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喀什噶尔的扬笛

来自喀什噶尔的扬笛

来自喀什噶尔的扬笛

时间:2009-12-10 16:15:26 来源:

评论 >来自喀什噶尔的扬笛

许多事情是在偶然中发生,即而成为开端铸造起自己的事业,甚至走向辉煌的。今天我介绍给大家的扬笛,就是一位在“不经意间”做出的事情足以让人吃惊的这种画家。
 
扬笛,来自新疆喀什噶尔,04年到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现代水墨”硕士研究生班。开始,她和其他同学一样写生画画,并未显出不同之处,只是偶尔在一些作业中流露出一丝“怪异”倾向,我说的这个“怪异”是指一些笔墨的组织方式。比如:在处理一个袖口、一片衣服或某处局部上有了明显的个人方式,尽管在用线、用墨和造型上还有些稚嫩,但整体来看,这种“生拙”反而是这种“怪异”的主要因素。说明她在面对模特时不但具备了主观选择的能力,对有意味的笔墨以及笔墨的功效性有了更深的理解。
 
一天,她拿两幅完成的作品给我看,大约由两张六尺纸方接而成的,画的是维吾尔族生活情节,我感到效果非常好,认为她能很快把自己的优势整合起来,并在作品中发挥的相当出色。记得当时我描述了一个办展、出画集和画一批这类画的较系统的设想,是想借用这种方式启发她拼成完整的想象,把这种感觉用目标的方式确立下来。
 
也许应了那句“言者无心,听者有意”的老话。在不到两个月的暑假里,扬笛在学生宿舍竟然画出了四十余幅大画,大的由四张六尺竖接横长方,有十幅,小的为六尺整开,二十余幅,还有一些斗方小品。开学那一天,当我走进教室,见到一张张大画铺在地上、挂在墙上,看到扬笛光着脚丫在画上走来走去,兴奋得讲述着维吾尔人的生活情景,挥洒着收获和欢快的时候,你很难想象在一个炎热的夏季是如何完成这些画作,其精神和动力显然不是一个展览和出本画集所能涵盖的。用她自己的话说:“喀什噶尔,从睁开眼睛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我对那片土地的眷恋-----小巴郎、胡杨、驴车、奶茶、还有头巾、长裙、长颈壶以及残垣断壁······这一切都属于我”。在她的记忆中:“北京永远是阳光灿烂”和“在画室里享受着灿烂阳光的心性,在她看来一切事物都变得非常完美”。“梦回到了家乡”与“用心去感受喀什噶尔的一草一木”才是扬笛这些画的真正动因。
 
扬笛说,她还要画二十幅六尺接在一起的画,来抒发对喀什这片厚土的积淀。无疑,她已找到了开启自己灵魂的钥匙。一发不可收与义无反顾地对扬笛来说都是不难做到的。只所以我把这个过程写出来,是想给大家推荐有这么一个从新疆来的扬笛,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创作出近六十幅大画的经历和她那种不屈的精神。
至于作品意味与学术价值留给观者来品评。在此只想重复针对扬笛的作品我曾说过的话:假设中国有一百个画家去这样画作品,它可能成为主流;有一百个收藏家收藏这类作品,它也能成为主流;如果有一百位提倡者,它就是主流。当然,这只是假设而已,扬笛的创作与历程只是做到了一个画家理应做的事,她尊重了自己的感受,尊重了自己的劳动,也尊重了自己的话语权。
 
刘进安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