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重庆艺术家采访提要(国家美术)

四川重庆艺术家采访提要(国家美术)

四川重庆艺术家采访提要(国家美术)

时间:2012-02-28 10:37:04 来源:

>四川重庆艺术家采访提要(国家美术)

        1、上世纪80年代被誉为“伤痕”画派的艺术家群体诞生于重庆,他们影响了当时全国油画的发展。在当代艺术领域重庆艺术家更是引领风骚,重庆在艺术领域是不是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优势是肯定有的,但得从两方面来看,所谓的优势能够给予现在的年轻艺术家很多外界的关注,但也是一种心理上的障碍,新一代艺术家不能延用前辈艺术家的艺术经验,我们只有以自己对这个时代的独特表达才能吸引更多的眼光。重庆本土市民如能更多的关注本土的艺术家,那它真正的优势会得到更大化的体现。

        2、重庆作为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历史文化名城,还有美术界的名校四川美院,这一切对重庆艺术家都有着怎样的影响?
        每一个城市的文化和环境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艺术家。重庆的地理位置是很特殊的,它是大西南最为重要的直辖市,巴蜀的文化底蕴也是很明显,但它跟外界的交换讯息其实并不是太发达,这可能跟重庆的地形和常年气候有很大关系,盆地作为相对隐蔽的地势形态,再加上一年四季潮湿而阴郁的天气,或多或少会对重庆艺术家的心理造成一种影响。在我看来,这样的影响反而是反面的,强烈而鲜明的视觉效果在很多重庆艺术家的作品里得到很好的体现,这可能正是一种内心的反抗和需要,希望能以相对快捷的表达方式跟外界产生互动效应!另一方面,川美的优势在于:它建立起了一个相当自由的教育体系,而川美所处地——黄桷坪,正好又是一个中国小城镇文化的缩影,各种鲜活的市井文化和平民化生活给川美艺术家的创作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刺激感受。这些种种因素的结合都会对重庆艺术家有着跟其它地方艺术家完全不一样的影响!

        3、重庆的艺术家群相对集中,艺术人才的本土培养能力也很强,是否这样?
        是,这还是跟大部分川美出来的艺术家有很大的关系。大家从学院毕业以后都会依附在学院周围寻找创作和居住的空间,川美起着一个保护伞的作用,若是离开这个大的保护伞就会失去很多被关注和相互交流的机会。本土培养能力强是因为师生之间没有明显的代沟,川美老师给学生了一个非常自由的创作空间而且会很好的引导学生朝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发展,再加上四川和重庆艺术家有个很好的传承血统,榜样的力量造成了有很多新生力量的不断涌现。

        4、是什么原因造成不少重庆艺术家作品的销售和收藏群大多都在外地?
        这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重庆好比一个“生产基地”,而北京,上海以及国外确是一个‘秀场”和‘产销平台”。这是因为重庆自身的文化底蕴还不太够,它更像是一个码头文化,本地媒体对艺术的关注度也很低,好的艺术机构和美术馆几乎没有。这些都造成了广大市民老百姓缺少对艺术的理解,整体艺术鉴赏力平乏。这是一个整个中国都需要慢慢解决的艺术基础教育和普及的问题!这样的现象是跟重庆的地理位置及其不匹配的,所以会造成重庆艺术家的作品呈现“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尴尬局面。

        5、请你谈谈重庆当代艺术发展的现况和你对当代艺术市场发展前景的看法?
        重庆当代艺术的形态还是比较单一化,跟外界的交流,互动还是比较少,包容性相对不是那么强!可能是绘画作为四川艺术的强项太过强势,造成了作品形式除了绘画以外的其它形态都很难生存。但川美已经在为改变这样的局面而做出了很多努力!我们需要给更多其它形态的艺术腾出空间,给予更多的关注,建立一个更为国际化的交流平台!而年轻艺术家则需要摒弃受前辈优秀艺术家的影响,市场的影响,从自身感悟出发,创造出自己的艺术,这样才能让血脉得以传承!
        当代艺术的市场不是我们艺术家能左右的,也无法左右。但我能明显感到现在的中国当代艺术受到很多人的质疑,这种质疑不是不无道理的。重塑这样的信心很重要!艺术家只能用真诚来对待艺术,来不得半点虚假。

        6、你目前正从事怎样的创作?你在创作时是要表达一个什么样的感受?
        我的兴趣点是对于被现实虚化甚至被边缘化的文化现象的再提示!现阶段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景象的一种再观看,再认识,从解构到重建的过程。当大家在看到我的作品的时候希望能造成一种梦游的状态,这种状态是对传统文化的主观想象,它们在我们这一代人心中是既真实存在又虚无缥缈。所以我需要用打着灯笼的方式去搜寻我与它们之间的坐标关系!

        7、请谈谈你在艺术创作中的趣事。
        很难有趣事,因为从图片转为绘画的过程中我是不带丝毫情绪的,只是客观呈现。唯一的趣事,可能是大部分人在看我作品的印刷资料时会认为我的作品不是绘画而是摄影,这正是我要表达的绘画与摄影之间的临界点,它永远是一个无法找到正确辨识的矛盾点。

        8、你觉得艺术家是否必须具有社会责任感?
        不同艺术家,他们的艺术形式是各种各样的,所以作品内容所传达的意义也是不一样的。艺术家个体经验的不同造成了他们所关心和感兴趣的艺术点也不一样,无论是怎样的艺术形式,优秀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都是社会对于艺术家的一种启示,艺术家再根据这种感受来进行艺术转化,无论它是浅表或深层。

        9、每个艺术家有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方式、创作方式等等,你能谈谈你自己的吗?
        自由很重要,但也很难!自由是艺术的基础!

        10、你对中国的“艺术圈”现状有什么看法?
我认为自由度还是不够,很多人还是依附在一个固有的圈子里面进行活动,打破这种规范,跨界间的合作是有必要的。

        11、你是怎样理解当代艺术以及当代艺术市场?
        当代艺术还是一门视觉艺术,感官的重建对社会现实的推动是当代艺术的价值。当代艺术市场目前来看还在不断地摸索中,需要更加的规范和建立一个庞大的价值体系及规则,慢慢来很重要,千万不能超之过急!

        12、你眼中最优秀的当代艺术作品是怎么样的,它需要具备那些元素?
        它必须是原创,这种原创一定是艺术家独特而独立的思想感悟,用最恰当的艺术表现方式来进行转化的当代艺术品。滞后感在优秀的作品中体现也很明显!它代表着它那个时代,并暗示着未来!

        13、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当代艺术必须改变现状,改变对资本谄媚的状况,研究传承与创新,确立新的价值与信仰,对此你有何看法?
        首先,你要相信资本的力量,有了资本才能实现更多的艺术梦想。其实资本和艺术永远是分不开的,就像政治和艺术一样,艺术的本质是不需要资本的,反而是资本需要艺术,艺术成为资本的一种延伸媒介。所以我们不能单一而偏执的来理解这个问题。其次,现在来看研究传承与创新确实成为了我们当下应该重视的问题,前三十年的中国当代艺术会有效仿西方艺术经验的嫌疑,受西方话语权影响很严重,再加上经济危机对中国当代艺术的考验,很多艺术家转为从本土的文化和中国传统中吸取养分,来重新剖析和建构自己的新艺术,这或多或少是值得庆幸的!
  
        14、对2011年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你有何预测?
        我自己感觉可能会有一些新艺术现象的出现,并越来越成为一股新风潮。当代艺术在中国会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微博的广泛运用会让艺术变得越来越平民化。2011年将是重塑中国当代艺术信心的关键年!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