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印社2011年春季拍卖会

西泠印社2011年春季拍卖会

西泠印社2011年春季拍卖会

时间:2011-07-06 16:19:25 来源:

拍卖 >西泠印社2011年春季拍卖会

传递文人情怀,体悟生活雅趣

    七月初放,我们奉上西泠春拍,与藏家好友们,一同怀着文人之心,在庭园一隅,或对石怀古,或小酌对饮,或焚香鼓琴,或寄情古画,一起寻找逝去的点点遗迹,探寻文化的风骨与神韵,感受季节的风物诗。此次春拍已于7月2日至3日在上海静安希尔顿酒店二楼大宴会厅巡展,7月13日至15日在杭州浙江世贸中心展览厅预展,7月16日至19日在杭州浙江世贸君澜大饭店三楼世贸厅举槌。届时将推出西泠拍卖第八个具有国内首创意义的“中国首届历代庭园艺术•石雕专场”,进一步融艺术收藏于生活,体现文人雅趣。此外还将呈现“上海世博会321个场馆全套999金印整体专拍”、“西泠印社首届鸡血石专场”、“西泠印社首届中国历代古琴专场”等新专场的佳作,同时也涵盖了中国书画(古代及近现代)、古籍善本、印章砚台、古玩杂件、中国现当代油画雕塑、中国当代玉雕大师作品、典藏普洱茶及茶具、中国陈年名酒等领域的精品,传递文人情怀,体悟生活雅趣。

吴昌硕铭、沈石友藏填海补天铭端砚
铭文:超乎规矩。浑浑噩噩。补天填海不用若。云蒸霞起成著作。戊申八月石友属。俊卿。 印文:缶主人
出版:《沈氏砚林》P76—77,民国时期出版。
13.9×6.5×2.1cm

    庭园作为一种建筑艺术形式存在,有近三千年的历史脉络,由模仿自然山水向寄情文人山水的发展过程中,自宋代步入新的美学境界,到明、清进一步成熟,发展至今,已成为文人生活极为重要的一处所在,体现了文人容纳万有的胸怀。历代名家绘画尤其是明清绘画中常见描述庭园文人雅集的题材,园中赏玩,集置石、叠山、理水、莳花之实境和诗词、书画、琴茶、文玩之雅态为一体,这样的庭园,既是生活的,又是艺术的。继“中国首届历代名砚专场”、“首届当代中国雕塑专场”、“中国首届历代供石专场”、“中国首届西泠印社社员作品专场”、“首届中国明清毛笔专场”、“中国首届18-20世纪东方手工古董毯专场”、“中国首届漫画作品专场”等具有中国首创意义的专场之后,2011年西泠印社春季拍卖会推出“中国首届历代庭园艺术•石雕专场”,共呈现98件拍品,涵盖了宋、元、明、清历代庭园石雕佳构,以石盆、石凳、石桌、抱鼓石为主体,亦汇聚了石狮、蓆镇、赏石等石艺术作品,在“叠山理水”的景境之外,更多地从实用性的角度,以“中国庭园中的石雕文化”这一载体表达“生活的艺术”,去体味一种文明,一种历史,一种新意。

元·汉白玉石狮门墩一对
68×46×135cm

清·汉白玉皇家兽耳海波纹石盆
   太湖石立峰
石盆44×36×15cm
赏石 43×22×17cm
总高 51cm
说明:_论石峰有三面入画即为佳品,此件皇家赏石连盆的太湖石立峰连贯通透,石表凹凸,孔窍涡洞均衡,可谓“玲珑剔透求神似,妙在观者遐想中。”汉白玉石盆也独具特色,盆两侧均有兽头装饰,盆身则雕刻有西洋风的海波纹,极具皇家气派。

上海世博会321个场馆999金印大全
每方重100g    共计重32.1公斤
3*2.8*3.8cm*321

    “高风振千古、印学话西泠。”今春西泠拍卖共有“上海世博会321个场馆全套999金印整体专拍”、“西泠印社首届鸡血石专场”及“近现代名家篆刻”三个专场,堪称一场金石篆刻的盛宴。吴让之、赵之谦、徐三庚、吴昌硕等晚清至民国篆刻大家悉数在列,可谓名家荟萃。佳石映辉,有田黄绝品、上品芙蓉,更有“印石皇后”鸡血石,其余印材皆名品迭出,丰富多彩,蔚为大观。其中,321方上海世博场馆大全印章,全部采用千足金手工打造,使用黄金总量32.1公斤,以世博场馆为印面题材,一印一馆,匠心独运地记录并再现世博恢弘场景,将黄金恒久不变的高贵品质和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印章艺术相融合,集名家创意与创作为一体,值得珍藏。

巴林鸡血石血王摆件
21.8×10.7×18.3cm  4.8kg

田黄石印章一组


    其中有童大年刻田黄石俞凤韶自用印三方,林清卿雕田黄石荷塘宿鹭薄意扁方章(140g),林文举雕田黄石东山报捷薄意摆件(1054g)等。

    田黄石无脉可寻,几无再生,采掘极为艰难,向来得皇家贵胄之喜好。现今,因其价值不菲更为世人争相宝之,在市场上屡创新高。今次西泠春拍又征集到多方田黄石章,每一方都是包浆莹润流丽,气脉高古,雍容华贵,均为不可多得之石中逸品,殊为难得。

赵孟頫(1254~1322)  滚尘马图卷
设色纸本  手卷
著录:1. 《秘殿珠林石渠宝笈合编》《石渠宝笈续编》卷五P1960。
      2.《清高宗御制诗》三集卷七《题赵孟頫画马》。
说明:存清宫装裱。引首为金粟山藏经纸。配有翡翠轴片。
引首:22.6×54.5cm  画心25.5×38cm 

怀  素(725~785)  草书 千字文(宋摹本)
绢本  册页(四十五开选四十二开)
着录:1.《秘殿珠林石渠宝笈合编》《石渠宝笈初编》卷二P833。
      2.《历代著录法书目》P432,朱家溍主编,紫禁城出版社,1997年。
出版:《第二届北京中国文物艺术品国际博览会古代书画展览图录》P4(选八开),北京市文物局、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北京电视台主办。
展览:第二届北京中国文物艺术品国际博览会古代书画展览,北京国际会展中心, 2010年10月22日——10月25日。
说明:明袁忠彻、清内府及爱新觉罗·载铨旧藏
30×14cm×45 

文徵明(1470~1559)  郊原春风图
设色纸本  立轴
说明:吴湖帆题跋。
55×28cm

谢时臣(1487~1567后)  金阊佳丽图
设色绢本  手卷
著录:1.《吴湖帆文稿》P51,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吴湖帆《佞宋词痕》卷一。
       3.《遐庵小品》第三辑,北京出版社,1998年。
       4.《海上收藏世家》P113,上海书店出版社。
刊载:1.《美术报》2004年7月17日第24版,《吴湖帆题跋》
      2.《大公报》2004年四月二十七日,D3版。
      3.《中国典藏》2005年1月第3期P72~80,中国典藏杂志社。
说明:王穉登、吴云、叶恭绰、.吴湖帆题跋。
引首:28.5×116cm  画心:30×285cm   跋文:28.5×110cm  30.5×40cm

陈洪绶(1598~1652)  苏武李陵图
设色绢本  立轴1632年作
出版:《青岛市博物馆藏画集》第三十六图,文物出版社,1991年。说明:1.清金石学家陈介祺题跋、题签,于燕受旧藏。
2.据陈介祺边跋所云上款櫟园为周亮工,后为好事者涂去。 123.5 cm×54cm   

陈洪绶(1598~1652)  寒梅小鸟图
水墨绫本  立轴
说明:1.原上海市委书记王一平旧藏,由其家属提供。
       2.上海博物馆研究员沈剑知题签。
       3.配象牙轴头。
54×29cm

陈洪绶(1598~1652)  公孙轩辕开剪图
设色绢本  立轴
说明:任伯年旧藏,吴昌硕、俞樾、任薰、何维樸等六家题跋。
112×47cm  

    古代书画历来为西泠之重,今年春拍既有著录于《石渠宝笈》中的精品,如赵孟頫《滚尘马图卷》、怀素(款)的《草书千字文》等,亦有吴门画派代表人物的佳作,如文征明《郊原春风图》、谢时臣的《金阊佳丽图卷》等,折射出当时苏州地区众文人喜好雅集交游的盛况。此次西泠拍卖一并征集得三件陈洪绶的重要作品,且多数素昧露面,可谓是古画拍卖中的难得之事。除了《苏武李陵图》和《寒梅小鸟图》之外,《公孙轩辕开剪图轴》取意高古,人物线条流畅,是陈老莲的典型风格。此画曾经是海派画家任伯年的旧藏,裱边除了任伯年题有罕见的漆书,尽是任伯年交往圈中的名士为其所题:任熏、吴昌硕、俞樾、何维朴等等。在整个艺术史的视野之中,王铎的书风无疑更能代表晚明书法的极高成就。西泠拍卖也是与王铎几番有缘,2007年的西泠春拍,正是一件王铎的《草书诗卷》创造了当时明代书法的最高价。此次西泠拍卖又将着重推出一件王铎的重要作品《行书自作诗》,这是现今市场中综合书艺、尺幅、年份、内容等各个方面均可兼得的珍品。八大山人、石涛、髡残、渐江四位清初高僧可谓是明清画史中极具个性的一朵奇葩,因此,他们的画作也理所当然地成为近年来藏界的宠儿。去年西泠秋拍中八大山人的《竹石鸳鸯图》以1.187亿元成交,至今保持着南方艺术品市场的标王地位。确实,流通中可靠的四僧画作稀少,而四僧之间又数髡残之作最为罕见,此次石谿(髡残)的《秋山晴岚图》是西泠古画中最值得力推的作品之一,这应当也是近十几年艺术市场中最惹人瞩目的髡残画作。此画作于康熙元年1662年,是51岁的髡残花了四年时间精心思维的杰构。

石  谿(1612~1693)  秋山晴岚图
设色纸本  立轴
1662年作
说明:1.清乾隆时收藏家陆时化之子陆愚卿、清末陈宝琛、韩斗文旧藏。
      2.马一浮、张宗祥、钟毓龙、高时丰、庞国钧、瞿宣颖、吴谏斋题跋。
      3.庞国钧题签。186.5×40.5cm 

王  铎(1592~1652)  行书 自作诗
绫本  镜片
1645年作
248.5×50cm

    任伯年与他的师友圈几乎可以作为中国近现代绘画史的开端,他们既造就了海派绘画,也为中国人物画、花鸟画塑造了新的分水岭。今年春拍推出的《华祝三多图》不仅是任伯年已知的单件最大尺幅、最具代表性风格的作品,也是在画史的各个方面都可以作为最高成就的巨制。从题材上来说,《华》图是为上海富商方仁高七十大寿所作,“三多”即指多福、多寿、多子,众人常常以寿桃或者其他清供图代替绘之,而任伯年却选用古代典故,把寿星比作古代的帝王尧,这不仅是十九世纪海派文化的产物,更说明了任伯年的绘画天才如何在海派的商业环境中游刃有余。一件伟大的作品总少不了好的来源与引用,《华祝三多图》曾是上海大收藏家钱镜塘的收藏,也是钱家两千多件任伯年画作中最为出彩的一件。此作自1947年即在上海美术馆筹备处展览出版,后又归原中共中央华东局秘书长李宇超所有,期间出版著录不计其数,并曾在2005年创造出中国书画拍卖的最高成交记录,因此,大凡讲述中国近现代绘画史也好,谈及中国艺术市场的发展也好,都恐怕绕不开这件任伯年的皇皇巨作《华祝三多图》。此外,在近现代书画版块中,也囊括了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张大千、傅抱石、林风眠、潘天寿等诸多名家之作,并将推出全新的岭南画派·四大家专场,集中展现关山月、赵少昂、黎雄才、杨善深四位现当代岭南画派领袖人物的画艺。

任伯年(1840~1895)  华祝三多图
设色绢本  镜片
款识:华祝三多图。仰乔先生、封翁大人开八荣庆。伯年任颐写。
钤印:任颐印(白) 任伯年(白)
鉴藏印:数青草堂珍藏(朱) 钱镜塘鉴定任伯年真迹之印(朱) 倚琴楼藏(白) 卢尔德卿
之子张振宇珍藏(朱) 水天一色(朱)
出版:1.《中国近百年名画集》第3图,上海美术馆筹备处编,上海安定珂罗版社1947年影印。
2.《朵云》第4集P184,上海书画出版社,1982年11月。
3.《任伯年—中国名家绘画》,中国书店。
4.《任伯年全集》第五卷封面、第三卷P34、35,人民美术出版社。
5.《华人收藏——京沪收藏家藏品邀请展图目》第56图,上海2010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编。
6.《2006年古董拍卖年鉴•书画》上册封面,湖南美术出版社。
7.《中贸圣佳(十周年)2005春拍中国书画精品展览图录》封面。
8.《第二届北京中国文物艺术品国际博览会古代书画展览图录》P195,北京市文物局、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北京电视台主办。
著录:1.《任伯年年谱》P49、P134,上海书画出版社,1989年。
2.《名家翰墨—任伯年人物画特集》第(28)期P50、P72,香港翰墨轩出版有限公司,1992年。
展览:第二届北京中国文物艺术品国际博览会古代书画展览,展览日期:2010年10月22日——10月25日,北京国际会展中心。
说明:海上著名收藏大家钱镜塘先生旧藏、原中共中央华东局秘书长李宇超旧藏。 清方仰乔上款。 212.5×106.5cm

    唐朝诗人刘长卿有云: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此意境仿佛置身在泛音清美,声色俱佳的古琴声中,巍巍如临、抚一曲流水,品一壶茶香,洋洋清心,在幽雅庭园的衬托下,赏品玩味,感物致情。流传于世的历代古琴中,不少名家旧藏皆是值得珍藏的古董文物,此次“西泠印社首届中国历代古琴专场”就汇集了历代制琴名家的佳构,包括杨宗稷旧藏“松风”琴、査阜西赠张充和宋琴“寒泉(响泉)”、明·潞王中和琴等。

杨宗稷旧藏松风琴
琴名:松风。
刻铭:“忽乎青苹之末而生有极,于怒号万窍而实无。失其荡枝盘叶,霎而胜其枯。风鸣松耶,松鸣风耶。山谷铭。东坡书。”
池内右刻:“明崇祯丙子古吴张睿修重修。”左刻:“九嶷山人再斫。”
龙池左右有杨宗稷的铭文:“松风庚戌春得于厂肆,中题明崇祯丙子古吴张睿修重修,修有金石声。因集东坡松风字名之。后得山谷松风铭,暇时复集坡公书题于池上。良材妙墨天然巧合,非作伪也。壬子祀灶日。九嶷山人杨宗稷识于宣南后二十四琴斋。”

    “典藏普洱茶及茶具专场”中罗列自明时至当代的诸款美品,其丰富程度为近年来所少有。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紫砂茶具专题将承清代合作之风,重点推出若干跨界合作之精品。其中尤以陆俨少绘提供画稿、毛国强制并刻绘的“杜甫诗意花鸟六壶”最为宝贵。名家收藏与展览作品是另一亮点,章以谦藏顾景舟制“合欢壶”可谓精美绝伦。也有收藏级的铁壶,比如一件初代龟文堂波多野正平之上品——兽口双螭龙枣型铁壶,端庄高雅,透着贵族生活之风。

茶一组
    茶品包括杨晋记茶行的乌龙茶,福州马玉记茶行的白茶、华记茶行参展茶、厚生祥茶行的札茶和小种红茶。其中马玉记的白茶荣获当年巴拿马万国会的金牌奖章,宁州茶荣获大奖章。

陆俨少绘毛国强制并刻绘 杜甫诗意花鸟六壶

兽口壶嘴双螭龙提把枣形铁壶
堂号:龟文堂名人初代波多野正平作
年代:距今约170年
高度:20cm
附作者落款原箱
出版:铁壶之最,第54-55页,2008年台湾出版

    文人生活雅趣可谓本届西泠春拍的主题,文房雅玩作为其中的重要部分,除了之前提到的西泠首届中国历代古琴专场之外,还包括了集竹木牙角、玉器珍品于一堂的古玩杂件专场以及山迁草堂藏文房古玩专场。此外,中国现当代油画雕塑专场以中国现代美术的历史承续为主线,寻求自身独立思想与品格,中国当代玉雕大师作品专场以精细的雕工传达崭新的艺术理念,中国陈年名酒专场以佳酿梳理中国酒文化……无一不体现了西泠拍卖将文化、艺术与生活融合的理念与风格。

明清犀角杯一组

清早期·杨玉璇制寿山石雕罗汉像
款识:玉璇
说明:此像由寿山石雕制而成,色彩明艳亮丽,质地油凝润泽,具有脂玉感,包浆醇厚,材质厚实。背面刻阴文“玉璇”款,说明为清初雕刻大师杨玉璇作品。此罗汉圆雕而成,微昂首,内着交领衣,外披袈裟,右手持一串念珠,左手抚于膝盖上,双腿结跏趺坐于编织而成的蒲团座上,法相妙然。面部圆润,眼睛眯缝呈弧形,嘴巴紧合,脸部肌肉松弛,笑容可掬;大耳肥硕,秃额短髯,眉毛清晰可辨,神态闲适。袈裟边缘用纤细线条刻画出连续的缠枝牡丹纹,环绕相续,疏密有致,协调柔和,精美细致。
参考:王殿英,《杨玉璇及其寿山石雕》,《故宫博物院院刊》,1984年1期。
作者简介:杨璇,字玉璇,又名玉玑,福建省漳浦人,明末清初著名玉石雕刻大师。擅长雕刻人物,尤以罗汉、观音最佳,被誉为绝技,曾于康熙时期供奉内廷。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高兆的《观石录》,清初著名的经学家、文学家毛奇龄的《后观石录》都对杨玉璇的石雕作品给予高度的评价。
高:7cm 重:1001g

青史香尘
作者: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中国玉石雕刻大师 吴德升
材质:新疆和田籽料
规格:貂蝉 145×58×35mm 248g 昭君 146×55×31mm 278g 西施 136×50×38mm 237g  玉环 135×56×38mm 326g
获奖:2007年中国玉石雕刻“天工奖” 金奖
出版:《2007中国玉雕.石雕作品“天工奖”典藏集》p10 地质出版社 2008
说明:海上玉雕“罗汉三杰”之一的吴德升以人对象见长,通过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的手法,利用弧线、曲面来表达女性的柔美、妩媚,几乎已经成为他仕女题材典型风格的标识。他女性题材的作品均以优美的构图、准确的造型、流畅的线条体现出东方仕女娴静优雅的气质与特有的美、给人留下新颖美妙、意味深长的感受。《青史香尘》摆件,以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为题,拜月貂蝉清纯中之坚毅、出塞昭君柔弱中之英气、醉酒贵妃慵懒中之风韵、浣纱西施羞涩中之秀美,皆以对体态的描绘而表露无遗。自古写形易而传神难,大师能传古人之神,千载之下,得睹佳人风姿,似有暗香一缕,透过岁月之帘,悠然而至,自是技与艺皆已臻化境。盛名之下,果无虚士。

刘炜(b.1965) NO SMOKING—风景
布面  油画
1998年作
展览:“刘炜‘花儿’册页/纸上作品展”,Urs Meile画廊,卢塞恩,瑞士,2004年。
130×150cm

1959年2月3日产土陶瓶茅台酒数量:3瓶
度数:约54%
容量:540ml
生产日期:1959年2月3日

西泠印社2011春季拍卖会
上海巡展
2011年7月2-3日    上海静安希尔顿酒店二楼大宴会厅-上海市华山路250号
杭州预展
2011年7月13-15日         浙江世界贸易中心展览厅-杭州市曙光路122号
杭州拍卖
2011年7月16-19日        浙江世贸君澜大饭店三楼世贸厅-杭州市曙光路122号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