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关现实—2004中国当代艺术展”艺术家访谈录

“无关现实—2004中国当代艺术展”艺术家访谈录

“无关现实—2004中国当代艺术展”艺术家访谈录

时间:2009-07-22 15:12:58 来源:

评论 >“无关现实—2004中国当代艺术展”艺术家访谈录

“无关现实—2004中国当代艺术展”艺术家访谈录


采 访 者:王欣 (刘海粟美术馆策展人)
被采访者:张羽(参展艺术家):
时    间:2003年12月6日晚9点30分电话采访

王欣(以下简称王):您一直从事实验水墨的创作,也曾参加过以前上海举办的一些展览。这次的作品与以往有什么不同吗?

张羽(以下简称张):我参加过上海的,第二届上海双年展、中国艺术大展、形上形下当代艺术展、新中国画大展等都展出的是我的《灵光》系列作品。这次展出的是我的《每日新报》系列。这个系列是我2001至2003年创作的。

王:这组新的作品可能是您今后一段时间内的主要探索吗?

张:可能不是。因为,我的创作是与表达的问题相关,当一个问题解决,我将会转向下一个问题。之前的《灵光》系列针对艺术史我做了九年。2001年又开始创作《每日新报》这个系列,也做了三年了,目前又在做“指印”系列。

王:那是什么原因促使您做这组作品?

张:是2001年的911事件震动了整个世界,也震颤了人类所有的心灵。这是一种冲出及至和极限的震颤。相信和平是全人类的永远的追求和理想,只有和平了整个世界才会美好。也正因为如此,从心理不断涌出一股极为强烈的表达欲望,反对战争,呼吁和平。既然,现在高科技的发展使我们共同生活在这个地球村上,于是,我们应该保护我们自己。

王:对于材料的选择您是怎样理解的?

张:艺术家的创作不能为材料而材料,也就是说不能被材料所制约。首先,艺术创作的作品表达是第一位的,然后再考虑用什么样的材料,材料与表达在作品中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只是为了研究材料而材料的表达是无意义的。《每日新报》之所以运用报纸上的新闻图片和印刷的文字,是因为报纸是人们获得社会信息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是市民文化的象征物,属社会学范畴。而我的表达也是社会学范畴,只是想利用水墨综合材料来探讨这一社会学问题。由于我作品中的表达需要,才选用了这种材料。因而作品以宣纸水墨为基本,加报纸拼贴,其中铅笔、白粉、喷漆、朔形膏等材料的使用都是由于作品的表达需要。

王:从《灵光》系列到《每日新报》系列,您作品中的媒介材料在不断地扩展,已经走出了水墨的范畴,也意味着您想表达的内容的不断延展。

张:《灵光》系列是纯水墨作品,但使用了新技术。至于材料的扩展,之前也有过尝试,但没有找到很好的艺术表达的切入点。有了切入点才有可能使用新的材料为表达服务,有了表达的愿望才有了材料的运用。技术与表达是同时生成的,也就是说材料的生效是通过图像来完成的。“走出水墨”是我的观念,扩展水墨是我表达的需要。

王:您作品中的材料选择,如报纸拼贴,加强了作品中现实关怀的力量。

张:在我的作品中既有形而上的表达方式,又有形而下的现实关怀力量。它的立足点是从本土出发,并跨越东西方文化。以前,我也从水墨文化出发策划了一些展览,都是针对水墨来谈的。但在1999年时,我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是“走出水墨”。因为,艺术的问题不是画种的问题,画种不是艺术表达的关键,艺术应从表达本身出发。其实对综合材料的使用在西方已经走过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尽管如此在他们的作品中材料的表现并不在第一位,并不是最重要的。艺术作品的表达应介入现实生活,与人的现实生活的关怀相一致,同时也是关乎艺术史的,水墨扩展后的水墨综合材料可否有效的反映社会学问题。同样也在向艺术史提问。现在的一些评论家或画家他们的兴奋点仅仅限于当下世俗的日常生活,这是不够的。《每日新报》这组作品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当然以前实验水墨的实践积累为这组作品提供一些表达的方式,从这个角度看来,《灵光》和现在的作品不是断裂的。

王:材料仅仅同油画、国画一样是一种媒介,它的发展是根据艺术家所要表达的内容来决定。当一种媒介已不能很好的诠释你的表达甚至是限制时,就要寻求突破与伸展,您是否在寻求这种突破?

张:对。纯粹的水墨已经不能表达现在我的思考。但水墨文化与水墨精神已是我的内存,在新的作品中我还是比较自然的、自觉的保留着一些水墨的痕迹。也因此反映了迹象是由外向内的,再由内向外去联接本质。

王:但它不再只是纸性、笔性、墨性的关系了,被打破和消解了。

张:艺术创作重要的是图像的感染力,你说的这些关系不是独立存在的,而存在于表达图像中的技术连接之中。在我《每日新报》作品中加入的报纸拼贴主要有两种内容:一个是战争记实新闻图片,一个是反对战争的新闻图片及文字。作品中保留了一些水墨中的皴法,去表现一种包括地理、环境、气候等等感觉。表达的需要推进了材料的运用。在创作《灵光》时,我就认为表达和技术是同时生成,新的表达配新的技术。我主张“走出水墨”,一方面是在狭隘的画种里解放出来,逃脱旧有的范式。另一方面,是寻求现实关怀中的深层问题与理念是否达到统一,再有是如何建构个人的艺术系统。

(此文刊发于《?无关现实!》,湖北美术出版社,2004年)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