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油画艺术作品解读(7)——《人为本》对制度的呼唤

江海油画艺术作品解读(7)——《人为本》对制度的呼唤

江海油画艺术作品解读(7)——《人为本》对制度的呼唤

时间:2010-03-11 21:40:38 来源:

>江海油画艺术作品解读(7)——《人为本》对制度的呼唤

江东晛


人为本/油画/2004/600x180cm


面对如上种种弊端,该如何解决问题呢?
我们首先要确定如下的原则,那就是,用历史的眼光看待中国当下社会问题,而不要用道德高标来抹杀利益,将一切利益看成是罪恶。利益是客观存在、不可取消的,社会道德也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的,用空泛的道德名义解决技术上的问题是无效的。
那么,什么才是正道呢?在第一部分,我们已经说明,人类表现出来何种特性是由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的。这个论点可以得出两个推论,一个就是文章第二部分谈到的,“为本人”这种以个人利益至上的人群性格是由商业化的社会存在决定的;而第二个推论就是,要使人性趋于向善,就应该构建一个完善的社会制度体系。正是这点推论,使我们必须要重视制度建设。今年6月《南方周末》上发表一篇了文章,作者认为:“中国人的缺点,都是人性缺陷的一部分,不存在一种独属于中国人的劣根性和罪性。中国人当下最重要的不是反思自己的所谓劣根性,而是切实地进行制度建设。”这一点我相当赞同。
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的理念,这是中国高层对当下社会问题所做出的强劲回应;后来,又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着力解决民生问题,这是加强制度建设的开始;2007年**十七大上,“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标志着人本主义思想在社会意识中的确立。所有的这些,都是中国社会可喜的进步。
以人为本”,其实质是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人为代价。这个“牺牲人”,不只是企业主对员工生命权益的牺牲,也不只是官僚对人民利益的牺牲,经济发展造成的功利主义对淳朴善良的人性的牺牲、对高尚的人道主义的价值观的牺牲更是题中之义。由此看来,“人为本”的制度建设不能只从经济层面着眼,它还必须伴随着政治的、文化的、社会的变革,因此,必须是系统而全面的,偏颇了哪一方,都会给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阻力。而且,我们也不能主观地希望人本主义的改革会一步到位。利益的调整必然是在长期妥协之后才能完成的,就拿这次的新《劳动合同法》来举例,它虽然维护了劳动力方面的利益,但也成为了造成目前企业资金困难的一大因素。因此改革必须稳健推进,才能致远。
同时,我们也要避免另外一种倾向,那就是认为中国当下问题太多、太复杂,无法解决。其实,这次汶川大地震之后全社会所体现出来的抗震精神,就足以使我们看到希望了。我们看到,政府在震后以最敏捷的反应速度动员了起来,温总理亲临一线进行指挥并慰问灾民;国家武装力量倾其全力开赴灾区,即使超过黄金72小时也仍以救人为工作重心,不放弃一线希望;最可喜的是,整个社会都动员起来了,志愿者成为了救灾的主力军之一;灾区以外的各界群众更是热情捐款;企业家这一新阶层更是各取专长,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在5月19日全国哀悼日的第一天,13亿中国人共同为灾区死难者默哀,作家肖复兴记述,一名青年女子在默哀毕后与朋友说:“我刚才差点又哭了出来,我真觉得失去的就是自己的亲人。”这说明,灾难真的让中国人找回了久违的人间真情,把国人从“为本人”的迷失中唤醒,使人们完全出于对痛苦者的同情而急灾区之所急。
不光是“对人的生命的重视”这一价值观被提高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人民对政府的信任也空前增强。19日默哀毕后,天安门广场民众自发呼喊口号,声援灾区,支持抗震救灾,高喊“中国加油”,这让美国媒体十分感叹:19年前,天安门成了政治危机的见证;而19年后,天安门又见证了中国民众对政府的大力支持。原因很简单:“当‘人’的价值成为了政府所做的一切的核心,当普通人民在政府的行为中发现了自身的价值的时候,其对于政府的支持就是发自内心深处的。”(郑永年《中国的灾难与重生》)
可以说,这次的抗震救灾是一次全社会集体贯彻“人为本”理念的里程碑式事件,用形象的话讲,“地缝裂开了,人与人之间的缝合上了。”我们有理由相信,人性的弱点是可以克服的。但,当时间流逝,地缝被风雨抚平,激烈的视觉冲击在人脑中渐渐淡化,人与人之间的缝是否会重新裂开呢?非常有可能。所以,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将这次救灾中的某些优秀制度常态化,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监督和责任意识。用百姓对企业和政府的监督,使它们履行好各自的社会责任。从企业来讲,最起码的就是尊重劳动者的权益;从政府来讲,就是转变职能,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变“对上负责”为真正的“对人民负责”。当“以人为本”在政企中得以贯彻时,人民、企业、政府三者间的宏观信任就建立起来了,以此为引导,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尊重才会增强。如果这样,“多难”才谈得上“兴邦”,而“人为本”的那个庄严的十字架,才能成为国民对于美好与人道的信仰的标志。
2008-8 于天津市南开中学 高三14班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