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浩文评

张浩文评

张浩文评

时间:2010-07-29 09:10:05 来源:卓克艺术网

资讯 >张浩文评

 

 

回转<融合>前瞻:中国当代美术
        笔、墨自周朝(公元前770—256)出现直至清代(公元1644—1911),一直是中国文人书法和绘画的媒介。黑白两色是最基本的用于山水画的颜色。书法是中国文化的核心,随即绘画的繁荣不可避免地产生了。通过将书法传统与中国笔墨相结合,黑白绘画成为探索当代作品创作的一种方式。尽管张浩的作品运用了精典的书法方法,但他蔑视书法创作中既定的成规。精神和控制的感觉被无拘无束的笔画所替代并被重新诠释,这种新的风格源于西方当代艺术影响。

线•中国当代抽象艺术展   李旭
          张浩受着中国书法和水墨艺术影响的类似学养背景。他把书法点划所构成的微观世界放大为宏观的宇宙,以超然的心态演绎着黑白相生的节奏和旋律。

 

丹山碧水——中德当代艺术作品巡回展    托尔斯滕•罗狄克
         张浩以“幻想未来西湖”命名的画作之二和之三立足于中国书法的传统。他完全用黑墨和白纸作画,并且在每幅画上按照中国传统盖上红印。第一眼看去,作品像是纯粹的书法,同自然或风景没有具体的联系,但正像画题所表达的那样,这种联系仍然是存在的。他的画不把颜色匀开而是由纯粹的、轮廓似的、手写式的线条组成。这些线条时而集聚,时而分解,让人想起差别很大、粗细不同、挥洒自如或者横平竖直的中国字的线条。但与中国字不同的是,通过在作画过程中偶尔产生的不同的点滴和流纹,作画时的动态跃然纸上。这与中国人对书法的理解,即追求至高完美完全不同。这里,西方把绘画作为动态过程的观点相当明显。绘画本身成了自我主题,人们误以为这是接受了非形象绘画的启发。


        在这个意义上,张浩的绘画是很有启发性的。因为从这位艺术家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种源于2000多年前的、以十分现代的方式进行着的继续发展:从最早纯粹形象的中国文字到风景画。这种风景画在张浩那里又变成非常抽象的、具有符号形象的现代“文字”。这种“文字”只是他在多次旅途中所遇到的风景符号。传统与现代在他的水墨画中令人信服地结合在一起了。

 

 

水墨叙事   高名潞
        乍一看,张浩的水墨画好象是书法。他的每一笔也确实是传统书法用笔风格。但是,这些看似汉字的“字”的构架既不是模仿一个字,也不是出于改变书写汉字的目的,就象徐冰的《天书》、谷文达的错别字那样。相反,这些书法的“间架结构”实际上是对现实中张浩所看到的一个场景、一个城市或者一个想象的概括。比如,《中国古城平遥》。把平遥古城的结构和感觉用一个类似书法的结体表现出来。同理,还有《巴黎的一个小街景》、《幻想未来西湖》等等。有时候,这些书法“字”还是纯精神表现性的,比如《现代精神启示》。所以,张浩的“书法水墨画”并不意在抽象文字,也无意于表达文字意义。相反,他们是关于一个具体地方的“纪实”、一个个人想象的故事或这是一个哲理概念的形象再现。总之,是关于叙事再现。

东西对话1    安迪
         张浩把中国的传统画加进了自己新的和当代的内容。他在纸上用墨涂上宽大深黑的线条、墨点和墨块来创作出抽象画面,在二维模子的画面上通过线条的不同表现出了不同的背景。

 


当代艺术中的“文脉”问题    陈孝信


        张浩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个案。他从当时的浙江美术学院毕业后,一直从事现代水墨画的实验性创作,画过《太行行动》、《重温旧梦》、《祈祷者》、《经历》等系列作品,受过西方抽象主义、表现主义、抽象表现主义的影响,还做过观念性的综合材料实验。与此同时,他开始解构传统笔墨,从中抽离出符号性很强的短线(截取钉头和鼠尾,保留其中段),并将“短线布阵”推向了一个极致,一时产生了不小的影响。1996年以后,他开始反省自己所实践的现代水墨画,开始意识到这样去做,至多是一个折中方案,并且走不出西方现代艺术的阴影。于是,他开始调整自己的方向:对传统水墨发展来的各种元素用新眼光、新的观点重新认识,重视技术(笔墨技巧等——引者注)并加以发展,以开创水墨的新视觉世界为突破口,从而创建新的精神世界(《张浩自述》)。后来,他又去了法国,认真地考察了现当代艺术成果和状态。这次考察活动使他更加明确和坚定了自己的创作方向。于是,他一改过去的现代水墨画的思路,而转入超写意水墨艺术的实践,即开始了他建构“中国画版本艺术”的新兴工程。近年来的作品,如《我的故乡》(2004年)、《欧洲之旅》(2003年)等系列,横、竖、长、短、凭感觉自然组合的大笔墨符号极其单纯,又极其深刻,在水墨画领域做到了独一无二。他的近作不但是文脉更加清晰,而且比较彻底地摆脱了西方现当代艺术的影响。当我在前年看到张浩的这批近作时,不仅是感到了兴奋、激动,而且在一瞬间便充满了对中国当代艺术的一份自信心,更看到了一种希望。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