,奉献给哺育自己成长的母亲,报答其养育之恩。
母亲节最初起源于美国,是由一位名为安娜·查维斯的女士于1907年5月在她母亲周忌时首先提出的,数年后在美国各州得到响应,引起了联邦政府的重视。美国国会于1914年5月7日通过了母亲节提案,决定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母亲节,5月9日美国总统威尔逊颁布法令予以实行,后来发展成为国际性的节日。
1934年初,为了纪念第20个母亲节,曾任全美士兵母亲协会主席的麦克鲁斯夫人,向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提出在母亲节发行一枚邮票纪念这一节日,身为总统和集邮爱好者的罗斯福亲自设计了这枚邮票的草图。邮票选用了美国著名画家惠斯勒的“艺术家的母亲”作为主图,同时为了平衡画面,在邮票的左下角加了一个插满康乃馨的花瓶。
世界上有些国家的母亲节不是在5月,如一些阿拉伯国家以每年3月21日为母亲节,而泰国的母亲节是10月5日、葡萄牙的母亲节是12月8日、印度的母亲节则是12月22日……以上这些国家都发行过母亲节纪念邮票。
1982年5月,原邮电部为纪念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逝世一周年而发行的2枚纪念邮票,图案中宋庆龄像前的一朵朵黄灿灿的花尤为引人注目,这便是康乃馨———母亲节之花。邮票设计者采用康乃馨,其寓意双关———宋庆龄生前最喜爱康乃馨,同时也是她崇高母性的化身。2001年2月26日,国家邮政局发行了《康乃馨》普通邮资明信片一套一枚,邮资图案是一朵娇艳欲滴的红色康乃馨。
我国也有自己的“母爱之花”,这就是萱草花。在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中,曾提及母亲堂前的萱草花,从此国人就用萱草花来代表慈母之爱。1982年5月20日我国发行的T72《药用植物》(第2组)6枚套特种邮票的第1枚,即为“萱草”,图案是两株萱草上盛开着3朵或红或黄的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