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生代艺术”现象的表征

浅谈“新生代艺术”现象的表征

浅谈“新生代艺术”现象的表征

时间:2010-05-20 16:24:43 来源:

>浅谈“新生代艺术”现象的表征

  杨勋
 
1990年代以来,全球化和市场化的飞速进程,以及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中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壮大与发展,也获得了百年现代史中最为清晰的和平崛起的历史机遇。在这样一个非常的历史时期,新生代的艺术家们以更为广阔的视野,敏锐的洞察力,丰富而多变的情感,用多元的艺术表现来寻求一种与时代相切合的表诉,这样的广泛的艺术转化正在形成一种“新生代艺术”现象。
 
在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历史背景下,社会形态发生着强烈的变化,艺术家的创作手法和表现形式也再发生变化。物质主义和消费文化的到来和不匮乏,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和外来文化的渗透,使得我们的新艺术不再背上沉重的历史使命,政治的符号化也已悄然消解,艺术似乎达到了某种真正回归“自我”的纯度,这正是一个“新世纪文化”的表征。而这种个人化的纯艺术并不是脱离于现实之外的,而是艺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的艺术想象。
 
我们的年代是以电脑、数字技术、生物技术为代表的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年代。我们中的很多人是被电视、卡通、图片、影像喂养长大的。在进入艺术创作时,选择我们最熟悉的手段和方式,应该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在新兴的媒介运用上,我们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图像信息的直接挪用,随意的拼贴,电脑的处理等,高科技文化与波普文化广泛渗透在我们的艺术作品中,新媒体与观众的互动也达到前所未有的平凡。在绘画方向的选择上,我们也表现出格外宽容的姿态,尽管都经历了学院教育,都从事架上绘画,但在风格上我们没有统一的识别标记,这恰好显示了在这个信息充斥、图像饱和的时代绘画所面临的境遇。由于孤独的成长环境和经历让我们的文化观,价值观,道德观发生了强烈的变化,而且更加的细分化,造成了我们这一代人无法与前几代人一样能够拥有常人的品性,孤僻、困窘、陌生、暴力、冷漠、自私、胆怯、唯我、懒散等突出明显的个性化品质使他们的行为表现显得与众不同,这也是新生代艺术家的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内在气质。所以在作品的图像呈现上,我们将自我的身体,自我的情绪放在自己的作品里,转化成一个对现实社会做出反应的放大化的自我,是一个完美化,精彩化,偶像化的虚拟形象,再把这样的自我带到一个倾心打造的玄幻的世界里。由于高科技的社会发展,个体和个体之间的距离越来越疏远,因此,新生代艺术家们有个共性:自顾自存在的冷静背后充斥着虚空和不安的情绪。
 
当然,在我看来这是所有新生代艺术家所不能逃避的现实境遇,从而形成的一种浅表的普遍意识。正是这样一个大众文化和消费文化泛滥的时代,大家都积极的参与其中,作品图像的大众化,流行性是大家所热衷于表达的。我也强烈的感受到一种强大的新型文化和文明正在上演,而我也做出了对它的情感转换和艺术选择。对城市边缘性的探究,历史文明的悄然消逝,以对历史图像文化的再认识与重新解构来不断寻找传统文化与我们在这个时代的位置,以及我们这代人身处全球一体化,经济高度发展世界里会做出怎样的本能反应,这可能才是我感兴趣的问题。
 
所以,在我考虑自己应以怎样的艺术方式来做出响应的时候,我选择了一种“另辟蹊径”或许有些“避世”的态度。因此,在我选择的图像里,有远古记忆的历史废墟,也有挑花园式的古代园林,还有自然的山水,假山,花卉等等,只要是跟传统价值文化体系有关的图像都是我所考虑的范围。在翻阅历史图片的过程中,粗略的浏览成为我的一种习惯,慢慢的会发现这些历史景象构成了你对过去、现在、未来的一种联想。历史图像的再观看成分现代人与历史事件交流的唯一方式。从历史图像回到现实景象的时候,你才发现你与它的交流也是格格不入的。当我好几次走进苏州园林时,感觉总是处于一种梦游的状态,你能感觉那样的文化传统是多么的让人神往,它带到某种意境中去,但你的自身感觉永远是漂浮的,虚幻的,当你如梦般惊醒的时候,你会质疑,这是存在于现实中的场景吗?当我再想把自己完全融入到这样一个文人气息的国度里,你才发现自己的成长经验,文化结构,价值体系已经很难去深如理解这样的文化情结了,只是停留在表面的“观看”上面,走马观花式地“看”传统文化和历史图像已经成了我们这代人视觉观看度。在这个“度”里面,越是想看清事物的本像时,你越发现它是个抽象的图案,更像是现实社会里的虚拟代码。出于这样的一种思考下,我在前期的图片准备上用电脑做了一些特别的处理,模仿摄影术中的“曝光”,成为我作品表现的核心。当摄影术的诞生和广泛应用丰富了人们用肉眼观看世界的方式,曝光的技术使物体的呈现在黑暗中更加“清晰”。而今人们对大量图像资源的需求,使得曝光频率大大增加,眼花缭乱的图像随处可得,使单纯的摄像不像以前那样意义深刻,从而显得肤浅,平凡。我作品中“光”的出现也就预示着这样的一种观看态度。“光”是强大的,有了“光”图像才能显现,它可以呈现一种东西,但它也可以消亡一种东西。“光”也是时间,时间有着不可逆转性,时间的力量是可怕的,它会慢慢吞噬一切,强大的“光” 也可让时间停住,在那一刻变成永恒。所以,“光”是我搜寻历史文化的媒介与手段,也是我将这些历史切片定格瞬间的时间机器。在我将图片转化到画布的过程中,我是用传统的九方格的方式来勾勒出图像的外形的,尽量将图像上所有的细节都照搬于画布上,整个绘画的过程就是一个在寻找历史碎片记忆的过程,将所有细节都尽可能的清晰呈现,越是清楚其实越显得抽象,这种真实是一种非真实,虚拟化的真实,所有的环境、物象、细节都是在一个梦幻,鬼魅,隐晦,暧昧的气氛中显影的。当观者参与其中的时候,他们总是先被那强烈而苍白的“光”所吸引,随着光线的散开,物象才会慢慢从画面中显影,当你处于一个中间距离的时候是个全景式的历史切片,但当你越来越近的观看它时,你只是看到一些更为抽象化的线在画面上游走,充斥着整个画面。这个绘画与观看的过程就是我想诉说的我们这一代人在“看”这些传统历史文化时的一种普遍心态。心理的距离是真实存在的。在这个阶段我是扮演着一个客观的打着灯笼搜寻历史记忆的现代人。而在我最近的创作中,我越发觉得我应该参与到其中,做些直接的情绪表达,但也没有说一定是批判还是讴歌,就是一个真实的情绪慢慢在画面中弥漫开来,也是种虚无的状态。历史图像和经典传统文化成了一个大的背景,剧场式的,荒诞的,寓言性的场景出现在我的作品里,动物、人物、工业化时代的混杂,这些可能是我对这样文明冲突的直接的呈现和冲动的反应。
 
上面的表述是我作品形成的一个思考轨迹,整个创作过程也只是我对当下文化所产生的一种细微情绪的表达,并不能完全代表我们这一代人的艺术体验。但我们都在营造一个自然的成长环境,从而来考察出我们成长过程中的真实。新生代艺术家们以一种幻想的,游戏的,隔离的,同时又深思审虑的偏安状态出现。“新生代艺术”现象代表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向前冲力,代表了一种新的精神和冲动,这种状态其实是每个个体寻找自己的成功,每个人为改变自己的生活而进行的努力。我相信新生代艺术家们提供了我们对未来的另类想象及无限的可能性,或许这正预示着一种新艺术趋向的来临。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