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在“实”与“意”之间.2009,6

美在“实”与“意”之间.2009,6

美在“实”与“意”之间.2009,6

时间:2010-03-10 14:35:25 来源:

>美在“实”与“意”之间.2009,6

 

美在“实”与“意”之间
——试论黄建南山水油画作品中西艺术的聚合
                                                   
· 姚治华
 
(一)
黄建南的油画作品大量是山水风景画,也有部分人物、静物之作。他的作品以国画“气韵生动”的感染力,西画的光、色、技巧形成的“视觉冲力”,给人以深深的印记,而从构图、造型、笔法、形象、色彩上看不到中国艺术大师的影子,没有“似曾相识”的感觉。看得出,他“无宗无派”,很难从中国山水画的留下的风范去追根溯源;如果从西方油画大师遗风去定位,他的作品难以归属某一流派作横向比较。《师说》云:“大凡学者必有师。”黄建南的作品卓荦而羁,他导师是谁,或者说是谁指引、影响他走向艺术之路?他的作品究竟是属于哪个流派的风格?
黄建南的一席话解开了这个谜团。他说:“艺术的灵魂是创造、是个性。如果把自己依附在某个大师,以某某大师的门生为经,以某个流派派为纬,他的作品永远都是一种艺术的重复”。“油画艺术应当博采众长,中西艺术语言融合,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个性,这样才能在艺术的长河中有属于自己涌起的浪花。”
 
(二)
建南这一席话是他几十年艺术创作的感受,也道出他作品成功的奥秘。他在开拓中国油画的艺苑中,独辟蹊经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举起了一面“写实和意象相融合”山水油画的旗帜,把西方绘画艺术民族化、中国化。这是很值得研究、也颇有启迪价值的艺术现象。
众所周知,发祥起古希腊油画艺术,在西方已经1000年的历史。中国的油画刚刚走完100年的学习和探索历程。东西方的油画艺术存在巨大的时差。在西方漫长的油画历史中,经历了从古典写实主义到“转折期印象主义”再到“后印象主义”,直到现代艺术各流派,形成多种油画语言体系。
中国油画起步于李铁夫、李叔同等这些探求西方艺术先驱们,他们最早把油画艺术移植到中国大地,使西方绘画艺术进入中国的美术教育。继后,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颜文樑、卫天霖、庞薰琹等选择不同艺术流派,开拓中国的油画艺苑。其后,又以吴作人、王式廓、罗工柳、董希文、吴冠中以其不同的风格,构成为中国第二代的油画大师。但是,这代大师留下程度不同的历史伤痕。从1979年开始,随着中国社会形态巨大变革,第三代、第四代油画家和改革开放大潮同步,自由地吸收着西方现代艺术的各种观念和技法,打开艺术思维新的领域。社会的开放性和自由的选择,当然也带来不少饥不择食,或者是摹仿,或者是把怪诞虚无的艺术形式误认为是标新立异的作品,这就要我们用艺术的眼光进行审视。
建南属于第三代油画家。他1952年出生和新中国一起成长。他读初中、高中期间正值“文革”时期,学校时而停课,有着美术灵气和爱好的建南就在乡村,和当地的土画家涂涂画画描绘南粤大地的旖旎风光。
建南的艺术底蕴也许产生于生于斯、长于斯粤北秀丽的乡村。他出生在广东河源市东源县的万绿湖畔,传说这是百花仙子降生尘世的地方。万绿湖有365个岛屿,这是他童年的摇篮,是他苦难年代的伙伴,那千变万化的湖光山色是他艺术最初的启蒙。他从孩提时代就开始好奇地观察万绿湖的日月星辰、晨午暮夜、云霞雾虹、晴阴风雨、湖泊波浪、溪泉潭瀑、花草丛林、繁星月影。静静倾听湖水、溪泉、瀑布不同的声音。在仙子湖畔,他凝视湖水的波纹偶而发现了一个朴素的真理:“水的波纹是永远不重复的美丽。”他从此确定了他不变的艺术观点:不重复他人的艺术模式。在与万绿湖朝夕相处的日子里,万绿湖气象万千的山山水水、湖光山色,大自然的博大多彩、淡定从容、自适自在的品质,赋予他特殊的灵性,他对大自然的情感的依恋,日后化作了他笔底的波澜,变成生命的旋律、心灵的天籁。
学油画,建南是以一种最土的方法起步的,当时南方的婚嫁风俗是新做的木床要画龙雕凤,建南就把油画颜料和油漆桐油调成多种颜色,为城市乡村的人家画床,这期间他吸取了乡土古老和新鲜的艺术营养。1970年他高中毕业后,就以画业为生,孖然一身走遍大江南北,画过舞台和照相馆风景画、水彩画、碳画、油漆画、玻璃画,他最钟爱的是风景油画。到了1977年,黄建南已经脱颖而出。这年的秋天,岭南画派领袖关山月在家中和这位刚到24岁的初生之犊有一次长谈。和蔼可亲的关老审视了黄建南油画作品之后,看出了黄建南奇特技法的“野性”,沉默了许久,说:“这些技法吸取了油画作品现实主义写实手法,融入了中国国画的创作意境”。“是中西绘画艺术元素的融合。”
1979年,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深圳的崛起,给这位土生土长的油画家一个新的生长土壤。那时的深圳容纳百川溪流,黄建南定居于深圳,在这里最早把艺术变成商品走进百姓的家庭。他的玻璃画、装饰画市场走俏,此后,他又是深圳卢浮宫“油画村”的发起人之一,把自己油画作品最早地展示于市场。艺术变成商品使黄建南获得了丰厚的物质财富。但他敏锐地发现,当艺术变为商品之后,艺术很快就发生变味。这些所谓的艺术品完全取悦于市场,这些产品制造直接和最终的目的是赚钱,它的所谓艺术价值是由市场以利润去关注和评估的,由文化商人操纵它的命运。而那些为了连接美术史脉络,苦苦求索和实验的作品,往往无人问津。所以第一个崛起“油画村”也就脱离了艺术家们的初衷,渐渐成为了一个临摹作品的市场、一个赝品的市场,成为培育“画工”的平台。黄建南毅然离开了油画村,离开了深圳,他不再沉溺于商品的艺术上,而是去寻求自己的艺术世界,从“为人生的艺术”走向“为艺术的人生”之路,并且确立了自己的社会角色:艺术是个人生存的必要手段,但不是卖艺求生的技艺,他要追求的是连接美术史脉络、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的作品。
事物往往有它的两重性。油画村这个临摹市场,也使这个没有受院校美术教育的黄建南,从琳琅满目的临摹作品中受到多方面的教益:欧洲古典写实主义的朴实、严谨,弗拉芒画派素描的精细,印象派的朦胧和外光的技巧,野兽派的粗犷,立体派的变形,近代流派革新精神的多样式,都给他许多智慧的启迪。他把这些流派艺术家们都作为自己的学习对象,作为自己的导师,把别人的精华变成他创作手段,探求和建造自己油画艺术语言。
 
(三)
历史常常出现惊人的相同之处。中国第一代油画家刘海粟,是一位没有经过正规美术教育,16岁就创办上海图画美术院并自任院长的“艺术叛徒”,他靠自己美术的天赋和执着,在没有名家引路的境况下,大胆地闯入油画艺术的殿堂,他“自由奔放”、“兼容并蓄”的艺术思想,使他成为一代油画大师。当然,黄建南还不能与刘海粟相提并论,但是他的经历和艺术思想与刘海粟却一脉相承。他艺术上的叛逆和自由、自我的秉性,以及不受艺术框规的束缚,不以那个大师子弟为“招牌”,不做艺术奴隶的思想,使他大胆步入油画艺术的不同境地。
黄建南离开了油画村、离开了深圳之后,象天马行空那样,游览中国名山大川:长白山、泰山、黄山,新疆、内蒙广袤无垠大地,山东浩瀚大海,还在新西兰居住了两年,观气象、看山势、把自身融于大自然,体会物情,了解物态,让这些山山水水洗礼、冲击自己的艺术灵感,沉淀为意象。之后,在黄山、泰山脚下静静地思考那些油画大师们留下的艺术语言,不分派别,自由为我所用。他机智地避免了古往今来各流派之间,常常有着根本性的冲突,接受这一种艺术,就以否定另一种艺术为前提,不可两全,阻碍了艺术的兼容并蓄发展这种艺术偏见的局限性,放开自己艺术视野,尽情地而又有取舍地吸取各派的艺术元素精华。
 
(四)
黄建南的山水油画作品,并非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他包容了西方各种流派的艺术语言,同时深受中国山水画文化的浸润。虽说建南没有受过美院的教育,但他对中国画的历史却如数家珍,条理清晰:
中国画有着比西方的油画更加源远流长的历史。山水画最早产生于西晋,由于江南的自然风景优美,画家们寄情于胸中,生云烟于笔端,因此产生了山水画。东晋绘画艺术渐趋兴盛,到了盛唐,不占显著地位的山水画迅速发展了起来,出现了吴道子、李思训、王维山水画大师,而且开始出现不同的流派和技法:吴道子大笔挥写,李思训精工细描,王维金碧辉煌“青绿山水”。五代十国山水画有了新的发展,明显特征是出现北派气势和南宗韵致的两大山水画流派:荆浩以水墨为主要表现手段,善于画北方的崇山峻岭、层峦叠峰。大山、大树、全景式的构图成为他的山水画特色;生活在江南的董源,善画草木丰盛、秀润多姿的江南山水,后来就形成了南北画风,他们的学生与老师的风格相承。更有意思的是宋代,由于皇帝宋徽宗赵佶本身就是个著名的书画家,又出现了宫廷画院“翰林图画院”,以考试的方式给画家授予各种职位、头衔、便出现了以后陈陈相因的“院体派”。这期间,山水画有了巨大的发展,涌现了许多传芳于世的名家:李成重视自然,用笔锋利,好用谈墨,惜墨如金;范宽的山水雄奇壮观,气势泱泱。还有郭熙、米( 、马远、夏珪的画风都给后人巨大的影响。元代开始出现了“文人画”,一部分文化人士逃避现实,寄情遣兴,或者以笔墨游戏,聊以自娱;或者以笔墨情趣和诗书相结合的这种画风,抒发心中的不平和孤傲清高的思想。元代山水画的代表性画家是“元四家”: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他们在表现内容和形式上有所不同,但在注重笔墨技法上是一致的,在笔法墨色、皴擦点染方面为中国画的民族性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明代出现了吴门派(人物画)、松江派(山水画派)、水墨写意派、勾花点叶派和勇于革新、诗书画三位一体的“扬州八大怪”。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以周之冕为代表创造的勾花点叶派的绘画方法,既有工笔勾勒的特点,又有写意的成份,使两者统一完善,“兼工带写意”。吴历的山水画,取材自然,并随着明代社会开始与海外交往,他的画受到西洋画法的影响,注意光暗变化,自有风貌。清末以后,涌现了任伯年、吴昌硕、张大千、溥心畲、齐白石、陈半丁、徐悲鸿、傅抱石、潘天寿、黄宾虹等一代著名画家,他们都具有自己的绘画风格。
建南谈到中国山水画的历史,有他自己的见解:从历史上看,凡是复古派,一味追求笔墨技巧,不求新意的都为历史所淘汰;凡是一味追随导师风格的,不求新意的,学生画的很“象”老师的,他的学生都是失败的。
建南这种不受艺术框架束缚的理念,使他能够勇于探索、发现自己的世界,并在“发现”的过程中,找到自己山水油画民族性的语言,他的作品既不是以规范、慎密为传统的“院体派”,也不是那种满腹经纶、孤傲清高的“文人画”,他大量吸取了中国山水画求“意境深远”、“气韵生动”的精髓,把中国画的意境、构图、笔法、形象、色彩、气韵融入到油画的创作之中,体现中国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追求“形神兼备”这种民族品位。
 
(五)
应当说,黄建南的山水油画作品是连结美术史脉络一种探索性的作品。他从80年代初期开始至今,经过千折百回的探索,选择了自己的坐标:写实和意象相融合的中国山水油画。
建南钟爱古典写实主义艺术的严谨、质朴和完美造型传统,但他又认为写实主义尚缺乏丰富联想,需要印象派的意韵、色彩和朦胧的美来弥补,但他又认为印象派虚无的意象,过于飘渺。把两者优长融合起来,符合东方人“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审美情趣,符合东方人含蓄情感的表达。
建南不仅吸取了写实主义和印象派的艺术元素对山水写意中,既有雄观奇观,又体现了弗拉芒画派素描的精细,每块石头、每根花草的布局、点缀包括光暗变化都一丝不苟;融入了野兽派的粗犷,使其作品具有明显的张力和冲力。他的作品光线的处理十分出色,明暗、冷暖和谐。
在吸取中国山水画的元素方面,他融入的是“东方神韵”,把历代画家追求的所描绘物象“形”、“神”表现油画的造型和色彩上。他表现的山水是亲临那个地方的山水在美的瞬间给他的“意象”,并不是那个时间“照片”的复制,所以他不是绘画,而是“写画”,是他“心灵意象”,是他对“物象”的择取、淘汰、提纯和滤净,把“物象”上升为艺术,然后用油画技巧去表述、抒意,把“心象”和“物象”编织成“画意”,糅合了现实和梦想,他的山水油画不是“文人”借山水以“孤傲”,是他对自然、对人文的关爱、对社会的满腔热忱情感的流露。
还应当提及的是,建南在油画绘画颜料的制作、调配和运用颜色方面有他自己独特方法,从而使他的色彩也与众不同。西方油画绘画原料以亚麻仁油、核桃油、罂栗油等快干油和颜料调配而成的,而中国画的颜料是由矿物质和植物质制成的,品种很多,色彩也很丰富,诸如赭石、藤黄、花青、石青、胭脂、朱砂、白粉、金粉、银粉等。建南在长期实践中,对西方传统的油画颜料、科学地运用,并利用中国画的一些色彩,用以特有的方法使绘画的设色更加丰富细腻,增强所描述物象的神韵。建南的一位朋友曾经把他喜爱的建南一幅山水油画拿到江苏南通织绣厂做织绣画,那里能工巧匠条析画中的颜色竟有200多种色彩变化,而当代大师的油画也只有60多种不同色彩,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玉均厂长告诉那位位朋友,结果是本来20天完成的一幅织绣画,就用了60多天才制作完成。可见其调配、运色的高超。
 
(六)
2003年是建南艺术生涯的重大转折,久蛰于天山、天池、黄山、泰山作画的建南,这年山水油画屡屡获奖,声名遐尔。应中国书画研究院之请,他担任了该院的常务副院长,定居于北京的古老文化街:琉璃厂。从此,他一发不可收:
2004年多幅油画入选中国艺术博览会;2005年入编中国书画名家名作,2005金秋国际展作品被评为金奖。作品《畔江春意》和《气壮山河》分别荣获第五届当代中国山水画展创新奖和精英奖。2005年作品电影百年书画大赛中获奖,在中国博物馆展出,并入编了电影百年风范一书。20052007年作品在全国书法美术大赛中荣获金奖,并被入选中国美术百杰。2005年作品入编《艺术中国》大型文献一书并选登封面人物。2006年在新西兰及澳大利亚举办个人画展,其艺术作品是英籍大收藏家布赖因先生唯一收藏的一幅华人艺术作品。2007年建南应美国德州达拉斯市菁英文化艺术中心邀请前往美国办展及艺术讲座;20083月在日本举办的世界华人艺术精品大展东京展其作品《溪水人家》、《朝霞》获国际金奖。同年11月,应泰国邀请在曼谷办展,其作品被泰国皇室收藏,诗琳通公主称其作品为“东方神韵”。同年8月在阿联酋办展。20095以中国文化艺术大使访问团副团长身份,前往马来西亚新加坡访问展出。
建南作品引起了众多的评论。在林林种种的评说中,我认为有两个收藏家的看法颇有眼光:
英国著名收藏家布赖因先生这样评价黄建南:黄建南以超凡的想象力加入特有的手法创造出梦幻般的画面,如他画册中的作品《黄山神韵》和《雨后甜泉》,他的神奇就在于不是以僵硬纷乱的现实画面出现,而是像科学家幻想宇宙地球及自然的未来,如果中国人称这是艺术的创新,我看应称为艺术发明更适合,他已打破传统写实手法,可称之为发明家。他的创新技法给已枯竭的传统艺术增加了新的养分,我可以说,我能寻找到的所有世界美术教材都无法找到的新技法。
泰国著名收藏家赖南兴先生评价说:黄建南先生的特有技法并非简单的创新,也并非简单的探寻,而是超乎想象,可以说是神奇和巨大的发明,他的未来是注定是美好的。
对于建南作品的分析评价,有一位批评家徐腾飞在2008年《新视觉》杂志第三期,用文图的方式,发表了一篇题为《幻想之景想象之光——黄建南的山水油画》评论文章,说得客观、到位,我把此文附后,作为对本文的诠释和补充。
 
(七)
创新是人类发展的灵魂。油画发源于西方,但并不是西方的专利品。100多年来,中国画坛的仁人志士为了继承和发展这一人类的艺术珍品,各自摸索博大庞杂的西方艺术的切入点,按照不同的选择寻找路径,客观上形成了一支攻关队伍,一种协同的序列。黄建南就是这支探索油画民族化队伍的一名勇敢队员、尖兵。他心无旁骛,专职、专心去创作东方神韵的山水油画。在这个灯红酒绿、物欲横流、心浮气躁的喧嚣社会里,建南心怀不乱,不交游、不应酬,以一个健康心理、一双敏锐的眼睛去感受世界,恬静地痴迷自己的艺术王国,几十年数一日,画不离口、笔不离手,不畏创作的艰辛、旅途的崎岖,成功地以西方绘画工具和中国审美意识,创造出一种聚合效应的山水油画,实为难能可贵。建南还不到“天命之年”,他的艺术天空辽阔而多彩。他的油画作品究竟属于连结美术史的哪一种流派,或者创造了现代形态哪种新的流派?我想,美术史家、批评家以及历史会给他作个恰当的定位,给后来者以往来师的启迪。
建南有一个梦,他要创建一个“黄建南艺术馆”,把自己的作品留给祖国、留给历史。我衷心祝愿他的梦想成真。
 
 
姚治华1932年9月2日出生,湖北孝感人。196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曾受教于李可染、叶浅予、蒋兆和、李苦禅等名师。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研室主任、教授至今。擅长中国人物画和山水画。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兼任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校长、中国美术艺术家协会主席、中国延安鲁艺校友会美术委员主任、北京中外民间文化艺术交流促进会会长等职。并被有关机构聘为《联合国新闻》咨询委员,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咨询委员,美国传记协会顾问委员会研究会研究员。)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