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拍庙画估价近百万
庙画一般悬挂于庙宇寺观,其内容主要反映宗教生活,同时也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各个时代的民俗生活,具有极高的民俗史价值。由于这些作品多处于民间画匠之手,所以笔法一般比较粗犷,用色自由。
昨日下午,在成都杜甫草堂附近某艺术机构,记者看到陈列于画室中的10多件古代庙画作品。这些作品,内容多为中国传统神话,或为天兵天将跟龙宫的虾兵蟹将斗法,或为恶人死后受到裁判,或为民间厨房的生活场景,或为家族长老肖像,或为神话中的著名人物,色彩斑斓,场面富有戏剧冲突性,不光很具观赏性,也有历史研究价值。由于庙画多半没有落款,所以较难分辨它的时代,但其鲜明的时代内容又为辨别年代提供了方便。两幅家族肖像,从衣冠看,可以判定为清代作品。据专家介绍,这批庙画100件为纸上作品,其中有几件是长达6米的挂轴,集中反应了这类作品儒释道综合入画的特点,同时,也可以想像当时该作品悬挂于庙宇的宏伟。还有十件许为绢本,但记者在现场未能得见。总体而言,除了细微处的虫蠹和焰火燎痕,多数作品品相较好。考察过这批作品的专家对这么集中地展示庙画纷纷惊叹,保守估价达百万元人民币。
民间瑰宝险些毁于地震
成都某艺术机构经理应女士昨日透露,他们将把这些珍贵的庙画集中拍卖,拍卖所得悉数捐赠给灾区人民。应女士表示:“这些画本身就是庙画,是劝善惩恶题材的,所以更应该把它们用于慈善上!”应女士还提到了一个动人的事情。据透露,这批庙画系绵竹艺术收藏爱好者尹先生所藏。尹先生和他的父亲都热衷于收藏庙画,在这上面投入了几十年时间和相当的精力。成都某收藏家获悉这一情况便积极与尹先生联系,商洽收藏事宜。经过长时间的交流,尹先生被该藏家的热诚打动了,于是决定把这批心爱的民间艺术品转交新主人。5月10日,这110件艺术品终于从绵竹汉旺镇转移到了成都。“真的很巧,没想到12日就地震了,贮藏画的屋子早就垮了,假如这些画还在里面,我想早就稀巴烂了!好悬哦!”应女士感叹道。据悉,除了这批庙画,从那里“抢救”出来的还有清代木床、香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