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散而神不散”——著名书画家上官会平艺术赏析

“形散而神不散”——著名书画家上官会平艺术赏析

“形散而神不散”——著名书画家上官会平艺术赏析

时间:2011-01-17 14:46:16 来源:

>“形散而神不散”——著名书画家上官会平艺术赏析

□中国美术评论家 李克俭

  中国艺术形态的特性,有一种“通感”之美;诸如,诗、书、画、印,相互融通,相互感知,相辅相生,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书中有印,印中有书,是可谓,诗、书、画、印同源、同宗;再放眼一些,中国最古老的散文,被当代誉之为“包容天文地理人间万象”的经典美文,美就美在“形散而神不散”;晋人陆机在《文赋》中称之谓“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就书画领域而言,可理解为:一个有造诣的书画家,须以“以少总多,情貌无遗”(刘勰语)的笔墨造型,来充分表现其文学、艺术、文化、美学、人生、品格、性情等多种生活积累所形成的独特而高远的“存在性境域”。从这种意义来讲,写诗文难,学书也难,绘画难,玩陶艺更难,而将诗文、书法、绘画、陶艺等艺术融会贯通、玩于鼓掌之间者,可谓难上加难;其中甘苦,当代书画家上官会平最有体悟。       古今书画家专攻独门绝艺而成气候者众,但成“通才”者少。
  “通才”书画家,看起来形“散”,艺“杂”,惟其形散,放开眼界,放开思维,放开手脚……放,要放得开,收,要收的拢。
  这种散文思维,在当代艺术家的创作实践中广为流传、推崇,“形散而神不散”的美学命题,尤为那些“通才”艺术家坚守的审美理念和艺术主旨,从而彰显文化底蕴积淀、学养深厚、视野辽阔、境界高远、气韵生动的艺术风貌。这方面,著名书画家上官会平可算一范儿。
  当代书画家上官会平先生,数十年如一日,对诗、书、画、陶艺孜孜以求,将书法、绘画、陶艺三大艺术空间融会贯通,在这三大领域精耕细作几十年,当作一种经典美文来写作;书、画、陶三类不同的艺术语言和表达形式,在上官会平眼中、心中、手中、笔中无不产生一种“通感”之美;如板桥园中之竹非眼中之竹,眼中之竹非心中之竹,心中之竹非手中之竹,手中之竹又非笔中之竹……艺术之形“散”了去,但艺术之神却始终深深植根于上官心里,上官说“根深才能叶茂”、“厚积才能薄发”、“神聚而不惧形散,形散放飞想象”;八万里风鹏正举,一线牵尽收美景,放开思想,放开思维,放开视野,放开心胸,放开手脚,艺术灵感便可无拘无束,思接千裁载,神游万里;从书法中寻找画感元素,从绘画中寻找书法脱俗,从陶艺中寻找绘画感悟,打开这三大艺术形态之间“壁垒”,体现了现代艺术语言表达的地缘性、交融性、多元性、丰富性、包容性、厚重性。
  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创新是艺术生命力的脉动与传承。艺术家们都明白艺术创新的重要和必要,却往往陷入艺术作品的局部小创新,即绘画语言的创新,守望传统,“进”是进去了,可“出”不来,找不到真正意义上的“自我”创新通路。
  书画家上官会平认为:现代艺术的创新就要有现代思维,跳出固守传统的套路,艺术的生命力应该表现更强、更鲜明时代特性,而艺术思维的多元性,艺术语言的包容性,艺术主题的多义性,艺术形态的多样性,为艺术创新开创一条先河;艺术思维具有开放性,不怕放纵不怕散,坚守“形散”之中的思想之神、立意之神、情感之神、韵味之神、美感之神就是了,抓住这些“神”,艺术创新就有方向和路子,艺术创新之中总会收到诸多“意想不到”的新的感觉、新的语言、新的审美。
  看上官艺术,书法、绘画、陶艺三种艺术形态通识、通感、通才;书法、要五书兼容,以硬笔辅陈,走碑学一路,尤其是隶变、行草之属,表现雄厚、力感、抒情、审美,笔墨是“新”的,是“自己的”。绘画,要“工”与“写”并蓄,“工”中有“写”,“写”中透“工”,无论山水、花鸟、人物,题材多样性,无论什么题材用什么笔墨语言表达,放,能放的开,放的高,放的远,放,能把艺术思维放到大自然,从自然本体中寻找适合自我表现的艺术题材、艺术风格,绘画语言要有“大我”的思想,寻找自然界最能表达画家艺术心声的灵感和生命语言;放的越开,画家心胸越博大,艺术境界越高远,艺术生命力越顽强;收,能收的拢,收的巧,收的美;收,将那些放开、放高、放远的审美思维和绘画形态,用思想之神、立意之神、情感之神、韵味之神收至笔下,将自然之美变为艺术之美,将艺术之美变为生命之美,绘画本体语言在艺术审美中寻求生动、鲜活。
  山水者,亦工亦写,非工非写,真实自然,雄浑天成,境界深远,韵致空灵,气象万千;可谓脱俗于传统文人山水之概念,脱俗于古代山水经典之图谱,脱俗于传统山水语言模式之束缚,把山水画“写”成一篇美到极致的散文,“写”成一首美如纯粹的诗歌,娴熟的笔墨及色彩的妙悟,深深表达了画家心目中的艺术山水,靓丽中含古朴,华滋中寓庄雅,大气磅礴,气韵妖娆,这无疑是一种现代艺术本体的回归。
  花鸟者,写意与抒情相结合,侧重于构图的简约与思想境界的提升,思想主题的表现。花鸟本身题材就“小”,画面也小,但并不能说画境就“小”,格调就“小”,怎么才能使“小”花鸟提升“大境界”?
上官的花鸟技巧是,小题材,大写意,甚至创作一些抽象的花鸟,构图与色彩把玩得如鱼在水,充分释放中国画传统笔墨的自由性、适意性、独特性、抒情性,再注入现代艺术的思想性,这是艺术的生命源泉,也是艺术审美价值。有了思想,画面就有灵魂,有精神,有气质,有个性,有自我,有风采;画面有饱满的情感,就有神采,有韵味,有情趣,有美感。如此,花鸟艺术就有了自然界的生命意识,画面有了灵气,就有生命力的呼唤和审美价值的传达。
  人物者,题材跨度更加开阔,无论是取材古代高士雅集,还是现代都市生活情景,上官的人物画必有自己的思考主题;高士雅集淡化人物生活环境,着重描述人物的生活形态,以及生活形态中的人物情感与精神境界;都市生活节奏的加快,都市生活的沉重挤压,人物形象和生活形态、精神形态都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变形、扭曲;人,只是都市生活中的“附属物”,如《人与车》,这种立意高远、境界深邃、主题鲜明的绘画,文化思潮统领着画家的艺术思维,因而,思维发散,看似形“散”,思想之神始终把握,美在手,神不“散”。
陶艺者,是水土与火的思维,是绘画与雕塑的思维,是具象与抽象的思维,是思想浸润与抒情表达的思维……总之,上官会平已经把开放的思维与形“散”思维释放到极致,把艺术思想和民族审美情感都浇注在这古拙典雅、栩栩如生的陶艺之中,可谓把书法、绘画、陶艺的“通感”运用到极致,臻于艺术巅峰境界;他的代表作品《釉感》,非常真实地诠释了“形散而神不散”的真谛。
  上官会平说:艺术之形不在“散”,而在“散”而能收,“散”而会收;有了“神”,有了美,什么样的思维放开,什么样的艺术形态,在画家目中都是一种快乐的把玩艺术,“神”在眼中,“神”在心中,“神”在笔中,“神”在画中。
 


  作者简介:李克俭,男,中国·武汉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毕业、中国艺术科学院美术学博士、世界教科文组织专家委员会委员、香港《华人美术报》专栏作家,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南创作中心副主任、美术评论家、中国作家。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