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羽近作的启示

张羽近作的启示

张羽近作的启示

时间:2009-07-17 11:07:59 来源:

评论 >张羽近作的启示

文 / 鲁虹

提到中国大陆的抽象水墨,人们很容易想起张羽和刘子建,这主要是因为:第一,在90年代中前期,他们两人都创作了一批代表中国抽象水墨水平的作品;第二,是他们两人都参与策划了一系列推介中国大陆抽象水墨的展览与活动。
不过,这两个艺术家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例如,在获得了学术界的认可后,刘子建似乎处于了守成的状态,这些年来在创作上他投入的精力并不多,却为自己编了一本又一本画册。相对而言,张羽的创作状态要好得很多。他并没有沿着创作《灵光》系列的路子继续往下走,更没有匆匆地站在艺术史的角度主观地为自己进行学术定位。而是呈现了不断超越的创作状态。坦率地说,我更欣赏张羽不断进取的精神。因为艺术家重要的是不断创作,并努力超越自己。至于他在艺术史中的地位,那是若干年以后的事,而且是后一辈艺术史家的事。我猜想,这也许就是高名潞先生为什么在他策划“第四届深圳国际水墨画双年展”实验水墨部分时,选择了张羽,而不选择刘子建的原因。当然,这也正是张羽仍然属于今天,而刘子建只属于昨天的原因。
作品《每日新报》系列,是张羽从2001年——2003年期间创作的。在这组极富新意的作品中,他一方面仍然沿用了过去创作的若干因素,如图式,技巧等等;另一方面,还大胆使用了综合材料,如除水墨材料外,还援用了麻布、炳烯、自喷漆、铅笔、塑形膏材料等等。而在这当中,最重要的是对于现存报纸的新闻图片及消息直接运用。实际上,这也使艺术家张羽超越了精英主义的立场,并与大众一道,直接面对着今日的世界。相对于他的过去的作品,人们将可以发现,张羽在创作方法论上已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也正是因为我十分认可张羽的变化,我在2003年出版个人文集《为什么要重新洗牌》时,将他的作品《要闻简报》刊发在了名为《走向观念表达的水墨艺术》一文中。我记得,过后在与张羽的一次通话中,我向他说过,这一类作品既用作为基底的艺术图式强调了中国的文化传统与背景,也强调了当代文化的特征,因此对人们具有很大的启示性。此外,这一系列作品还很好地引入了观念的因素,进而拓展了水墨的表现空间,这是十分难得的。我希望他能在这样的路子上越走越好。
张羽曾经在2002年7月12日的一篇《艺术笔记》中写道:“实验水墨不是一个僵化的、静态的概念,它是动态的、变化的、发展的。于是走出水墨依然是我的立场。”我觉得张羽的这种态度是可取的,他的新作足以证明:观念确实影响着一个艺术家的创作。很明显,如果没有观念上巨大的变化,他不但不可能在创作方法论上有所转变,更不能在艺术创作上有所变化。张羽说要“走出水墨”,其实是指不要受既有概念的约束,以求得新的发展。而与此同时他一直在坚守水墨。这使他的新作不光获得了强烈的当代性,也具有了强烈的民族身份感。对此,我深为欣赏。
张羽最近又在创作新作《指印》系列。我发现他在新观念的指导下,又开发出了传统材质的新特点,这对许多人是有着启示意义的。但是,我并不认为,他致力解决的是一个纯形式的问题,而是一个严肃的文化问题。却不知同道以为然否。
                                    2005年12月31日于深圳美术馆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