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有道,其法必倡———写在《焦墨焦彩画集》付梓前的话

天下有道,其法必倡———写在《焦墨焦彩画集》付梓前的话

天下有道,其法必倡———写在《焦墨焦彩画集》付梓前的话

时间:2009-07-11 14:25:37 来源:

评论 >天下有道,其法必倡———写在《焦墨焦彩画集》付梓前的话

     自魏晋南北朝开始,山水画仅仅作为附属人物画的背景而存在,到隋唐时期才逐渐形成独立画科,之后各种表现手法相继出现,如设色山水(展子虔),金碧山水(李思训),水墨山水(王维),泼墨山水(王洽)等。到了五代、北‘宋时期,山水画大兴,巨匠辈出,王希孟的青绿山水也以崭新的风格跃然出世。这一时期,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山水画都达到了一个高峰。

     焦墨画始于宋,兴于元,行于明清。然而至今尚不成熟,没有形成气候。焦墨画自身还有很多缺陷,如对四季、阴晴雨雪等特殊环境下自然景象的表现;其次就是“润”的问题,这是焦墨画的核心问题。没有气韵生动,作品就没有生命力。任何一种艺术,如果在表现主题思想方面受到技法的制约和限制,它就没有生命力,就会被时代淘汰。

     我自水墨,青绿,金碧,没骨,浅绛,重彩等诸多山水画表现形式入手,玩水,玩墨,玩彩,集众家之法融入我法,再有外功国学修养之助化,在表现形式上形成了独具个性的笔墨语言,笔墨形态内质深处发生了根本变化,在张扬个性的同时,着实过了一把笔墨瘾。98年,因“梦之缘”,我开始了焦墨画一科的研究,经过一个时期的实践和探索,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焦墨画上述两个技法问题,填补和完善了焦墨画一科的缺陷。

      纵观焦墨画的发展和演变,自宋至今,都是单一黑色,没有其它色彩介入,画面显得干枯、乏味、单薄,缺乏笔墨情趣。也是因“梦之缘”,我把“焦墨”和“焦彩”这两个概念组合在了一起,提出“焦墨焦彩”这一崭新的美学概念。焦彩,顾名思义,即枯彩。它与加水之彩截然不同,那种因枯而产生的美的感受是其它水彩无法替代的,当然它和水彩同样丰富和神秘。传统中国画的色彩是单一的,缺乏丰富多变和深厚凝重。焦墨画中,焦彩的出现无疑完善了焦墨画一科的表现体系。一障除,百路开。焦墨焦彩结合相得益彰,它的结合立刻展示出了极其强大的生命力。

      艺术是永恒的,艺术的表现形式是多变的。适者生存,这是一条规律。欣赏群体是这一规律的掌控者。时代造就艺术,群体品位注定了艺术品的品味和格调。大艺术超越时代,引领欣赏群体的审美趋向。艺术是玄妙的,知了,明了,懂了,透了不是艺术,知——不能了,明——不能了,懂——不能了,透——不能了,真艺术也。万物因缘而生,因缘而息。

     因为艺术,我变得孤独,寂寞,不入“时流”。只因不入时人眼,纵横山水性情间。在我的艺术世界里,我的确感到很幸福。没有噪音,没有污染。无上凄凉,清纯的环境让我看到了笔墨自身生发出来的意境。笔墨意境这一新的美学概念的产生是缘于我对中国画的更高层面的理解。

     达摩祖师八年面壁,东方圣土佛香鼎盛。我业障太多,用了二十年才破壁开悟,艺术大堂的门终于向我打开。感谢观音菩萨的“洗脑”,使我得以脱胎换骨,吐故纳新,静悟八荒,于冥冥之中,完成了焦墨焦彩画的创新。本性所为,功到所至,无觉。

     灵岩禅寺得道,香藏画卷。我愿把这朵莲花献给爱美的朋友们。今日付梓,若能给朋友们带来一丝美的享受,何惧贻笑大方?

戊子六月歪嘴和尚于北京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