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之灵——论张羽的《灵光系列》

自在之灵——论张羽的《灵光系列》

自在之灵——论张羽的《灵光系列》

时间:2009-07-18 11:20:48 来源:

评论 >自在之灵——论张羽的《灵光系列》

自在之灵——论张羽的《灵光系列》

殷双喜
90年代以来,张羽的《灵光系列》抽象水墨的创作,已经持续多年,这反映出张羽内心深处对于建立一个符号化的水墨世界,以一种东方的图式与西画抗衡,从而确立中国艺术的国际位置这样一个宏大的艺术视野。
张羽的《灵光系列》是深层的、心灵的、忠想的符号语言。看起来,张羽只走在水墨画的“现代感”即形式感上下功夫。但是,19世纪印象主义的视觉革命已经证明了,光、色、点、线、面、体,这些在古典写实艺术体系中被视为技巧、外形式的东西,它的自主化和本体化是艺术史上重大的观念变革。而对于中国画来说,水墨的现代化,其实就是寻求新的笔墨语言表达现代人的精神生活的丰富性与复杂性;这就是刘骁纯先生所说的“笔墨的深度”,它是指行笔迹墨过程中精神投入的程度。内在灵魂只能存在于光、色、点、线、血、体之中,存在于行笔运墨、皴擦点染、冲突融合的过程之中。从张羽的创作过程来看,他是以过程的繁复来达到视觉的单纯,但在这整体性的单纯图式中,又具有水墨的丰富感觉;在这一点上,张羽又回到了中国古典山水画“远观其势,近观其质”的审美意境,即视觉的张力与审美的精微在抽象性的墨块形态中得到了统一。
就《灵光系列》的图式来说,张羽近期作品具有强烈的宇宙性符号:就个人直观来说,也许张羽的近期作品会令人联想到日食和月食,但这只是个人欣赏时的自由联想。艺术家创作时更多地是来源于内心的视觉想象,一个无始无终义无解的心灵之谜。我认为,此类图像表达了对于某种统一体、永恒价值的追求与重组。自然,这种统一体与人文价值已经面临着分离与解构的现实。但作为他本身最直接的感受是自然与非自然给我们人类生存的地球带来的反应。更为早期的追求则是张羽对光的迷恋,他在1989年开始创作的《肖像系列》中就有题为《灵光》的一幅作品。在这类作品中,或是飞翔之鸟所衔的自然一叶所放射出的飘逸之光,或是《静极》一画云中端坐的少女头像后的背光、或是空中一团不可名状的浮云。张羽在这些保留了具象形象的作品中,试图以方形构图和平面构成给作品带来“现代感”,这是80年代后期中国艺术家面临西方绘画的冲击所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而就形象来说,张羽也曾受过一些达利和米罗的影响。但在90年代的《灵光系列》中,张羽首先放弃了具象的人物形象,而引入了团块状的构图和光晕式的图底关系,通过对立体幻觉的破坏,形成平面与立体的转换,但是保持了鲜明的中心结构和对角线结构,以放射状的扩散与不规则的边线的趣味变化,吸弓舰众的视线。在这一过程中,张羽特别注意将墨块或残圆的形态划定在黑色空间场景中,通过对残圆和破方的边缘的深入描绘,产生前景在背景的光晕衬托下所形成的悬置与飘浮感;当我们凝神静观时,似乎感到光的闪烁与空间关系的前后进退,仰视良久,间或有某种程度的眩晕感。
我将张羽的《灵光系列》,视为一种泛宗教的偶像化图式,它蕴含着某种原始的宇宙的生成,那种神秘、紧张,包含了某种沉重的渴望,以及对未来前景变化所难以预料的不安,使我们联想到生与死、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它超越了张羽早期作品中人生旅途的孤独、爱情的失落和悲伤(早期作品为某种忧郁、冷峻、苦涩所浸润),而进入人与宇宙的对话。这是一种宏大的时空意象、灵魂的净化和慰藉,在其艺术图像的象征性和古典情调、信仰方式和情感方式之间体悟到一种人的纯真和生存的意义。
张羽曾经这样描述他的艺术理想:“艺术与生活一样既平常而又非常的艰难。于是我以一种极平常的心态真诚地对待它,在自己认定的领地里尽可能地使艰难的人生轻松起来。
在绘画的过程中得到了一片宁静,我随之飘然畅游于一个清静、安祥、平和、圣洁的世界,灵魂80年代,谷文达在中国画领域的反传统,曾经开拓了我们称之为“宇宙流”的现代实验水墨风格,但在当时他仍未摆脱传统山水画的基本格局,传统水墨画的形象单元仍然是谷文达拼装作品的基本构成因素。而张羽在90年代的现代水墨实验中,则试图超越社会性的日常生活的感慨与利益冲突的评价,进人到一个更为广阔的精神空间,深入现代人的心理的隐秘世界,以此展开现代人的精神沟通和自我救赎,这正是阿尔森·波布尼所说的“我们应该凝视繁星,而不应该俯视地球”。张羽以这种虽然残破但仍凝聚一体的宇宙图式,试图重新聚拢、整合我们这个日益耗散的世界给我们带来的精神的支离破碎,从而使我们建立起对人类的基本信心。由此,我看到张羽心内深处的泛宗教情。除和他对人类重建信仰的关注。这种笃信精神和信仰,为信念百折不回,拯救人性、劝善抑恶的追求,再一次表明了对张羽的作品不能仅从形式语言的角度加以解读。

    张羽的作品提出了艺术和宗教共同关注的问题,即人的存在意义。他认为艺术和宗教虽然在行为方式上很不一样,但在精神方式上在至纯、至善、至真的追求上是一致的。就物欲与精神来说,他取后者。张羽在作品中关注永恒与价值,在今天看来,这种对终极关怀的追问,似乎脱离了当代社会物质生活的紧迫;但是,张羽从人间情怀到心灵映象,通过自身来关注和思索人的生命状态和某种超验的情愫,使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精神性和个人性,从外部世界转向心灵和精神空间的拓展,以此面对现实世界的物化。因此,张羽的作品使我们体悟到个体生命的体验本身就是一种存在状态,它和艺术作品一样,都将成为永恒的“自在之灵”,在宇宙中飘逸,飞向无限。
1999年3月于北京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