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麦当劳叔叔》系列

关于《麦当劳叔叔》系列

关于《麦当劳叔叔》系列

时间:2009-07-25 17:59:10 来源:

评论 >关于《麦当劳叔叔》系列

袁文彬

        1995年夏天,我呆在正在搬迁中的中央美院一间五平方米的简易小屋中画了张《麦当劳》,这是我从肖像创作系列转向关注文化问题的转折期作品。当时我试图把学院的经典写实和当下文化思考结合起来,用准肖像的形式表现人在商业社会中精神游离的某种失落感。夏日的闷热和小屋的昏暗令人难忘。也就是从那时候起,我把"麦当劳"当成文化问题在画布上进行了《麦当劳叔叙》的系列实验。

      我对麦当劳的兴趣也是在美院期间产生的。那时的中央美院处于北京市中心的王府井,和号称世界第一大的王府井麦当劳快餐厅咫尺距离。我常路过那里,生意火爆的麦当劳和一些大商场大饭店包围着颓败拆迁中的中央美院,犹如一群珠光宝气、大腹便便的新贵睥睨着一个辛酸落魄的绅士。当时的报纸曾一阵喧哗,各界人士纷纷质疑美院的搬迁,有几位美院前辈更是激昂陈词,气氛悲壮。有着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的"中国第一美院"在寸土寸金的都市中心站不住脚,校址被征用于盖商业大厦,而被迫迁往京郊。评论家们把此事议为商业大潮下学院文化的溃退,快餐时代中经典文化的失势和消解。每一个身处其中的文化人都会有自己的理解,也似乎明白这是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麦当劳在中国铺天盖地广告和随处可见的分店不能不使人把它当成问题来对待。现在想来,美院的搬迁和我当时画风及观念的转变有着某种微妙的契合。

    从1996年开始,我在画布上进行了《麦当劳叔叔》的系列创作。麦当劳在我看来已转化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当代文化问题:外来文化,商业文化,时髦的、大一统的后殖民文化的典型。消费文化己构成了另一种消灭个性的强大力量。《麦当劳叔叔》系列其实就是关于快餐时代和后殖民文化的话语(强势的麦当劳及弱势的中国儿童),和具体的麦当劳饮食文化己没有太大关系,我仅仅借用一个"画眼",来表达自己对当代文化问题的思考,在系列实验中拓宽和生成新的语言形态,并逐渐形成自己的个人经验。绘画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品种,有着很多的成规,人们对它有着过多的审美定势。绘画不应只是取悦他人的客厅装饰,不只是玩弄技巧的一门手艺,而是人的思想和精神的重要载体。绘画技术到了一定时候是会停滞的,只有观念引发新东西、新思维。当代艺术家应该是现实生活敏锐觉察者,是对人们视若无睹的事物提供新的观察和思维方式的精神体验者,同时能够在反映周围环境和问题中形成自己的个人经验。艺术实验是当代的精神探险,是重铸语言的系统工程。

     艺术在今天需要唤回一种"直面人生"的态度,需要有种社会关怀。博依斯的"社会雕塑"和“大艺术”观念也间接的影响了我。我试图寻找一种文化态度,有别于九十年代初新生代式的调侃,玩世现实主义的泼皮,艳俗艺术的油腔滑调和无聊情绪。文化立场的丧失,和庸俗文化处于同一平面,甚至"渴望堕落",这不能不说是时代的病态。重新确立有判断力和忧患意识的“知识分子”命题是我这系列作品的深层理念。要恪守知识分子的立场,切入当下,对时髦文化有距离的思考(一种疏离的审视态度)。具有社会和人文关怀的知识分子品格追寻成为我这系列创作的底蕴(见《江苏画刊》97·1期拙文《当代绘画的知识分子命题》),这就是我对自己设置并设法解决的间题。在此期间对我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是罗素,他始终将知识关怀与社会关怀这两个似乎水火难容的极端相融与一身,一反传统文人内敛式的个人趣味。他的自由知识分子的理念,脚踏实地、坚韧渐进的精神对我影响极大,他远离了非此即彼的狭隘思维和浅层造反的浮躁情绪。我喜欢罗素哲学中具有建设性和开放性的品格。

     《麦当劳叔叔》系列沿着关注当下文化的新现实主义思路,在手法上主要通过对儿童的观看方式,把艺术理念转换成直观的精神感受。通过儿童面部表情特征类型化和模糊化处理,和对儿童忘我的喜悦神情,天真而无意识的行为描绘来传达我们成人对此种外来商业文化的看法,寻找我个人对大众流行文化的理解方式。绘画手法几经变换,大致可分为96和97两个阶段。96年的作品由麦当劳形象符号和天真的儿童构成,97的作品以被异化的儿童形象和氢气球等艳丽色彩为特征,更注重构图的单纯,造型的独特,手法的简洁,力求在轻松自如的表现性绘制中流露出与内涵相关的人文性,尽可能做到直截了当,疏朗明快,充分发挥绘画本身的特性。

     对我而言,《麦当劳叔叔》系列是用纯粹的绘画形象传达人的精神感受和探讨艺术切入社会的文化意义,是寻找绘画在当代独特的话语功能和建立知识分子独立思考的工作态度。在商业和功利的边缘,知识分子永远是精神麦田里的守望者。韦尔申在《守望者》系列中所画的那位手持望远镜,骑着稻草马的知识分子形象,道出了对这一身份的自嘲和尴尬。但艺术总是要有西西弗斯式的执着和精神探险之勇气,藉此我对堂吉诃德先生致以精神层面的敬意。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