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艺术教育

俄罗斯艺术教育

俄罗斯艺术教育

时间:2012-06-22 09:24:53 来源:

>俄罗斯艺术教育

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黄作林

        俄罗斯民族在自己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与文明,也创造了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的杰出艺术。俄罗斯伟大的文学家高尔基曾说:“俄罗斯人民在艺术领域,在心灵的创作里发现了惊人的力量,在极其恶劣的环境里创造了优秀的文学、杰出的绘画、独具一格的音乐,整个世界都为之惊叹,……”俄罗斯艺术不但是俄罗斯人民宝贵的文化财产,而且也丰富了世界的艺术宝库,成为世界文化的宝贵财富。这同俄罗斯历代长期有效的艺术教育所取得的成就是永远分不开的。

        一、历史渊源性和传承性

        俄罗斯学校具有悠久的艺术教育传统,据考查有数百年的历史。在圣彼得大帝时代,艺术教育就己形成了良好的风气与传统。18世纪初期,随着宗教思想的转换,价值观念及思维方式的改变,西欧的启蒙主义思想也深入到俄罗斯社会和俄罗斯文化各个不同的领域和层面,崇尚完美、公正的道德至上的理性和用理性能力去认识与改造世界,艺术同时开始在俄罗斯人的精神生活中占居愈来愈多的位置,圣彼得大帝也意识到艺术的交流与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并从德国、荷兰、法国、意大利等国家聘请大量的艺术家来到俄罗斯进行文化艺术的交流与传授,以及派俄罗斯本土艺术家到西欧各国深造进修等。

        在18世纪60年代不但成立了圣比彼得堡皇家美术学院,还相继成立了圣彼得堡的斯摩尔女校。这两所学校的成立,开创了俄罗斯艺术教育的新纪元。而圣彼得堡斯摩尔女校更是一个艺术类综合教育中心,为来自贵族家庭孩子将来进入上流社会或入宫服务做准备,在这里培养的人才被称为“上流社会中的宠儿”, 除教导绘画、歌唱、跳舞、演奏乐器外,还教授法文及德文。经常举办展现学生才华的绘画展览会和文艺表演会。到19世纪50年代,女大公依莲娜夫人亲自在米哈依诺夫皇宫成立艺术沙龙和专门的音乐教育班,这为日后俄罗斯第一座音乐学院的成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世界著名的音乐家柴可夫斯基(1840-1893),也就是在此接受音乐的启蒙教育,也给日后这位举世闻名的天才音乐家造就了摇篮。与此同时,俄罗斯在举办各种艺术教育学校的同时,其实关于宣传艺术教育的博物馆也正在兴起,在1764年,凯瑟琳二世就将自己的皇家宅邸辟为收藏艺术品的博物馆,最后成了在世界上享负盛名的冬宫博物馆(即埃尔米塔什博物馆)。1856年,莫斯科的工业资本家特列季亚科夫也创建了俄罗斯的民族画廊—特列季亚科夫画廊。这个画廊为收藏和保护俄罗斯绘画艺术珍品和作为艺术教育的场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且成为一座蜚声世界的艺术博物馆。1895年,俄皇尼古拉二世签署第420号皇家御令“有关成立‘亚力山大三世’之俄罗斯博物馆的特别行政组织及拨放基金,……”。三年后,在米哈依诺夫皇宫建立了俄罗斯博物馆并正式对外开放,最后成了俄罗斯第一座以收藏本国艺术家作品为主的造型艺术博物馆。由于俄罗斯历代统治者和有识之士对文化艺术的重视与支持,艺术教育也深得人们的理解与宽容,使之在俄罗斯这块广袤的土地上得以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俄罗斯艺术教育最积极的发展时期是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那时,列夫·托尔斯泰、乌申斯基和许多教育家在自己的教育活动中,提示了不同社会阶层艺术创造能力的特性,以及艺术在精神人文教养范畴中的作用。从19世纪末到现在,对整个俄罗斯而言,艺术教育被认为是重要的社会现实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决定了民族的精神风貌、民族的传统和民族的未来。同时也成为美学、心里学、教育学研究的课题。

        在20世纪初,俄罗斯著名心理学家H·E·鲁缅采夫就确定了艺术教育的任务应激励孩子热爱自然和生活中的美,以唤起其创造力,认为在社会、学校和家庭施行艺术教育是发展每个人蕴藏的所有能力。在十月革命以后,形成了以学者、教育家和各类艺术代表在艺术教育领域协同作用的体系,促进了整个俄罗斯艺术教育的发展。到上世纪90年代初,苏联的解体,造成了俄罗斯国家政治的不稳定因素,但其艺术教育体制、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教育大纲和教材都保存了完整的体系和清晰的脉络。虽然解体后的俄罗斯和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给俄罗斯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压力与负担,但这完全没有影响俄罗斯艺术教育水平及其艺术教育的传承发展,俄罗斯的艺术教育至今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二、理论基础和实施方案

        俄罗斯艺术教育的发展,这得益于它的优秀文化传统和在漫长历史中奠定的艺术理论基础。在十月革命后,其艺术教育理论认为:

        1、艺术教育不是传授简单的孩子艺术,而是系统地发展其感觉器官和创造能力,扩大学生享受美和创造美的可能性。

        2、去除了美育的劳动和科学教育是没有灵魂的。因为欣赏和创造的乐趣是劳动和科学的终极目的。

        在上世纪20年代,在人民教育委员会试验基地的实践中进一步确立了艺术教育的基础理论:在于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习者,发展其创造能力和情感经验形成的作用,对艺术感知领域的创造力被视为发展的标准。掌握音乐、美术、戏剧和文学等,这对其他各个学科种类本质的理解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1、能够形成文化和历史专门知识,即研究不同的时期和不同民族艺术理论和历史;

        2、能够形成艺术和实践的专门知识,即掌握不同艺术表现方式;

        3、能够形成在精神与道德和美学理论范畴的艺术品味和评价标准。

        在这种艺术教育理论的支撑作用下,一些杰出的科学艺术工作者都积极参与这项工作。如阿萨耶夫、布斯基、布留沙娃、沙茨基、罗夏里、巴库申斯等。他们为此还专门建立了一个儿童创造中心,主要研究儿童艺术教育和收藏儿童创作的作品。同时,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教育委员会还专门设立了第7艺术教育研究部,主要研究艺术教育在学校实行的综合方案,以及人们在学习和劳动过程中的创造能力和欣赏水平。确立了“艺术文化”是艺术教育和教养体系的基础理论。并将这种理论始终贯穿于普通学校、中等和高等艺术院校中,将艺术与教育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由于艺术教育理论深化到前苏联社会的多个层面,全国上下都对“艺术文化”有了深刻的理解和普遍共识。国家对艺术教育也出台了一些相关实施方案.。如在《苏维埃教育学的共同任务和遵循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道路艺术的基本方向》的艺术教育方案中,明确指出艺术教育不能受非现实主义思想影响,不能否定普通教育中的综合技术教育和学生的美育教育,学校中的艺术课程不能被单纯技术课程代替。提出艺术教育所形成的体系应提供儿童和青少年选择的权利,在艺术方面应有自主性,用艺术的语言去反映客观的生活现实等问题。

        前苏联著名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1904-1987),在1969年创建和领导苏联艺术教育科学研究院,并针对艺术教育问题,提出了怎样通过艺术促进孩子的教育和发展的教育方案,以及建立在这个方案基础上的新教学大纲,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其内容、形式和实施方法,肯定了形成学生的理论思维基础的必然性,并制定出教育过程的机制——教学活动理论。主要是取消“僵化”的知识,“单纯”的技能的培训,旨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活动和创造能力总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使孩子全面掌握艺术不同的层面,如对古典音乐和民间艺术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展开不同的音乐活动:欣赏音乐、视唱练耳、演奏乐器和舞蹈训练等;以及开展不同的美术活动:欣赏名画,临摹作品,到博物馆、美术馆和民间艺术的发源地参观学习等,将这种方法有效地贯穿于全部艺术教育活动中。因此,所有儿童毫无例外地获得了美的享受,在其发展中,艺术教育具有了普遍性、必然性和可能性。教学和教养在艺术教育活动中得到协调发展,音乐和美术与生活紧密相连了,人的感知能力、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得到了培养和锻炼,激发了人们对艺术的热爱与向往。

        1992年7月10日,俄罗斯联邦政府颁布了《俄罗斯联邦教育法》。规定教育的主导方针在于保持文化、艺术和教育的联邦完整统一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扩大地方和教育机关的自主权,以保证教育的自由化和多样性,保护民族文化艺术和地区的文化传统。从中可以看出,俄罗斯联邦政府对文化艺术及文化传统的重视程度。

        2001年11月29日,由俄罗斯国家文化部、教育部批准确立了俄罗斯联邦在艺术教育领域国家政策的战略《艺术教育方案》,该方案体现了政府在实施由宪法规定的俄罗斯公民在文化和艺术领域内的权力和自由意志,指出了发展艺术教育过程中的统一目的、任务和途径。还赋予了参与文化生活和利用文化机构的权力,提供了向文化价值过渡的途径,提供了进行各类文学和艺术创造与教学的权力,同时保护知识产权。在《艺术教育方案》中,艺术教育被定义为:人们掌握本民族和人类艺术文化的过程,发展和形成艺术价值,精神世界,创造价值,情感和智力财富的一条最重要的方式。

        三、发展水平和普及程度

        在俄罗斯艺术教育思想的发展过程中,不但积累了圣彼得大帝时代和十月革命以前沙皇俄国的艺术教育传统经验,而且也丰富了前苏联时期艺术教育的经验和办法。在实现学校担当艺术教育主要任务的同时,艺术活动场所中实施了补充性艺术教育。因此,俄罗斯的艺术教育发展水平和普及程度不断地向更高的精神价值迈进,并形成了整个俄罗斯对世界艺术教育的影响。

由于俄罗斯艺术教育的不断发展,其艺术教育体系也得到了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从纵向上来看:艺术教育从幼年时期开始,保持了艺术教育的连续性和继承性;从多元文化途径出发,在各类课程里包含了丰富的艺术知识和民族传统文化;深化了对儿童和青少年的艺术教育方案和保存发展已形成的文化和艺术教育理念,以及利用优秀的民族经验和世界上的新成就,不断更新艺术教育的内容、形式、方法以及程序。从横向上来看:艺术教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积极使用各种传播手段,提高了艺术教育过程中现代信息和技术手段的作用;在不同类型的教育机构中同样实施艺术教育,这包括普通教育、普通艺术教育和专业艺术教育等。除学校实行艺术教育外,其他艺术场所也帮助和发展了艺术教育。这包括所有的补充艺术教育机构:如博物馆、音乐厅、歌剧院、美术馆、画廊以及游乐园和马戏院等,都成了艺术教育施行的具体场所。至今,你任何时候去俄罗斯这些地方,都会看见教师带着学生在这里实地讲解与考察,欣赏与研究。博物馆和画廊里会有孩子们临摹绘画作品;剧院里幕间休息时,会有穿着干净整洁的小女孩在走道里学着芭蕾舞的动态翩翩起舞;音乐厅里,随时会有一些小孩背着小提琴坐在你旁边的位置上聆听乐章的每个细节。他们从小就在这种环境中受到艺术薰陶。

        现在,俄罗斯艺术教育的发展始终坚持实施“一贯制”和“小班额”的教育宏观模式,其理由是:教师可以充分地了解每个学生、便于发现每个学生的艺术爱好和特长,从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艺术个性。初等、中学等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每个学生都有权利从学校和教师那里得到艺术教育的机会。学校艺术教育是使每个学生都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愉快的生活。在己通过的联邦教育标准中,小学教育的课程减少了20.1%,中学教育的课程减少了18.2%。主要是取消和减少重复的内容和说教性强的概念性知识。在小学阶段增加一年的艺术教育课程学习。所以,艺术教育在普通学校中开出了下列课程:音乐、造型艺术和世界艺术文化。1—7年级每周开设两学时的音乐课,两学时的造型艺术课,8—9年级每周开设两学时的艺术综合课,10-11年级开设两学时的世界艺术文化课,而在职业学校里开设的艺术课程学时还更多。可见,俄罗斯艺术教育在普通学校里得到了贯彻和执行。当然,俄罗斯的专业艺术院校的办学水平在当今世界各国中,也是名列前茅的。如音乐学院就有世界著名的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圣比得堡音乐学院和格涅辛音乐学院等;舞蹈学院有著名的莫斯科舞蹈学院和俄罗斯圣比得堡舞蹈学院;专业美术学院也有世界著名的列宾美学院、苏里科夫美术学院和莫斯科纺织大学等;文化艺术综合院校有著名的莫斯科国立文化艺术大学、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赫尔岑国立师范大学和圣比得堡大学等。另外作为补充艺术教育的机构也普及到了俄罗斯的城市与乡村。无论是在俄罗斯很小的城镇,还是一般的社区,都建有音乐厅、博物馆、歌剧院等文化艺术场所。各种形式的演出和展览从未间断过。民间的社团组织也以多种形式组织艺术讲座、艺术工作室、协会和俱乐部等。笔者考察了莫斯科以北的金环路和伏尔加河沿岸的一些中小城市:如谢尔盖耶夫、伏拉基米尔、苏兹达里、罗斯托夫、雅罗斯拉夫尔、喀山、科森马金扬什克、下罗夫哥罗得等,每个城镇都建有自己的博物馆、音乐厅和歌剧院。当然,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这两个大城市的补充教育机构举不胜数,在莫斯科就有上数十个博物馆、音乐厅、歌剧院和马戏场,如最著名的普希金造型艺术博物馆、莫斯科东方艺术博物馆、莫斯科现代艺术博物馆、新特列季亚科夫画廊和旧特列季亚科夫博画廊、以及莫斯科艺术家中心等; 音乐厅有格林卡音乐博物馆演奏厅、柴可夫斯基音乐厅、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的三个演奏厅(大厅、合唱厅和拉赫马尼诺夫厅),以及格涅辛音乐学院的演奏厅等;剧院有莫斯科大剧院和克林姆里宫剧院等,以及还有相当数量的不知名的演出厅和展览馆。由于艺术教育在俄罗斯极为普及,也无处不吸引儿童和青少年积极投身于艺术活动和事业,不管他们是否有专业的艺术才能,但这种艺术教育是学生面向全人类的精神价值,致力于促进每个人正在成长的个体智力和精神趋向的发展,并将人类美好的东西继续发扬和传播,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四、俄罗斯艺术教育的影响与思考

        俄罗斯艺术教育在全世界范围内影响巨大,特别是我国艺术教育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都从未放弃过向俄罗斯学习的机会。俄罗斯的文化艺术着实地影响了中国的一代人。文学方面:普希金、莱蒙托夫、列夫·托尔斯泰、阿·奥斯特洛夫斯基、契可夫、高尔基等。音乐方面:格林卡、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柴可夫斯基、肖斯塔科维奇等。绘画方面:克拉姆斯科依、列宾、苏里科夫、谢罗夫、列维坦、康定斯基、夏加尔、佛鲁拜尔等,这些伟大的文学艺术家不但震撼了整个俄罗斯,而且也永远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

        在上世纪50年和60年代,我国政府也大规模地派出艺术家去前苏联学习进修,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些艺术家们回国后并成了上世纪后半叶和本世纪初我国艺术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人物,为我国的艺术教育和艺术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国著名音乐家、作曲家吴祖强、杜鸣心二位就是在上世纪50年代赴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学习的,回国后,创作出了包括歌剧音乐《红色娘子军》在内的大量音乐作品,在音乐教育上和艺术传播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同时代赴前苏联学习美术的人才,回国后成为著名的美术教育家和画家枚不胜数。如著名美术教育家、理论家、画家邵大箴、奚静之、钱绍武、李天祥、罗工柳、肖峰、全山石等。他们在中国的美术教育上和对西方绘画的研究上给中国的美术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在2001年夏天,李岚清副总理亲自提议,应抓住目前中俄睦邻友好关系持续稳定发展的良机,在派出理工、文科类人才赴俄罗斯留学的同时,大力派出艺术类人才赴俄研究学习,这一提议立即得到了落实,并被圈内人士誉为“总理工程”,从立项、遴选、培训、到联系接收学校派出食宿起居各个环节都受到高度重视与关注,我国教育部国际合作司、留学基金委员会、留学服务中心以及驻俄使馆教育处等单位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支持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大规模地公派艺术类人才赴俄罗斯学习。2003年春,由国家教育部在全国高校遴选出的首批赴俄艺术家们60余人,分赴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高等艺术院学习音乐、舞蹈、雕塑、绘画艺术等。相信第二代赴俄学习的艺术家们归国后为我国的艺术教育事业和艺术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在我国的艺术教育不断完善的过程中,笔者有如下几点思考:

        第一、在普通教育中,加强落实艺术教育的有关措施,建立切实可行的艺术教育管理机制。将艺术类的有关课程设置在幼儿园、小学、中学和大学的课程中去。从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帮助其他学科的智力开发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做好艺术教育的补充形式,无论是在学校,社区和中小城市,应建立相应的剧院、音乐厅、陈列展览馆、艺术活动中心和文化艺术广场等,让更多的人都来参与和关心,籍此丰富人们的文化艺术活动,以保证艺术教育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发展及其普及作用。

        第三、切实加强艺术教育的有效措施,不断深化文化艺术在国人心目中的崇尚地位。在社会上广泛展开各种艺术教育的宣传活动,如文艺表演周、美术展览周和开展少儿艺术节等。促进人们正常开展各种文化生活活动,帮助人们通过艺术的感染力,提高文化艺术修养,寻求真善美的真谛。

        第四、加强对外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可通过政府和民间社团组织与国外的艺术机构紧密协作,将国外高水平的艺术请进来,让国内的艺术走出去,以达到交流与学习的目的,让国人进一步了解国外的艺术教育与艺术活动在人们精神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以及了解文化艺术在人们文化思想中,成为一个民族精神的象征。最后让我国的艺术教育在一定期限内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