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性空

缘起性空

缘起性空

时间:2009-12-23 15:28:17 来源:

资讯 >缘起性空

缘起性空   
 
文/罗奇
 
 
 前几天,与我的导师钟蔚帆先生在一起吃饭,聊到了关于六祖慧能的话题。六祖是我们非常敬仰的。本科读书时,我就读过《六祖擅经》、《 金刚经 》等等书籍。而今过去七八年,重提六祖的思想,发现我对他的理解竟然没有一点点进步,唯一有所不同的是对他的理念的体悟有更深的现实的体会。
 
     六祖是具有相当高的天分的,据说十多岁时因听到路人说的《金刚经》里的一句话——“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开悟。想我是二十岁才明白这句话,而且是看别人解释才明白。当然,我这种明白还不能是慧能的那种开悟式的明白,只能是字面意义上的理解。慧能安顿好母亲后,便只身前往湖北黄梅,向五祖弘忍学习,之后便演绎了著名的提诗获传衣钵,之后又逃往广东,潜藏猎人队伍当中等等一系列传奇故事,最后开创历史上最为有名的倡导“顿悟”法门的南宗。
 
     在我的理解,佛教里倡导的“佛”,实为本性,即人的最为真实的存在,或者说一个最本真的内核。“见性成佛”,能够真实地反映或了解那个最为本真的“自我”。在存在主义学说里可称为“此在”。那么,你就可以成“佛”了。佛教讲因缘,因缘不能简单理解为因果报应或缘分。“缘”在此或许可以理解成为一种“造化”,是各种机缘相聚在一起的一种升华、涅磐。因此,佛教在此又提出“见性成佛”的途径。那就是“缘起性空”。“性空”就是六祖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我想“性空”又分为两种途径,即南、北宗所倡导“顿悟”、“渐悟”说。就像剥洋葱,有人是一层层剥至最内核,而有人则是一棒子打下去,直接掏出最中心的部分。不管怎样,所有努力都是要见性。但这里有个要求,那就是“空”。慧能的“空”只在一念之间。而神秀的空是一个过程。等于一间装满东西的房子,慧能是一古脑儿将所有东西全扔了出去。而神秀则是一件件慢慢地搬。只有“空”才能见“性”,只有见“性”才能成“佛”。那么,什么才是“空”呢?
 
     “空”能让人透明,无挂碍,来去自由,无色,无味,无相,无识。有碍于我简单的表达,只能尽力而为。我想只有“空”则无遮挡,无蒙蔽,透明,故能见到你所想的东西,就好像你的心灵是个巨大的仓库,里面有许多东西,如:权力、金钱、名誉、美色、崇高、伟大、空虚,等等。这个仓库里有个最为本质的自我,即“性”在里面。你必须见到他,见到他你就可以成“佛”。那么你唯一的办法就是将仓库里多余的东西统统扔掉。慧能高明的地方就是他能很快地认识到这一点,并且很快地清除掉多余的东西。佛教根本的地方也许在于人对于欲望的控制。人本是赤条条来、赤条条去。也就是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所以佛要求你去看看那个最本来的你,那个本真、自在的你是什么样子。守住那个本真的自我,那么,万事万物在你面前也就是一种幻想。所谓幻想亦即所有一切都不属于你,你从来不曾拥有任何东西,似乎又任何东西都归你所有。顿悟法门,只是让你明白一种道理或者说一种领悟。我觉得关键还有一个“守”字。“守”是非常重要的。南北宗实际上是一个“先悟后修”与“后悟先修”的区别。
 
      佛教里形容开悟之后的心情是一种“大喜悦”,用词非常妥切。我似乎有点明白那种超凡脱俗的感觉,或者说是一种无欲无求之感觉。不敢想像那种实践之后的真实感觉,一切全凭想像。当一个人放下一切,每天吃饭、睡觉,而且他见“性”了,他脑子还在想什么?或者说,“佛”在想什么呢?也许是在静止思维,与万事万物融为一体。但同时,他一定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他是流变的。既然能够意识到自我的存在,那么,思维就不可能停止。既不停止,就一定想些什么——那想些什么呢?我感觉我有点像小蚂蚁去揣度巨人的智慧一样。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所住”--心灵不停留而在某一处或任何一处,无执着于任何事、任何物,“生其心”——让自己最真实、最本真的自我显现出来。这对于我画画是有益的,要明白怎样去画,就必须调理自己的内心,清除掉多余的杂念,认识到那个内心最深处的你究竟是想表达什么。那么你的画才真实、感人。实际上在我们现在的环境,画画要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譬如,观念是否先进,手法是否超前,观众是否喜欢,市场价值如何,等等。去掉所有这些,你才会知道你该怎么画。我想这是慧能给我最大的帮助。但是,六祖的要求是去掉一切俗世的要求。假如我无欲无求,也去掉对绘画的欲望,那么,我还求什么呢?求成佛,这也是一种欲望,不是很俗吗?
 
     今年过年回家,我与长兄还特意去了趟南华寺。南华寺香火很盛,虽然从六祖的本义来说,我想他不会想他会像菩萨一样来保佑人们的,但我还是双手合十,祈求菩萨保佑,而且十分恭敬,许下三个愿望:一是世界和平,人人幸福平安,二是家人幸福,三是我女朋友平安幸福,我自己事业有成。
 
     试想一个人背着一个又一个的包袱去画,他能画些什么呢?        
 
                                                               2007,3,19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