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桦:走回内心

卜桦:走回内心

卜桦:走回内心

时间:2010-10-06 09:41:02 来源:卓克艺术网

评论 >卜桦:走回内心

北京水深


文/老赵

         最近,王泊乔兄传了一组卜桦的《北京水深》新作给我欣赏,我看完,对泊乔说,我想写点什么,泊乔说,准了!于是就写。

        卜桦手下庞杂的艺术角色与龙套们,开始站队了;

       卜桦的艺术画面,具有神性了;

        解构的野蛮丛生,又结构了。

        这些都只是些肤浅的直觉。因为卜桦一边在大画面的作品中,先验地铺设出神性的通道,同时也不忘在其他“小品”中,炫耀别种技能与感触;在“LV森林”作品中,极度繁华而糜烂的物质生活,引诱着一切“姿色VIP”俱乐部的娇娃们,只有面目平凡的人因为被盛宴冷落,才有机会寂寞,由此去回望心灵,而获得精神家园丰盈的某种可能性。这样的切割,已然十分“狠毒”,非“辣手”莫为,卜桦对都市空洞的物质女性是同情,对欲望男性是讽弄,回想卜桦在多部作品中,对欲望本能进行的毫不掩饰的揶揄,和对男性性欲造型的“肆无忌惮”,都超越了性别在艺术创作中的社会性安置,而达成了一股招大力沉的内力流。这常让我想起写《生死场》的萧红,因为能这样坦然面对所有的,在精神上属于超凡,在性格上则是出于老实。

        在动画《LV森林》中,朴实女孩的心灵生活,得到了一晃而过的“北京女孩”的颔首肯定,当然,这个时候的“北京女孩”,也已经具备神性,与一切佛,菩萨,天使一样,有了闪闪的很圆的光晕。北京女孩,从一个观察的角度,转化为一个价值认证主体。

        在新的系列作品中,初看恍若宏大叙事的交响乐,和古典主义宗教绘画中那种盛大而有序的铺陈,与对神格的虔敬,本来就密不透风的版画布局中,雕梁画栋,熠熠发光,你如果理解为京城排场,那也是你的合法权利。

        我一直在想卜桦作品重新神性地结构的原因,说愤青回归社会,这浅薄了;说喧哗归于宁静,这轻薄了;说从对世象的客观陈述到对世界的主观指引,这等于骂人;回想四大名著的内部秩序,《三国》从乱世的枭雄演出,走向一家一统;《水浒》从自在的强盗生活,招安为磕头衣冠;《红楼》从情溢满园,到出家归宁;《西游》从大闹天宫,到西天取经获得正果。看官,这不仅是作者发乎情,止乎礼仪的文化局限,而是其从外部世界走向内心世界的一种醒悟自觉。

        历史只是在变化,而不是在发展,谁能驾驭这其中的多元价值走向?谁能充任看到世界兴灭全程的上帝?这尘世的乱象,这野蛮的丛生,这LV森林,都具备某种合理,他组成了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我们持以批评的姿态,是因为我们信奉某种普世价值,但是我们在信奉的同时,并不能成为一个无限的原教旨主义者,我们只是有限地具备着情怀,正因为这样,善良的我们,同时在当下种种坚硬的真理以外,还留下若干的空间余地,我们不能坚信我们信奉的,就一定是绝对正确的,历史上无数次,因为对现状的不满,而强力改善,得到的都不是理想的结局。我们又怎么指引社会?在所有的出发点上,我们坚定,在各种的预案上,我们徘徊。于是,以艺术介入社会的艺术家,往往返回自己的内心。内心世界,正是最可靠的。世界也许本无价值,人生也许本无价值,但我们可以赋予。

        卜桦以“北京水深”为表征的神性的体现,结构的重组,只缘于内心秩序的驱动,并非改善世界的幻想。同时,一个自由艺术家,永远是孤立寂寞的,她在不断促使自己爆发出新的艺术价值的时候,她也得向自己证明艺术生活本身的神圣性。

 

2010年9月30日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