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需要抽象绘画——蒋冠东作品序

我们为什么需要抽象绘画——蒋冠东作品序

我们为什么需要抽象绘画——蒋冠东作品序

时间:2008-12-27 11:46:21 来源:

名家 >我们为什么需要抽象绘画——蒋冠东作品序

 
 
论及抽象绘画,通常有两个理由:
一是世风日下,消费主义盛行,现实不堪入目,而抽象绘画的艺术纯粹性乃是精神寄居的场所;
二是艺术本质在于形式和媒介,或者如贝尔所言艺术即有意味的形式,或者如格林伯格所言艺术即是媒介的特征。而绘画作为一种媒介形式在于平面性,因而绘画的自律性即是向着平面回归,以其媒介物质性去克服世俗化亦即庸俗化的联想。
——其实,这两个理由对于当代绘画而言都不充分。
前一个理由只是个人选择,不能反证抽象艺术的必然性。后一个理由是现代主义绘画走向抽象的原因,但并不具备唯一性,因为“形式先决”的思想一旦遭遇绘画必然要面对的空间问题,媒介的平面性就不可能纯粹——而平面性这一概念本身就是从空间存在方式上谈论绘画的。所以罗杰·弗莱主张要从平面和深度的关系出发来讨论绘画,他甚至说:“因为画中任何一个三度空间的呈现,哪怕是最微小的暗示,也应看作一种再现的因素”( 罗杰·弗莱《回顾》)。
由此看来,抽象绘画是不能完全拒绝现实或现实性的,因为艺术家置身于当代的、中国的、现场的文化语境和生存状态之中,即便你以古代禅宗的修炼方式面对画布,你仍然是一个有着当下生活体验和身体感觉的人。除非你强迫自己进入拟古或救世的假想状态,这种自我强迫症的最大特点,就是用宏大叙事的英雄人格来充填自己并欺骗自己。今天的人都生活在问题之中,没有人能够把自己从世界面临的问题中抽象出来变得纯粹而又干净。抽象绘画乃是对当代人视觉心理潜在变化的揭示与表达,必然存在对当代文化感受和当下现实体验的暗示与象征。因为作品的非具象性而与现实保持距离,并因其距离感而更加具有精神心理的针对性——通过个人创作方法的边缘异在而实现的针对性。
蒋冠东作品以笔触的重重累积,构成隐匿笔触的整体效果,以不同色彩的层层叠加,造成满幅漆黑的单色画面,这一过程本身可以说是个体生命的禅宗式修炼。无论是理性构想还是感性经历,都有一种身体力行的现场性和现象学所言的发生意义。但仅此而言是远远不够的,正因为笔触累积和色彩叠加,其画面并不是真正平涂的和纯黑的,我们在他的《反思》系列中能够依稀见出的层次与色差,乃是艺术家控制把握的三度空间。正是这种微弱的、适度的空间暗示,让我们感受到画家在黑暗中不断挣扎的精神欲望。在沉溺与浮出、消隐与呈现的空间关系中,艺术家的心理痕迹和身体反应,以抽象绘画的个人言说方式得以展现。而这种个人言说方式不是救世的,也不仅仅是自我拯救的,而是对于社会、对于他人具有针对性和启示性的表达。更进一步,这种个人言说方式也不是样式化和图像化的。正因为如此,蒋冠东可以充分发挥自己在传统书法、篆刻、甚至微雕方面的功力,以综合材料的刻制去创作与众不同的作品。他的《经书》系列以金属管排列成竹简式、枪弹般的手卷,其一刀一划在黑色金属管上刻制经书的过程,既是艺术家磨砺心智同时又发挥心智的过程,并且,也是他从遮蔽精神追求的物化现实中,召唤信仰之灵使之显现的过程。
集压而不能掩埋,剔露以揭开遮蔽,蒋冠东在抽象绘画语言中的个人创作,为他自己的精神生长也为他人的精神生长寻找空间。在这样一片他称之为灵性空间的领域,我希望画家更多地听从绘画语言之可能性而不是文字语言之确定性的召唤。灵性不等于理性,往往不是既有知识系统可以界定的。
是为序。
2008年11月4日
四川美院桃花山侧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