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探源—中国古代雕塑专业学术考察(二)

西北探源—中国古代雕塑专业学术考察(二)

西北探源—中国古代雕塑专业学术考察(二)

时间:2011-12-06 17:24:44 来源:

>西北探源—中国古代雕塑专业学术考察(二)

        西北初秋,色彩次第斑斓。9月24日,吴雅琳教授率雕塑系研究生彭程,远洋、振伟、玉科、锦驹、小雄以及、丽莹、南豪和英元等专业人员,赴晋,陇、秦等地进行第二次西北专业学术考察。此行是继去年“中国传统人物造像”课题的拓展和延伸。吴老师预期此行收获,如西北之秋,丰硕且多彩多姿。 
        第一站,大家故地重游,又到太原。晋地是我国地面文物占最多的省份,博物馆馆藏雕塑依然如旧,但巧遇荆楚文化精品等展,林林总总,让大家着实赞叹了一番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和广博。   
        第二天,坐上填满行旅的小面包车,师徒直赴晋北五台县,专寻慕名已久的唐代佛光寺和南禅寺。相传寺中造像精美,堪称珍品。70年前梁思诚先生对此就专有著述。然一经面对,发现造像虽众,品优者了了。是后世重彩重塑?抑或其他?去年考察晋中唐代青莲寺,其彩塑也颇缺生气。是庙宇唐塑,不及石窟造像?抑或其他?个中原委,尚待论证。失望中,意外在住所附近发现一破败寺庙,尘封中的彩塑和墙上壁画颇见功力。原来此乃建于元代的广济寺,清重修,现虽已列入国家文物保护单位,但财政上尚无能顾及。呈上二百元香火钱,赶紧抢拍这被世人遗忘了的造像,这批朴实,写真的佛教人物,很有地方特色,借着昏暗余光,资料收集完毕,众人感慨唏嘘而返。 
        因行程紧密,26日星夜直赴古都大同。现已冠名中国雕塑之都的大同市,政府打造文化名片,此时正与中国美协合办国际雕塑双年展和全国高校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作品展。该活动总策划正是中国美协雕塑艺委会主任、我院院长黎明教授。展览邀请了国内外活跃的雕塑艺术家,我系林国耀.吴雅琳.杨小桦.陈宏践4位老师也获邀参加。展览作品数量众多,面貌丰富。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下,我们跟着吴老师参加学术研讨,参观展览,考察窟.寺,收益甚丰。   
        隔天,前往云冈石窟。石窟开凿距今一千五百余年,该窟以其佛教造像雕刻上的磅礴气势与洞窟光源特殊的设置而充满神性,苍茫之武周山,历经万年风沙侵蚀,给人带来凄怆之感;魏晋纷争之乱世,又给后世留下悲悯基调。凭吊窟外被飞沙侵蚀的巨柱,让人更加感怀无情流逝的时光。 
        当我们置身窟中,造像的朴实劲键,浑然一体,让人真切地感受到北方艺术的大气。佛最大有17米之巨,最小不足盈寸。巨佛给人以压迫之感,让人产生强烈的敬畏之心以至形成强大的精神依托。中小型造像清秀俊美,是“秀骨清像”的源头。飞天作为歌乐神的化身,姿态生动,形体饱满,借助流畅的阴刻线,在窟中恣意翻飞,正是:窟顶有莲花。四角争翱翔。大家在窟中流连忘返,均认为云冈石窟被评为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实不为过。 
        大同之旅,当地政府部门还为我们考察寺庙提供了便利。同学们既节省了门票费用,还能从容拍照收集资料,这可是我们一路上得到的最高礼遇。 
        市区的华严.善化二寺均建于辽、金时期,其彩塑精美绝伦,除了色彩略褪,其余都保存完好。善化寺的功德天,被塑造成东方纯洁和智慧的女性一一神情淡定,体态端庄,是一件非常难得的艺术珍品。  
        国庆节当天,一架小飞机载着我们飞向祁连山脉,飞向黄河唯一穿越的城市甘肃兰州。是日中午,著名女雕塑家何鄂老师盛情宴请大家,在她的雕塑院,与我们促膝长谈,品读她的作品、分享她的艺术人生,大家其乐也融融。晚上在马大胡子餐厅咀嚼膻味的烤羊肉。连续数天日夜兼程,大家也累了,饭毕回“7天”休息,一觉醒来,天已大亮,马不停蹄,前往炳灵石窟和甘肃省博物馆。 
        炳灵寺石窟坐落于刘家峡水库上游,大家登上快艇,只见前方烟波浩渺,一碧万顷。沿途山色,因其丹霞地貌而尽显雄美奇特,壁立千仞、怪石突兀。群峰放眼望去,一如宋人山水,有笔法雄浑,墨气清润之感,再往前望,更见小斧劈皴现雷霆万钧之势。我们乘风破浪,一路观看动感江山万里图卷,深切体会到古代北方山水画家的艺术灵感也是源于生活。 
        登临炳灵石窟,用广美开具的介绍信购得半票,其余与游人同,特窟对我们关闭着。草草走了一圈,没有震撼,也没有感动。  
        10月3日,我们身背行囊,头顶烈日,终于抵达那让每一个从艺者魂牵梦萦的艺术圣地一一敦煌。当踏上这片热土,走在一望无垠的戈壁滩上,才真正体会到西北的大漠孤烟和长河落日,才能感受到她的包容,她的宽广,她的深邃与无拘无束!  
        原来我们对莫高窟的认识,只是停留在文字和影像之中,从来没有这样近距离的接触。而当我们身临其境,才真正感受到这种传统艺术的气场,触及到莫高窟的灵魂深处,感受到当时开凿者的虔敬之心。 
        莫高窟的彩塑很多都被后代重塑重描,已失却原有风采,但令人难忘的,有45窟唐代造像。此窟按一佛,两弟子、两菩萨、两天王、两力士,是典型的唐代佛龛布局。在正襟危坐,平和慈悲的主尊左侧,伴有颖悟的年少弟子阿难,秀外慧中的菩萨,威武的金刚和微笑的力士。唐194窟,基本布局也与前同。但该窟的菩萨最值品读,形态极富韵味。头.胸.腹.臀的起伏均温婉合度,体现出东方女性的恬静和灵动。何鄂老师回忆当年她临摹时,也以“线条圆润饱满流畅,灵气十足;仿佛能从塑像中体会到呼吸、感受到体温”来进行描述。莫高窟最令人激动的当属壁画了,其内容之丰富、画面只瑰丽,众生灵之生命律动,莫不让我们激动得连连称奇叫绝。置身黑暗窟中,举着电筒,屏住呼吸,大家能感受到千百年前先人以其炽烈的情感和虔诚敬畏之心去表达灵魂深处的挚爱与真诚。 
        此次敦煌之行,幸有何老师的鼎力襄助和敦煌研究院樊锦诗院长的支持,使我们得有机会在多个特窟中潜心临摹和研究。
        告别神奇莫高窟,我们一路风尘,午夜抵达天水,靠着行旅打了个瞌睡,清晨,又抖擞精神,前往麦积山石窟。 
        细雨霏霏,山色空朦,大家恣意漫步,感受着自然生态的原始生命力,品味着西北初秋红绿相映的意趣。拾级而上,山上窟内造像的精彩,让吴老师忘记了对千仞高山的奋力攀登之艰辛。该山造像审美趣味独树一帜,菩萨、沙弥仿佛邻家儿女,与其它石窟追求神性的不同,应该就是此窟所体现出来的入世价值了。 
        前后二次西北之行,已把我国的六大石窟和最具代表性的山西古代彩塑作了系统的梳理与初步的研究,通过对唐代之后的十几座寺庙和博物馆中彩塑的考察,吴老师对相关雕塑史中某些内容的观点提出了自己不同的见解并要求我们关注和独立思考。回来后,我们会围绕这些问题,作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和探讨。 
        此次西北探源,历十五天,行数千公里,专业资料照片收集万余张,撰写学术报告2万余言。除此之外,我们还真切体验到古代艺术家治艺的真诚态度和非凡的创造力。在品读每一尊造像时,大家都可以感受到先人虔敬地用心。正如吴老师经常教导我们的:“对待艺术的态度必须象建造石窟的先人一样怀有虔敬之心,只有这样才能够把作品做到极致。从事艺术必须重视创造,有创造力的作品才具有艺术价值、才具有历史意义。”我们应该在今后的人生和学习中注重创造力的培养,现在的继承是为了将来的发展,温故是为了知新。通过研究我们的传统艺术,才能创造出更具中国特色的当代艺术作品。 
        此行收获颇丰,如眼前西北的秋林,丰富饱满且色彩斑斓!

        细雨霏霏,山色空朦,大家恣意漫步,感受着自然生态的原始生命力,品味着西北初秋红绿相映的意趣。

        我们身背行囊,头顶烈日,终于抵达那让每一个从艺者魂牵梦萦的艺术圣地一一敦煌。

        一如宋人山水,有笔法雄浑,墨气清润之感,再往前望,更见小斧劈皴现雷霆万钧之势。

        吴老师对相关雕塑史中某些内容的观点提出了自己不同的见解并要求我们关注和独立思考。

        意外在住所附近发现一破败寺庙,尘封中的彩塑和墙上壁画颇见功力。原来此乃建于元代的广济寺。

        该活动总策划正是中国美协雕塑艺委会主任、我院院长黎明教授。

        大同善化寺的功德天,被塑造成东方纯洁和智慧的女性一一神情淡定,体态端庄,是一件非常难得的艺术珍品。

 

2011年10月30日
吴雅琳导师工作室供稿
文字素材:游玉科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