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赵万和书法

浅说赵万和书法

浅说赵万和书法

时间:2009-07-18 16:07:06 来源:

评论 >浅说赵万和书法

王荣 生
 
高邮位于长江三角洲、江苏沿江经济开放带的北部,是7000年历史铸就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因秦王嬴政时在此筑高台、置邮亭,故名高邮,又名秦邮。众多历史遗存,丰厚文化底蕴造就了高邮俊才人杰,宋代词人秦少游,明代散曲大家王磐,清代训诂学家王念孙、王引之父子,民国书画家王荫之、王陶民,当代著名作家汪曾祺都是高邮人。
 
近年来,高邮涌现出了一批走向全国的书画家,赵万和就是其中之一。赵万和,字谦之,1959年生于江苏高邮,先后毕业于南京建工学院、上海同济大学。曾任南京建工学院校报美术编辑、同济大学书法协会会长、书画社社长。系扬州市人大代表,高邮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市政协委员、市文联委员,扬州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赵万和幼承家学,打下唐楷基础。早在他就读南京建工学院、同济大学时期,就开始对书法奋力追求,在当时的大学生中崭露头角。他先后拜陈从周、陈大羽、周志高为师,遍学“二王”、李邕、赵子昂,以及汉魏碑刻,同时加强了对书外功的修养,书艺大进,日臻成熟。陈从周(1919-2000)先生,号梓翁,同济大学教授,我国著名园林建筑专家,兼工书法、绘画、诗词、散文,众多园林名胜留下了他的书迹,陈从周先生杰出的专业成就和丰厚的书画诗文的学养,无疑对赵万和起到了为师为范作用,使他仰高钻深,受益良多。陈大羽(1912-2001)先生,名汉卿、翱,齐白石赐名“大羽”,是我国著名的书画艺术家。周志高先生多年主编《书法》杂志,是“文革”后书法艺术复兴的开拓者之一,是一位有突出成就的书法家。赵万和有这样三位老师,可谓得天独厚。他一面恭受师教,一面勤学不辍,在书法艺术的天地里涵泳、体察、躬行,逐渐形成了个人的艺术甘旅和书家风貌。
 
赵万和擅长各种书体,楷书、行书、草书尤其成就突出。
 
他的楷书遍学唐人,更上溯魏晋。他写的魏碑以《郑文公碑》为基础,追求平正博大的风格,讲究用笔,崇尚古法,注重方园并举,刚柔刚济,不以奇巧炫人,更不涉支离乖张。这种老老实实、本本分分的写法,却最吃功夫,来不得半点虚假。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严谨的治学态度。
 
他的行书以“二王”为基础,加入唐宋人的笔意,最后的定位在宋元之间。他用笔杀纸,系颜真卿一路的用笔方法,有入木三分之意。点画交代明晰,毫不苟且,而转折处稍微强调圭角,又有魏碑的笔意。间或一两笔,则吸收章草的笔法,避开了唐人结字的熟悉感,而增加了陌生感和古意。这种用笔方法,是典型的海派格调。其结字瘦峻,中宫紧收,而间或宕出一笔,格外醒目,乍看有黄庭坚的影子,实际上是“百衲衣”、“百家饭”,是他努力集大成、融贯成真诠的结果。章法布白则一任自然,并不故作安排,但又处处穿插得宜,内蕴匠心。最后达到的效果是不求奇自奇,不弄巧自巧,看似平常最奇崛。
 
无可讳言,赵万和的行书,略似乃师周志高。作为学生受到老师的影响,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这牵涉到所谓“近人”可学不可学的问题。当然,经典法帖是每一个学书者必学的内容,但是,怎样去理解、去融会经典,则各有会心,正所谓一千个演员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后学者在接受老师教导时,很大程度上就是接受了他对经典理解的真谛和效法经典的方法。方法的继承性,就表现为面目的继承性。王献之像王羲之,薛稷像禇遂良,也是十分正常的现象。当然,赵万和并没有照搬周志高。周志高追求老辣、动宕。赵万和虽然参考了他的方法,却追求温润和清丽。日前《书法导报》(2006年5月17日第20期)刊登的赵万和书苏轼《前赤壁赋》,就给人以鲜明的清通明净的审美感受。即使其用笔越来越老到、越恣肆,但他的面貌仍然是清峻的。
 
而赵万和的草书,则明显学黄庭坚,长枪大戟,摇曳生姿。黄庭坚是高邮著名文人孙觉的女婿,他写给岳丈的诗句“甓社湖中有明月,淮南草木借光辉”等行草书迹,仍留存在文游台的碑刻中。赵万和自少年时代就多次登临古台,对黄庭坚书法心摩手追,了然于心,见之于行。但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他学黄而不同于黄的特点。其一,他吸收了章草的成分,获得了额外的古意。虽然他没有直接借用章草的波磔,但适当掺入了汉隶笔意。其二,强调了用笔的留驻。用笔易于流而难于驻,赵万和草书在吸收前人的基础上,明显强调了用笔的留驻。有时积点成线,增加了点画的内涵。其三,避开了行间穿插,黄庭坚大草一般采用无行无列式布白,而赵万和避开了这种章法,采用有行无列式,使作品气息流畅。这也与他的审美追求一致。
 
赵万和不受时风干扰,坚持走自己的道路,而且相当踏实稳健,并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作书为“敬事”。虽然艺术创作是自由的、天真浪漫的,但学书过程又同时是严格的、“如对至尊”的。著名作家汪曾祺在最后一次回乡时,曾肯定赵万和写的不少招牌匾额,已从稚嫩走向老练,从工整走向灵动。心平气和乃“万和”之根本。赵万和铭记在心,较真修炼,使心性始于潜德,趋于淡泊。所以能够坚持雅操,认认真真,勤勤恳恳地对待书法,尤其难能可贵,他的艺术水平与日俱增,也必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作为书法同道,如果说有什么建议的话,我初步感觉赵万和的字还是“紧”了一些。越是追求清丽潇洒的风格,越应该放松。技法越熟练,心情越放松,运笔越自如,产生的效果才会越切合自己的审美追求,这与写字时恭敬、严肃的态度是不抵触的,反而正好是矛盾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都做到极致,书法也便做到了极致。
 
王荣生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
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
河南大学文学院兼职教授
《书法导报》总编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