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火车的挽歌 ——记钞子艺、伟钞子“东方红”系列雕塑之《老火车》的创作告罄之时

中国老火车的挽歌 ——记钞子艺、伟钞子“东方红”系列雕塑之《老火车》的创作告罄之时

中国老火车的挽歌 ——记钞子艺、伟钞子“东方红”系列雕塑之《老火车》的创作告罄之时

时间:2012-07-23 17:56:52 来源:

>中国老火车的挽歌 ——记钞子艺、伟钞子“东方红”系列雕塑之《老火车》的创作告罄之时

     文\薄 清 江


        自2002年创作陶艺作品《消逝的家园》全国第七届陶瓷艺术展上获得金奖,钞子艺、钞子伟兄弟俩名字开始在陶艺乃至雕塑界崭露头角受到关注起,他们兄弟俩合作的作品便朝着高难度的领域开崛,挑战着陶艺的极限。一直以来作品越做越大,体量越做越重,由外在酷似逐渐触及人们心灵的真实,由技法而观念,由分体而集中,逐渐逐渐梳理出一根贯穿新近一切作品的红线——《东方红》系列“雕塑行动”。在完成了支前车、坦克、解放汽车、拖拉机之后,历时将近一年的辛勤劳作,向我们今天这个社会奉献出他们最新近的力作----“东方红”系列之《老火车》作品。这件长达六米、体量数吨重的雕塑作品着实给人眼前一亮, 似曾相识,眼见其红锈斑驳、铁制嶙峋,让人息叹,启人幽思。当年我们不就是乘坐这样的火车离开家乡踏上建设者的路途的吗? 而今天这个“工业恐龙”正被时代无情抛弃,重型器械不再担负创建的使命。钞子艺、钞子伟兄弟俩以这种艺术的方式,使身处电子与信息时代的人们有一个便捷的方式向这个通体瘫痪的“工业恐龙”致以最后的瞩目礼,并寄托半个世纪以来中国人特有经历的纷繁情思。
        “东方红号”老火车作为一个时代的标志性形象,它所承载着的是新中国老一辈建设者挥之不去的怀旧情节。承载着同代人人生聚散、世事兴衰的情感 记忆。自从詹天佑在中国建起第一条铁路,中国的地面奔腾起一路轰鸣而迅疾的“工业恐龙”,乃至新中国的建设都不曾离开过火与钢铁合并产生远行的能量及其创造的奇迹。
        可以说没有哪一种交通工具像老火车这样夹带着人们怀旧和忧伤的气息,对于国人老火车是往事和人生聚散之地,与火车有关的一些场景、阅历、故事会被一个人暗暗地留藏一世。而今在电子与信息时代老火车却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之外,老火车正在被人遗忘。但凡是乘坐或亲眼目睹过老火车的同代人们,属于老火车的记忆,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关于它的迅疾身姿,关于它的轰鸣震响 ,以至它在今天的黯然退场。钞子艺、钞子伟以铁锈效果铸铁雕塑的这种最直接的造型方式,把人们的记忆形象地留存凝固下来,在怀旧的同时也为它们唱起最后的挽歌!
        前几年在创作雕塑“东方红”系列之《拖拉机》时,作者曾这样坦言自己的构思:“东方红”是红色中国的代名词,是时代的产物。而“东方红拖拉机”自它诞生之日起便宣告了中国农业开始走向机械化作业的道路,它寄托着一代中国人的希望、智慧与梦想。作品用一种写实的手法再现历史辉煌,一部分作品采用陶瓷材料,是因为陶本身具有的原始、古朴,加上泥土在熔炉烧炼过程中产生的神秘窑变效果,则更适于表现这一主题。
        正是有这种先前实践的积累和沉着精进的自信,使他们敢于挑战陶艺雕塑的极限。题材上以计划时代的庞然大物,老火车为对象;材料上有先前的陶瓷到现在的金属材料,如铸铜、铸铁以及各种综合材料等。在观念上以现今人们的眼光回顾沉忆的角度------率性而婉约地表现“逝者如斯”的情怀感伤,也昭示着流连过去的人们,以一种世纪回眸式的怀旧情思来重新审视与筹划现实与明天。
        从学术层面上看,雕塑作品“东方红”系列之《老火车》,不仅以历史的工业题材,让创作树立了一个时代的典范,而且也拓宽加深了现实主义作品的表现空间和力度,当它在社会上更大面积地接受人们的观瞻和品评之后,这一点可能更强化留存在观众的印象中,因为我们无论如何都不能回避的一个中国“入世”、“接轨”后的共同现实。在这样一个一切都过分匆忙的时代,我们的确需要抚慰的情怀。那么,就让我们面向“东方红”系列之《老火车》这件沉默不语的雕塑大物吧!目瞩它承载着我们对往事的记忆而闪亮登场吧!
   


                                                        二00六年十二月
                                            薄 清 江, 南阳理工学院教授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