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孤独灵魂的游逛——张羽和他的绘画印象

一个孤独灵魂的游逛——张羽和他的绘画印象

一个孤独灵魂的游逛——张羽和他的绘画印象

时间:2009-07-18 11:11:20 来源:

评论 >一个孤独灵魂的游逛——张羽和他的绘画印象

 

郎绍君

几次见张羽,都是在展览会上。先是认识他的画,后才认识其人。清瘦的身材,清瘦的脸庞,一双略带忧郁的眼睛,一副近视眼镜。
“文革”期间他曾跟随父母下放到农村八年,也没有机会读专门学校。喜欢画,就跟着被“劳动改造”的叔叔伯伯学。其中,就有原天津著名版画家马达。二十岁那年,他考入天津杨柳青画社,学习民间艺术。六年后,他调到画刊编辑部,从事编辑、装帧设计。一九八六年,当大陆美术界掀起一场空前的现代主义潮流时,他积极参与创办了中国画丛书《国画世界》,专门介绍各地具有创新精神的中青年画家和探索性作品。刊物虽然不定期,但质量不错,有特色,很受国画家们的欢迎。在编辑过程中,张羽接受了不少志同道合的艺术家,他的创作热情也被激发起来。一九八八年以后,他开始参加各种大型画展并多次获奖,作品开始被介绍到美国、日本、比利时、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台湾、澳门等国家和地区,许多作品被收入画集。
在张羽忧郁伤感的神情中,可以看出他孤独的心灵世界中总在乞求着什么。他的作品里就有这种感觉。张羽的作品多以开型、扇面等,特别是一些小品画,可以信手拈来,犹如清歌小曲,虽不浩荡雄壮,却细腻隽永,奇丽多姿。宣纸、毛笔、水墨和国画颜色,这一切并没有变,但他用这些材料画出的作品,却与素常水墨不同,总是构造出一个梦幻般的世界,幽幽迷迷,欲隐欲显,清冷而孤独,神秘而荒诞,似乎是一个多愁善感的女孩子的吟唱。可见画家的笔下深藏着坦诚、细腻、敏感的心灵。在他的作品中,接受了超现实主义画家的影响,如米罗。不过,那境界仍是他自己的。天底下,冥色里,蒙荒中,一个青年女人在思索、在漫游;人和章鱼浮在空中、月亮和太阳同时升降、公鸡和人在对话、云朵好象也有意志,能左右上下飘荡……。这梦境,是一个孤独灵魂的游逛。在灰蒙蒙的色调中,不断地跳跃出星星点点或片片的鲜艳彩色,要么突然出现一块漆黑或者空白。空间常是分割的,物象常是破碎的,线条常是颤抖的和疏淡的;天、地、人、碰在一起,不是很有些空莫,就是很有些幽寂或奇异。有时候,画面上洋溢着孩童般的稚气;有时候,象是吹来一股山沟里的风,把人拖向乡村;也有些时候,如入荒岛魔窟,一切都奇形怪状,却又有些好玩。这里虽然没有一丝音响,但一切都萌生出一种生机,一种透自本源的灵气。在平和而醇厚的自然韵律中引发出一种内在的力量,传达着画家心灵感知的民族文化氛围。不待说,板着八股面孔的“正人君子”者流会不大喜欢这些画面的,因为他们不理解,也不想理解千百万象张羽这样的青年人,这样的青年画家。文化转型时期的苏醒、困惑、失望和探求的苦闷,在敏感的青年艺术家心中投下的叠影,以及这些叠影出现在艺术中的意义,是不能指望那些精神乞丐们理解的。
张羽的画,很重色彩——哪怕很淡,也充满色彩感。他好象儿童涂鸦般的把色彩涂上去,自由自在,却又理在其中。灰色调经常统治着画面,往往成为色块对比的调和因素,以及对抑郁情调的渲染。他钩线细而淡,慢行笔,笔力松弛,既不浮飘,也不沉滞,和书法性的传统有距离,亦非速写式的“西式线”,他显然和南京“新文人画”一派有吻合之处。表现了自己的抒情性——忧郁、稚气和些微的鬼气,并不断的注入新的生命意识,这使得他比南京的一些画家更富于现代味道。
画家张羽有着良好的艺术素质,有把握自己的生活和心理经验转化为视觉作品的敏感和能力,如果他再逐渐强化个性因素,更加纯化自己的视觉艺术语言,把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一定会有更加出色的成绩。
                                             1991年4月5日于红庙北里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