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与隐喻:陈红波的实验水墨画

陌生与隐喻:陈红波的实验水墨画

陌生与隐喻:陈红波的实验水墨画

时间:2011-07-26 16:19:37 来源:

>陌生与隐喻:陈红波的实验水墨画

      陈红波要出他的个人画册,我替他感到高兴,出的还是实验水墨画册,这让我觉这本画册的意义非同一般。陈红波毕业于深圳大学,毕业后工作在深圳,算得上是深圳自己培养出来的艺术家。他的这些作品全都创作于深圳,画册出版更是基于他工作的学校对他的艺术追求和对现代美术教育的重视。学校把陈红波的现代水墨作品集结出版只是事情的一部分,接下来还要在学校建立实验水墨工作室,让学生从小接触和学习现代水墨艺术,这种眼光与胆识的确令人欣佩。将这些相互关联的内容综合起来,深圳这个年轻的现代化城市在文化艺术与学校教育上的现代性、开放性,一下子就变得直观和生动起来。

      实验水墨在今天是一个时髦与流行的词语,实验水墨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曾是中国新时期美术中的另类,它的生存处境一度十分艰难。在文化虚无主义者看来,在一个世界一体化的格局里,有没有中国现代艺术无所谓,有没有中国现代水墨更不是个问题。传统保守者又是另一番陈词滥调,宣称传统笔墨规范神圣不可侵犯,以此为口矢抵毁实验水墨,说它偏离了传统,剥夺它参展发表的权利。实验水墨认为,如果一个现代化的实现一定是以牺牲本土文化为代价的,那这样的现代化一定不是好东西,坚信水墨艺术的现代化转型是一个可以实现的理想。而传统的生命力在发展与创新,既成的笔墨规范是古人的创造,既便我们的传统对之是不敢越雷池一步,但历代如此并不证明就得永远如此,实验水墨画家就是要通过自己的创造,证明水墨语言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实验水墨的文化价值与前卫性正是因为所针对的问题而被人所认识。

      陈红波在大学期间接触到实验水墨,基于对实验水墨的认识,毕业之后便开始实验水墨画的创作,从陈红波的作品中可以看到,那些水墨表情根本上是出自于水墨媒介自身固有的质性,而这些可能出现的表情依那些因循守旧的管见是没法发现的,由此陈红波找到了使用水墨媒材的现代路径。

      但仅凭新技法与奇异的效果并不能证明是现代水墨,弄不好可能只是杂耍。现代水墨是以它针对的问题确立自己的价值与意义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是问题决定了艺术家的表达,或者说,表达的方式本身就是针对问题的态度。陈红波用烧灼的痕迹对话水墨的流动,用生硬的拼贴对话幻变的墨晕,用刻意的形符对话随意的渍迹,这所有的对话里,埋伏的诡秘让人茫然无知。突兀的古纹饰残片,隐隐约约的新闻断章,骚动拥挤的球体,来路不明的人形,在他画里语焉不详都成了谜语。陌生、混乱、无序让人感觉不安。恰恰就是这不安,成了陈红波作品显著的个人风格与特点。混乱的激情下面的焦虑与不安,实则源自于现代化快速发展带给人的失重感与无所适从,在我看来这正是陈红波睿智之处,他用一种陌生与隐喻方法,对这个快速现代化的进程发表了他个人的看法。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