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符号化雕塑的批判

对符号化雕塑的批判

对符号化雕塑的批判

时间:2008-05-23 10:29:34 来源:艺超网

评论 >对符号化雕塑的批判

  近年来,当代雕塑领域出现了一批符号化的雕塑。所谓的符号化,就是说这类作品均有着明确的符号特征、相对稳定的个人风格,以及容易辨识的雕塑形象,比如某某是做“红孩子”的、某某是做“绿狗”的、某某是做“军人像”的……。实际上,符号在符号化的雕塑中大致具有以下几种功能:一是可以用明确的符号来替代传统意义上的个人风格;二是,符号能在一个更大的符号系统中代表某一个雕塑家与其他艺术家进行区分;第三是符号化的雕塑能够找到进入艺术市场时的捷径,毕竟个人化的符号就像商品的商标一样,方便顾客进行识别和选择。当下,这种符号化的雕塑日趋成为当代雕塑领域的主流发展方向。

  当代雕塑的符号化潮流为何产生?在笔者看来,问题的症结或许并不在雕塑界,相反应在架上绘画中找原因。换言之,2003年前后,一批从事当代油画创作的艺术家相继加入雕塑家的行列,表面看,这或许能对相对滞后的雕塑界注入些许活力,但事与愿违,这批“不速之客”实际上催生了当代雕塑向符号化的方向发展。有必要说明的是,笔者的本意并不是说从事当代油画创作的艺术家就不能从事雕塑创作。比如,在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阶段,除了以罗丹为先驱的雕塑家推动了传统或学院的雕塑向现代阶段发展外,像马蒂斯在形式与表现领域、毕加索在语言和空间表达的观念方面、莱热在材料与机械美学等领域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形成了西方现代主义雕塑的另一种发展谱系。他们也堪称是现代雕塑领域的大师。毕竟,现代艺术的本质是捍卫艺术家个体的独立性和保持艺术的开放性,而西方现代雕塑的真正变革也是离不开上述画家的贡献的。所以不难理解,画家从事雕塑或者绘画创作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差异仅仅体现在所使用的媒介上。但是,为什么说当代油画领域的艺术家从事雕塑创作会导致雕塑的符号化呢?原因在于,这类雕塑创作是这些艺术家绘画的一次符号延伸,而实质上,它们只是架上绘画的附庸,大部分艺术家的策略就是把自己绘画中的图像用雕塑的形式表现出来。

  符号化雕塑的出现还得从当代油画的图像化问题谈起。2003年伊始,以鲁虹为代表的批评家率先提出了当代绘画的“图像转向”问题,客观而言,该问题的提出是具有前瞻性的。但是,笔者曾在《“图像转向”与中国当代绘画的图像生存策略》一文中谈到,“图像转向”实际上很复杂,如果回避了艺术家的创作而仅仅在理论上进行讨论,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该问题掩盖了艺术家普遍化的“策略化生产”。具体说来,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已逐渐进入一个由公共传媒网络建构起来的“图像时代”,尤其是随着摄影技术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以及视觉——文化工业的进一步繁荣,例如电影、电视、广告、动漫、游戏等,正共同构成了一个强大的视觉——图像系统。在今天,西方的一些前沿理论家喜欢用“图像时代”、“景观社会”、“仿真的世界”等术语来概括这个建立在“视觉图像”基础上的图像时代。尽管当代的艺术家确实面对着周遭现实的视觉——图像系统,但这并不能以此得出当代油画会向“图像化”方向发展的结论。相反,我们要警惕的是这种所谓的“图像式”绘画背后的“策略化生产”:“图像”既是艺术家与艺术市场“合谋”的结果,也是艺术家进入艺术市场的策略化产物。比如,熟悉当代绘画的观众早已养成一种独特的认知习惯,那就是可以将“光头或哈欠”、“大脸或傻笑”、“大家庭”分别与方力钧、岳敏君、张晓刚等艺术家对应起来。这种思维模式或认知习惯的存在客观上会让一部分艺术家滋生策略化的创作动机,因为一旦让艺术作品进入市场,这个进入的过程,包括在其后的拍卖、收藏进程中都会伴随着这种无意识的“识别”习惯,即用图像来对艺术家进行辨识,所以投机性的创作便有可能发生,比如某某开始画“毛主席”、某某画“天安门”、某某画“玫瑰”、某某画“旗袍”……。传统意义上的综合性艺术家逐渐被在单一的某个图像领域进行创作的艺术家所代替。于是,部分艺术家挖空心思地想制造出一种不同与他人的图像或图式,一旦确立就可以将其转化成个人图像,并在其后的创作中坚定地复制它们。由于批量复制的原因,原本作为作品的个人图像便逐渐衍化成一种个人符号。显然,这类图像式的创作与“图像转向”根本没有任何理论上的干系。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