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江:怀同样心愿者,无别离

许江:怀同样心愿者,无别离

许江:怀同样心愿者,无别离

时间:2010-11-20 10:18:04 来源:雅昌艺术网

评论 >许江:怀同样心愿者,无别离

        吴冠中先生仙逝,引起全社会的关切。众多的悼文,从各个方面寄以深切怀念。有怀念他的卓越的艺术成就;有怀念他孤傲不屈的艺术灵魂;有赞美他的求真处实的顶真精神;有颂扬他淡泊名利的平民本色。吴先生渐行渐远,但他的身形却越显得高大起来。这个真诚的艺术老人仿佛一座高塔,人们瞻仰他,并在不同的方位上感受到被引领和被照亮的意义。

  金秋时节,文化部和浙江省在浙江美术馆举办“东西贯中·吴冠中艺术回顾大展”。这个展览策划之初,曾经与吴先生有过商量,原是要作为给老人庆生的学术礼物,如今却成了众人的一份心灵纪念。展览集中了吴先生毕生捐献给各个美术馆的307件作品。通过这些作品,我们将全面展示他的艺术,梳理他的人生,宣传他的精神,追怀他的不朽灵魂。作为吴先生的母校的代表,在这个画展的作品辑集成册之时,我结合吴先生与中国美术学院学术脉络的血肉情谊,着重谈谈他对林风眠开创的东方艺术复兴之路的高峰性的坚守与拓展。“东西贯中”,这不仅是一种偶合的谐音,更是吴先生纵横一生、融通东西以贯注中国当代绘画的真切写照,是中国美院学脉代代传承、生生不息的特色风采。我努力想说明的是:在一位大师的灵魂深处,有着怎样的一代人的邀约,他们怎样前赴后继地献身于民族文化振兴的历史使命。

  一

  我和吴先生是忘年交。在我和吴先生的所有的接触中,他始终对母校一往情深。他反反复复多次谈到他进入杭州国立艺专的经历。他是由朱德群先生带着参观了当时(1936年)的国立艺专,艺专氛围深深打动了他,他毅然从浙大转学到国立艺专。在艺专他又很快成长为最富于热情和理想的青年。多少年以后,在我们研究吴先生艺术和精神的时候,都一再感受到:吴先生是国美学脉精神的最全面的实践者,他坚守和发展了林风眠开创的东西艺术融合之路,并形成了一代高峰。同时,我们也自问,当时的国立艺专是以怎样的一种氛围来深深地打动了吴先生,并启示了他的精神未来呢?这个答案不能单纯地归于吴先生的铮铮铁骨和个性真情,也不能简单地视为国立艺专对自由创造的重视。我想这里面是有着一种深刻的精神契合的,是有着一种对于创造性灵魂的强烈的邀约的。

  中国美术学院的前身是1928年由蔡元培、林风眠等一代先师创建的国立艺术院。学院创建的学脉思想就是融合中西文化、创造新东方艺术。这一思想的核心是民族文化振兴的使命精神。蔡元培创建国立艺术院是要“以美育代宗教”,用“美的心来唤醒人心”。艺术院当年的学术宗旨是:整理中国艺术,介绍西方艺术,调和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艺术院集中了中国一批最优秀的艺术家,创办艺术社团,出版艺术书刊,重视理论研究,开拓国际视野,以新东方艺术的创造为己任,以“为艺术战”为使命。这些都深深地影响和打动了包括吴先生在内的一代青年。到吴先生进校学习之时,正是抗日救亡最艰苦的时期,学校一再内迁,教学条件和师资状况都很艰难。但吴先生的精神中仍燃烧着创造的火焰。在1938年吴先生代表几位同学从重庆写给远在上海的恩师吴大羽的信中,他满怀激情地写道:“羽师,学校虽换了新环境,但尚不能给生等以‘新生’,此时此地,仍如鲁迅先生所言:‘人是有的,没有声音,寂寞的很。’生等常以火把比拟我师,天天祈望热的到来,确乎这冰冷的沙漠,将冰冻了所有的青年的心灵。”

  上世纪30年代初鲁迅先生曾经热切地关心过这个学校中青年的成长,对年轻的木刻运动给予热情的支持。所以这所学校中有众多的学生崇敬鲁迅先生。吴先生更是将鲁迅先生视为自己一生的精神父亲。他晚年深切地说:“说真话是鲁迅给我的影响,我用几十年的人生去实践这一点。”去年12月,我们去看望吴先生,他还高兴地说:“宜兴绍兴都是兴。鲁迅的故乡在浙江,所以我的艺术故乡也在浙江。”

  吴先生的心中始终燃烧着对祖国、对人民的挚爱。1950年,正在巴黎学习的吴冠中先生毅然选择了回国。在归国后的很长一段时期里,他历经坎坷。对于当时国内的写实主义主流画风来说,他似乎走得有点远;对于西方风行的艺术潮流来说,他却又被认为是缺少先锋风采。这是他真正的“心苦”。但他矢志不移,始终以东方绘画艺术的使命来要求和鞭策自己,坚持做一个有脊梁的中国文人。改革开放之后,吴先生有机会说真话,道真言,他率先提出“形式美”的讨论;以“风筝不断线”来呼唤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以“笔墨等于零”来激起笔墨当随时代的论争;甚至一再提出“改革美协与画院”的呼喊。吴先生始终以一个艺术家的独立人格和不屈意志向社会的积弊挑战。他代表着中国社会的心灵良知,发出文化拯救的呼喊,真切地履行了林风眠那一代人所不可能的思想使命。

        二

  国美学脉的另一特征是会通精神,强调艺术创作与理论研究相通,人品与艺行相通,古今相通,中外相通。这一精神恰是吴先生艺术人生的熠熠亮点。1946年,吴先生参加当时官费留法学习的全国考试。美术史的考题是(一)“试言中国山水画兴于何时盛于何时并说明其原因。”(二)“意大利文艺复兴对后世西洋美术有何影响试略论之。”在两个小时的答卷时间里,吴先生以文言文体例,写下一千七百多字,落笔不凡,文采飞扬,见解卓然,文脉贯通,体现了一个年轻学子罕见的评古论今的昂扬气度和渊源厚重的学问基础,颇具大家之风,这是一份不可多得的“状元”试卷。主考官是陈之佛先生,他曾是国立艺专的校长,吴冠中先生的老师,但他并不知道试卷的作者,只是太喜欢试卷的行文,竟以工整的字体,细心抄录下来。2000年,陈之佛先生逝世多年之后,他的家人发现了这四张写着蝇头小楷的牛边纸,写信征询吴先生,才证实了文章的由来,成为了中国艺坛的一段佳话。这文美,字美,爱才惜才的天下公器之心更美。

  吴先生曾经说自己是吃东西两家饭长大的,既吃过中国的茶饭,也喝过西方的咖啡,最后都要消化在创造的肚肠里。吴先生的艺术融通中西,与林风眠、吴大羽不同,他东寻西觅,寻寻觅觅,战线拉得很长。在中国水墨绘画方面,他力求时代出新,追求时代性;在油画等艺术形式上他戳力创造民族特色,追求民族性,这两方面他都走得很远,但在核心处都秉持中国人特有的“诗意”和“象心”来相通。“象”是中国文化的核心观念,是人心与事物之间的中介。吴先生的艺术赋予“象”以一种写生如写心、写象胜写形的可见可感的内涵,他用他一生的不懈追求来融通中西,交互滋养,贯注中国的当代艺术的复兴。同时他是一位杰出的艺术思者。他一方面将这些思想化作出色的文字;另一方面在艺术上表达和证明这些思想。这使得吴先生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思想隼锐、艺术出新的一代旗手。

  三

  吴先生的艺术重诗性的创造,这恰恰是国美学脉的又一个特征。国美在西湖边,西湖是延绵的山水,是活的传统,是四季的诗。西湖赋予了国美浪漫的诗意。2006年我在北京办个展期间,和吴先生有过一次长谈,他满怀深情地谈到了美,谈到了诗,他说:“我都一直在怀念杭州。现在画价普遍高了,当然是好事,但让我悲哀的是,美少了,描绘多了,技法多了,这些东西是另外一个行当。现在许多美术院校离美越来越远,都往权术上去了,杭州我的母校还得留着美的宗旨。对杭州真正的感情还是希望发扬美的东西,美术,美术,如果美消失了,变成‘术’,那是悲哀。”他还说:“现在我认为一切艺术应该趋向于诗,诗包涵了音乐的境界,文学的内涵这里不是指文学性的绘画,而是指绘画本身所有的诗性内涵。诗是控制艺术的,一切艺术的感人在于诗性的力量。这种诗性又是极朴实的。在初中的时候,我接受丰子恺的作品,觉得有生活情调,有亲切感,进国立艺专后,瞧不起他了,觉得太简单。那么转了一大圈,现在再看丰子恺的画,仍然觉得好的,充满意趣和天趣。丰子恺是大师,大师是慈母,大师是人类灵魂的母亲,他们的作品里永远有亲切动人的东西。”吴先生的这些话,这些关于“诗性”的阐述,是足以让我们长久地深思的。

  吴冠中先生当年毅然选择回国,最核心的原因就在于他怀有一颗深厚的中国的“诗心”。这种“诗心”使得他必须要回归生养的沃土,汲取生命原初的甘泉。这是一种生命的原色,受这种原色濡染的人,别无选择。回国后,吴先生苦苦寻觅。他走遍了神州大地,写名山大川的生机,来养育自己的诗心。八九十年代,他更是在这片生养的大地上,找到了创造的热土,并飞升起东方的诗的激情。新世纪来临,吴冠中更扬起诗和文字的双翼,翱翔在新书写的天空。他不断突破自己,不断开拓新的诗境。吴先生是东方视觉诗坛的圣手。在他的艺术里,充满了东方的诗性品质。这种品质以朴真的色彩来讴歌自然,没有西方当代艺术的聱牙拗口的纠结;这种品质潜含东方诗性的冲淡与悠远,绝无西方艺术谱系中遗传的忧郁症;这种品质让心灵之象葆有意态的清新,而不轻易迈入抽绎繁复的理性谱系之中;这种品质总是带着天地浑茫的些微苦味,而又用诚心将之化育而为满目的春意与生机。这正是世界选择吴冠中的真正原因。

  在这里,我以国美学脉的精神特征为某种学术角度来重新阐说吴冠中先生的人生,重新理解他的艺术思想的诗意,是力图将吴先生的人生放在一个更为广大的历史脉络中来呈现其意义。这种一个人与一条脉络、一条活在今天的脉络之间的摆渡,意在让所含之意更为隽远。德里达曾经说:“人去之时,专名留下。我们能够通过专名来命名、呼唤、援引和指称,但我们知道,那本人,那持专名和所有这些行为独一无二的一端,已再也不能作出回答,而永远只能借助某种东西作出回答。这样的东西被我们不可思议地称作我们的记忆。”今天,我们正是通过这样的展览,重访吴先生的艺术人生,雕塑一面贯通东西以贯注中国当代视象的精神旗帜,并在记忆的聚集中,探明中国当代绘画发展的某种历史命运的踪迹。吴先生不孤独,在他的身上,在他的灵魂深处,有他的师者,他的同伴,还有一代代诸如我辈和他的学生们。

  去年12月,我们赴京看望吴先生。临分别话再见时,他说:“吴大羽先生曾说过,怀同样心愿者,无别离。”此话当长歌,记忆到永远。

  许江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

  2010年8月9日初稿

  2010年10月28日二稿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