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形莫善于塑——读雕塑家吴雅琳作品小记

存形莫善于塑——读雕塑家吴雅琳作品小记

存形莫善于塑——读雕塑家吴雅琳作品小记

时间:2011-12-07 10:48:42 来源:

>存形莫善于塑——读雕塑家吴雅琳作品小记

        西晋陆机有云:“存形莫善于画”,将绘画看作是留存形象最好的方式。在欣赏过吴雅琳近期的肖像作品后,不禁会对这位大文豪的话加以改造——“存形莫善于塑”。   

        为名人塑像历来是对雕塑家最大的考验,既为名人,当然是大众所熟知的,其音容笑貌已印刻在人们的记忆中,每个人在评判塑像的成败时,都会用一个最朴素也最严苛的标准——像与不像。何谓“像”?仍然借用古人的话,就是“以形写神”、“形神兼备”,这也是中国人物造型艺术的最高审美境界。吴雅琳的一系列肖像创作即是对人物形与神的准确领会与表现,从大的布局、动势到五官、手、衣纹等细节处理,无不围绕对主体形与神的呼应与关照,国学大师的气度、科学家的深邃、医者的沉静、世界冠军的果敢,都自然地流露于嘴角、眉间,形具而神生,形现而神足,二者浑然一体,毫无刻意雕琢的痕迹,这不仅仅是技艺的精湛,更是雕塑家综合素养的体现,所谓“有技无心则匠,有心无技则妄”。   

        西方雕塑讲求造型准确,东方审美强调迁想妙得,能将二者结合便可创作出形神兼备之佳作。扎实的学院训练、深厚的人文积淀、丰富的人生阅历,这几方面的因素集于一身,是吴雅琳创作出一个又一个肖像经典之作的源泉。在深谙西方雕塑技艺与东方形神理论的基础上,她的肖像艺术是一个由“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的创作过程,红线女艺术形象的丝丝入扣,江门29名院士像的情神各异,都是这样的“传神写照”之作。   吴雅琳出生于汕头名医之家,儿时便抱定当艺术家的志向。由于出身的原因,文革期间便有了许多遭遇,切身体会到“哀莫大于失学”,但那时的她有着一般女孩少有的坚韧,对理想矢志不渝,恢复高考后,一路过关斩将,考取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文革十年的磨砺,正是她日后艺术道路上的一笔财富,毕竟阅尽世间炎凉、参透人生百态,是一个成熟艺术家所必须的,这也使得她在进行创作时对人物的分析和把握更为精准和炼达。   

        美术学院的学生生活使她真正步入了西方造型艺术的殿堂,中山大学、电影学院的理论学习和26年美院的教学生涯,又让她在雕塑家的艺术气质中保有一份学者的理性与睿智。由于家学的熏染,吴雅琳一直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极深的情愫,尤其对古诗词有着较高的造诣,这在中国当代的雕塑家中是不多见的。多年的研习和修养令她能够创作出“以诗入塑”的文人雕塑,对传统精神的自觉领悟与追求,使得她的作品自然流淌出诗意。从最初探索形式语言的《一韵知秋》、《海上升明月》,到表现古代文人先哲情怀的写意作品《魏武剑斩风浪》、《东坡情寄沧海》等,诗的题目、诗的意境与雕塑的体积和空间语言相和谐,似乎也已自成一格。   

        面对吴雅琳的这些雕塑作品,我们说“存形莫善于塑”则毫不为过!      

(作者系山东大学博士韩小囡)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