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老手工营造的素白宣纸被创作的名义,以史无前例的巨大规模而消费、消耗,书画仿佛为物欲的激素所催发的当下,王明明倡言并努力实践“心迹自然”、“回归自然”、“感悟先贤”、“学习传统”、“敬畏”、“虚静”等理念,潜心探求的精神,就显得相当可贵了。他对于传统的态度,自认经历了“革命批判”而后“从批判中思考,到学习、继承的曲折心路历程”,清醒地认识到于现时多元的社会中,我们的批判多于继承,盲目多于思考,自负多于自信;而在怀疑我们民族的气氛中,又能产生怎样的民族主体意识和大师呢?因而,王明明把此次的展览名之为《怀古寄情》,又以传统中国画的旧有卷册形式为依托,虽然所描绘的都是“西园雅集”、“东坡夜游”、“洛神赋卷”、“溪山兴会”之类的旧典故实,却在笔墨情致、精神沟通上深下功夫,化陈为新,吟唱新的心曲,令人手摩目赏之下,可以体味、聆听到作者发自内心深处的一种雅化、净化并现代化了的潜潜私语和美志。
不行乖戾的时髦,力求内敛和朴素雅正的格调,正是王明明为艺的可贵可取之处,他对于中国画传统的潜心致志也为我们做出了成功实践的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