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兴,几年前帮助我的老大哥下午来了电话,说他在无锡搞了一个会所,很不错,邀我有空到太湖坐坐.并且隆重推出了一个老画家,画比钱松喦,宋文冶等老前辈有过之而无不及,八十四岁高龄,还是聋哑人---这就是刘达江.说他一来觉得老先生画得实在好.二是,想为家乡人民做些贡献.
刘达江,我在画界这么多年真得没听说过,大哥很兴奋,当时就发了作品的邮件给我看,一幅幅文革时期的作品"大炼钢铁""批林批孔""我们的好干部"以及"祖国江山一片好"出现在眼前.我虽不是那个年代出生的,但画面使我深深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热烈状况.我初步认为艺术当随时代,能反映时代风貌,来源于生活,具有生动笔墨精神的艺术是永恒的.
先生从内容到形式,虽然过去来看是老一套,可现在相对"当代画"来说反而具有"当代性"和"当时性".而现在的山水画哪里有什么"当代性".和"当代笔墨",我自己是画山水的,只恨自己才不如人,画不出当代山水.只好画些文人画来玩些情调.
刘先生的画,是大场景,大山水.看不出一点浮躁(那个年代的人心里还是比较纯粹),笔墨丰富,线条老辣,画面纯正朴实.浓淡干湿,气韵生动.他是用中国式自己的语言来表现他的所见所闻.以前常听人讲,一个人在生理上有残疾的,一定在其它方面有过人之处.这话是实实在在体现在老画家刘达江身上.
先生的画,从山川,河流.建筑物到工厂,从车间到织布机都有他独到的构成.先生的构成而在于他的"无构成"."至智不谋",大智慧从不谋化,当然他的审美在心中,是追寻的一种自然的美.我仔细放大和缩小了他的局部,细微处理非常大气,用笔准确果断,没有任何顶不住气的琐碎"装修".(指国画中用西方无用的碎笔和制作)我认为中国画写意的精神首先是在看笔,墨产生的"快感".其次是在看漂亮的样子.中国就是中国,传统就是传统.就好比武术中的内家功和外家拳,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
再说先生的书法,取法曹全,乙瑛诸碑.得汉隶之精髓.又柔入简帛之趣味,篆书之圆润,可谓自成一家.
大哥有意让我与金陵几家之比较,我也不妨谈一下自己之观点,刘先生与钱松喦之比较而在于他的松,透.与宋文治之比较而在于他的散,淡.与亚明之比较在于他的厚,拙.与魏紫熙之比较在于他的空,虚.当然老先生不能说,也不会说.民间多出高士,象先生如此身手,如若开口能言,象常人一样交流岂不已大名天下矣.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