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博一:魔幻都市的现实与虚妄--关于江海油画近作的解读

冯博一:魔幻都市的现实与虚妄--关于江海油画近作的解读

冯博一:魔幻都市的现实与虚妄--关于江海油画近作的解读

时间:2010-03-09 14:48:27 来源:卓克艺术网

>冯博一:魔幻都市的现实与虚妄--关于江海油画近作的解读

冯博一 2002

在中国当下的文化语境中,“都市”越来越成为文化艺术界关注的一个焦点。从某种角度说,现代化的过程也就是都市化的过程,都市化不仅被认作为一种现代化的表意符号和物质定向,亦被预想为一种催生新的人文机制和价值系统的媒介。但是,现代都市从来就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巨大悖论,带给人们的常常是交织着痛苦与欢欣的复杂情感。一方面,都市文明以物质的形态向人的生活方式全面渗透,为我们提供了明确的地理交通,无所不有的超级商场、银行、咖啡馆、酒吧,象征全球化的麦当劳等;还蓄蕴着一种我们过去未曾经验却代表着历史、文明进步的价值理念,诸如:都市相对自由的社会人文空间给予个性选择的宽松度,基于平等交换原则的都市经济市场所包孕的人格平等意识,与市场契约关系相维系的现代法制观念及市场竞争原则对于守成型的农业文明心态的超越,都市先进的文化媒体设施提供给都市人的一种完全不同于匮乏年代的审美视域维度,乃至在密集生存及复杂分工所造成的都市社会心理距离中存在的“私人空间”等等。另一方面,都市的这些物象又是一种冷漠的拒绝,不仅“城市的他者”——那些成千上万涌向城市的“外乡人”,幻灭了他们试图在城市兑现想象中的万花筒般的生活,就是生活了几代人的城里人,他们自以为熟悉了自己的城市,事实上,那仅仅是小市民的一种徒有其表的虚假炫耀。其实,现代都市无一不是充满着欲望、病态、罪恶与丑陋,它已经用自己的隐形之手,将其塑造成一个压抑人的庞大的异己的存在。尤其是在当下的社会转型过程中,都市人的心理层面上,更充满了诱惑、错愕、焦虑的不平衡状态。对这种状态的认知是当前一些艺术家创作“都市性作品”的观念前提,和可利用的创作资源亦清晰、明确地敷染在他们的作品所设造的“都市”文本中。
江海的油画,尤其是他近两年的作品,在其文化针对性和具体的题材上,可以明确地指认为“都市艺术”,即以都市的生存状态为背景,以架上油画的表现性语言方式对现代都市的诉求为归旨。在这里,江海更为关注的不是现代化都市带给人们的诸多实惠,而是直接对90年代以来都市化的现实与虚妄,并发出一个具有批判姿态的艺术家的声音。
在现代艺术发生的时代起,对于城市的批判就没有终止。那时,是一些自称“乡下人”的艺术家,因对城市的冷漠而有意在想象中夸大了乡村的诗意,一种怀旧的情绪是他们对都市批判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但对于江海而言,他无旧可怀。因此,在江海的作品中所隐含的都市批判就比现代艺术史上批判城市的作品要复杂的多。在我看来,江海是否用语言方式放大了他痛苦的城市生活体验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全球化的生活处境中,一方面是仿佛空气中充满了欲望,每个人似乎都获得了空前的自由;一方面,传统的历史和意识形态又无处不在。交织在一起的矛盾与纠缠使每一个人都进入了一种无物之阵,想决斗都打不到对手。这是今天都市生活无可超越的宿命。江海所塑造的茫然无措或疯狂奔走的人的绝望,也正是由这种特殊的历史处境所决定的。
他构造了一个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都市魔幻世界。所谓熟悉,是指他的作品中呈现的机器、汽车、摩托车、纸篓、罐头、风筝等器物,到光怪陆离的色彩和支离破碎的结构等都是都市化的符号和气氛,以及由这些符号所隐喻的都市的喧嚣浮华时代特征,器物的类型不仅塑造了“随物赋形”的都市人生,亦如一座坚冷的围城,实施了都市与乡村的分野;所谓陌生是指在画面结构中夸张、扭曲、变形的人体以及所营造的混杂、斑驳的超现实的感觉,几乎每幅作品中的表现因素都被巧妙地可以说是偏离现实,漂浮、破碎,而无所归宿,生活在物的缝的都市人,是很难觉得一丝精神绿地抑或价值深度的,于是“无家可归”与“漂浮”,与“逃离”便成为这类都市文本中一道奇特的风景。实际上反映了一种传统的“现代人”一旦离开精神故园,陷入一个日益物化的都市现实所处的尴尬地位。这当然也包含有反讽的意味。也许对一位敏锐的观者来说,在与这样的讽喻反复相遇之后,他不能不认真思考这讽刺所指向的现实内容,不能不把这种超验形象和近些年都市化过程中的事实联系起来。但他的表现激情并不是依赖于反讽之上,这一点与艳俗艺术的语言方式有着明显的不同。他对超现实主义的可能性和荒诞性或许更感兴趣。他使支离破碎的人物形象与形形色色的荒诞纠缠在一起,或者说,江海以现实的、具象的与虚幻的、表现的方式营造了一个彼此不分的情景,似真似幻地呈现了都市生活的妖魔化戏剧场景,并无言地告诉我们,仿佛都市生活中的一切都不在我们的把握之中,我们总是被一只看不见的具有魔幻般的隐形之手控制着,而我们又显的多么的无奈与脆弱。这也无情地粉碎了关于“现代化”的种种神话,以及在人们意识当中对乌托邦的期待与虚妄。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江海在把都市生活的场景加以夸张、歪曲、变形的时候,并没有把它变成完全脱离我们日常都市生活经验的一个可怕的梦魇,或者是一个脱离了我们从90年代延续至今的具体的都市时空的荒诞世界,而是借此来强调他所营造的画面来达到警世与反省现代化过程中的种种弊端的作用之上,从而在批判的背后表达出对适宜人类栖居地的美好想往,以及人类决不是在物质极度发达之中,挟裹着精神的堕落和道德的普遍沦丧。
江海油画中所针对的魔幻都市的现实,揭示的却是魔幻都市虚妄的一面,这是艺术表现的力量,与此相关的是江海油画表现的语言力量。江海的油画的表现性语言方式显然秉承了德国表现主义的风格。他所描绘的东西大多是将黑暗、痛苦、呐喊、深渊、支离破碎的景象充盈在画面之上,但在混乱、破碎、前后不连贯、乱七八糟的结构和色彩的深处中有一种内在的和谐与统一。沉重的抑郁蕴藏着悲剧的色彩,同时又表现出强烈的忿懑和鄙夷。他对都市现实生活的变形认识最终导致了其塑造形象的变形,他把笔触深入到了梦游般的人的灵魂深处,隐喻、暗示出社会转型期在人性、心理以及潜意识层面的震撼,尤其是物欲腐蚀下扭曲的人性。这既是对现代化都市、现代文明所造成种种弊端和丑陋的反拨与批判,也是对外来的殖民文化渗透作出的一种排斥立场。进一步说,正是因为他敏锐地感受和意识到了这种变动不居的公用空间,才显示出几分狰狞。似乎只有在那些怪诞的、扭曲的变形的近乎痉挛的形象里,在“舞姿”、“游戏”、“溺水”、“飞天”、“流感”、“饕餮”的都市生活状态中,才能达到心灵的真实,才能找寻到更深层次的心理慰籍。这与其说是江海内心深处的强烈的人文关怀和道德关怀,不如说是他的“一份不能自己”的真正含义的知识分子“情结”。因而,在解读这些作品的过程中,可被我们真实感知的创作者的破碎激情,则不仅值得尊敬,或许也是每一位当代艺术家一种不可或缺的品格和责任。快乐的感受未必能推己及人,但痛憷的、忿懑的感受是可以推己及人的。痛苦和快乐的这种区别,决定了纯粹意义上的艺术家的关注方向和文化职责。艺术家的社会责任之一不仅仅是予人增加幸福。还包括帮助别人或警示别人避免痛苦。追求幸福是每个个人的事,而消除痛苦则是社会的责任。江海的近作中借用肢离、扭曲的人体,一是以此来表现都市生存状态的另一个侧面现实,二是通过自己的直接记忆与经验的反思判断,达到对都市肆无忌惮的丑恶、浑不知耻的媚俗、假大空的英雄故事的谴责、批判与拒绝,以及作为在这种生存环境痛惜的宣泄。它虽然在视觉上有种惨酷的难以承受,但如电击一般,刺激着我们面对也回避的现实中不堪言说的部分。艺术的表达是唯一使主观的自己和感受得到充分实现的一种手段。
但是,解读这批作品之后,我又陷入了一种矛盾之中:一方面,我为江海的想象力、造型力和出色的表现主义的语言方式所吸引,他的每幅画都如都市的恶之花,视觉上灿烂而逼人,有股破碎的激情与警示的作用。另一方面,江海所表现的一切,是否也放大了我们都市生活绝望的体现呢?画面所能提供给观者的,难道仅仅是无奈的和比比皆是的畸形的城市病人吗?显然,如何在都市生活经验背后蕴藏着超越性的意义和对世间人情的深度洞察,如何从德国表现主义的语言模式中突围,在都市日常生活中捕捉普遍的意义,奠定自己的超越性存在,这无论对江海来说,还是在阅读都市文化的“期待视域”中,都显得更为迫切、实在和关键。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