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徐豪人物画作品

专家点评徐豪人物画作品

专家点评徐豪人物画作品

时间:2012-04-26 09:16:37 来源:

>专家点评徐豪人物画作品

杜大恺:
        我曾说名字或有隐喻,徐豪的画就如他的名字,豪壮旷达,有力量,充满张力,与时下习见的柔靡单薄、近于病态的画中形象不同。其作品用笔用色大气,构成感、形式感强,绘画语言独特,国内用水墨直接写生有此表现的不多。
        我跟徐豪最初认识是在中国国家画院高研班,后来他做清华美院访问学者。我认识徐豪,知道他原来是画花鸟画的,不是画人物画的,在这么短的几年中,能够有今天大家看到让人非常感动的人物画作品,实在是不容易的。
        在2009年“心迹·墨象”徐豪个展中,从筹备伊始到作品展出,其过程无疑于经验一场炼狱,因此,我对徐豪的胆识表示敬意。
        看自己要看出长短,因而有取舍;看世界要看出清浊,因而贴近时势。艺术一方面十分的个人化,另一方面又十分的世俗化,对于艺术,所谓成功即意味着在这两方面获得平衡,但这些说说容易,真正践履且臻于完美者,诚亦寥寥,这对于艺术家,近于宿命。
        这几年,徐豪极刻苦,孜孜于蚌埠与北京之间,画得多,想得亦多,日有精进,朋友间说起来都是啧啧称赞的。
        我觉得既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画家,在他们创作演进中也会突然有一种江郎才尽的感觉,创作处于一种僵化的状况。目前,我们看到中国画家对中国画的发展,在资源拓展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过去我们常常把设计和绘画对立起来,把它们之间划清界限,看到徐豪的画,我们可以看到,21世纪面对一个城市环境以及使用各种各样的物品,他们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影响力,这样的互动的关系,今天有这么大的成就,他们常常对设计有很好的研究。
        我觉得徐豪获得这样的成绩主要来源于他的勤奋,中国人物画进入21世纪以后,特别是对绘画语言的突破,像徐豪这样中青年画家都在做卓有成效的探索。从徐豪的作品,看到他探索的轨迹,中国人物画不是一个不可超越的状态,一个巅峰的状态,非常期待徐豪包括像徐豪这样的中青年画家,在今后的创作中间,为中国人物画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每位艺术家在他的一生中,题材都有倾向性,特别是在一个人一生中某个时期,特别关注某一方面,徐豪在这方面表现的比较突出。
        中国画以人物论,近代以来,徐悲鸿、蒋兆和之后似乎一直处于步履蹒跚的状态,近几年始有极个别年富力强者锐意突围,令人刮目相看,但就一个时代的祈翼言之,仍不免侷促之感,亦如中国文化其整体地转型仍处于破局之中,这几乎已成为共识,中国画亦为这一格局所囿,徐豪身在其中,希望能“只缘身在此山中”,得“识庐山真面目”。
        徐豪的努力是很自觉的,我赞赏他的选择,倘若他能坚持他的勤勉,他的未来会有奇迹!

张江舟: 
        徐豪先生是从花鸟画转过来的,我非常感兴趣,在中国画界,从人物画改为花鸟的多,而从花鸟转向人物画比较少,这也是中国人物画界存在的一种现象。
        看徐豪先生作品,我有两点感言。首先,在他的作品中,一是显示了年青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再一点是文化责任感。从他的绘画体裁上看,他的涉猎面很宽,比如他有表现抗震救灾的画面,有表现女兵训练生活的场面,还有藏族少数民族生活、大量都市的作品,可以看到他对社会各个层面的关注。说他的文化责任感,主要从他的作品中看出他有深厚的传统功底,看出他的笔墨样式的多样性,有对传统人物画的文脉关系,但他又不像有的青年画家那样停留在传统的笔墨上,而对现实漠视。
        在语言建构上,他的语言是自觉的,他有自己的思考,他对文化责任感表现出对中国人物画进步的责任。中国画有非常好的传统,中国人物画一代代传承下来,是靠一代代人的努力,这也是中国人物画经久不衰的原因所在。从徐豪先生的画作中,可以看出他有不同于他人、不同于前人、不同于当代人的样式。徐豪先生教过设计,教过摄影、花鸟画,从艺经历对他而言是一笔非常好的财源,他一定能搞出不同于前人、他人和当代人的样式。
        首先徐豪先生的绘画语言是自觉的。他的语言探索是为传达他的主题,表现人的精神需要。笔墨方式具有当代感,虽然还不是很成熟,但是他自觉地运用于绘画创作中,中国画的笔墨有几千年的历史,语言的表达方式符合于表现形态的需要。徐豪的都市人物、西藏题材等创作,他自觉运用多样的绘画语言,传达他的艺术精神,他的都市人物,有较强的当代感,在语言的运用上很自觉,找到了适合当代人审美需要的方式。
        徐豪是一位非常优秀的画家,他的中国画人物作品不仅展现出深厚的传统功力,而且有深刻的当代性。我们从徐豪的画中感受到徐豪是一个非常有社会责任感和文化责任感的画家。他的绘画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融入了大量具有当代人的、文人化的审判情感。目前在一些青年画家中,出现一种萎靡、退缩、不健康的人物形象,而从徐豪画展来看,整体体现了人的精神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沿续和弘扬。

郭晓川:
        中国画的发展非常大,现在发展面临的是一个创新问题,首先是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撞击,从近现代来看,中国思想界,文化界面临着挑战和机遇这样的一个境况,中国画创作的发展与创新主要从这个方面来进行的。
        从中国画的先躯徐悲鸿、蒋兆和都是在传统的精神、传统的思想基础上,对西方外来文化进行大胆地吸收和融合,为我国今天的中国画发展奠定了基础。当前,中国画的发展是一个大的课题,在这样一个大格局中,有成就的艺术家都是这方面探索的成功者,像吴冠中、杜大恺等当前对中国画的成功探索。
        从徐豪画作的作品中,创作也好,发挥也好,可以看到这一点,体现了这种情节。
        徐豪的学习能力很强。人类之所以进步,主要能力是学习,通过不断地学习,才能提高,人类才有发展。徐豪在学习中,吸纳了杜大恺先生优秀的艺术成果,同时他也有自己的领悟,透露出一种精神,并加入自己特色的,有独到的笔墨表现,在这方面徐豪有较强的自觉意识和觉醒,这也是他可贵的品质。
        他作为现实性、风格的多样性有很有意义的探索,对抗震救灾体裁的反映,还有一些对都市人精神层面的反映,从这一点,可以看到他是很积极的、很认真思考的、主动的表述。他的笔墨不像有的画家那样一直在画,而是他善于动脑筋,有新的思想、表达了他所处的时代,所处的环境。我认为徐豪是位能积极思考,积极地反映、提炼、总结的优秀的艺术家。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