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画郎

雨中画郎

雨中画郎

时间:2012-09-12 16:43:29 来源:

>雨中画郎

        文/李小娴


        “雨中画郎”是作家陈文题给青年画家陈雨的字,我觉得很有意思。对于一个画家来说,雨水也许能催发他们骨子里的诗情画意,选择一个细雨连绵的日子,放下画笔,呼朋唤友,喝茶、听音乐、看电影或举办诗歌朗诵会,但恰恰难以引发他们创作的欲望和激情。然而,这个词放在陈雨身上是适合的——在越来越多的画家躲在画室对着照片和想象力作画的当下,陈雨更多的时候选择走在大自然中,并不躲避烈日和暴风雨。


        今年四月,在菠萝散发着香味的季节,陈雨驱车奔向中国大陆最南端的徐闻,并在那里驻扎了一个月。正好我休假,专门去探访他数天。陈雨开车带我们在菠萝地里穿行,看无边无际的菠萝、甘蔗、剑麻、茶园像上了红绿相间的油漆,看一排排的桉树在迎风飘拂,看风车在阳光下静默无声,同样安静的还有在田野里忙着收割菠萝的村民,任由远处的海洋不分昼夜地流淌着。尽管陈雨只管穿梭在田野间,偶尔停下来让我们拍照,并不刻意把他对这片红土地的热爱和依恋表现出来,但从他的眼神和脚步上,从他的画面层层涂抹的色彩里,我们仍然能够感受到一种动荡的情绪和激动,而这个感觉也是我们的。


        写生归来后,我盯着陈雨看了半天,笑问:“胡子怎么没了?这不是你!”他摸着光溜溜的下巴笑了:“会长新的嘛。”果然,再见他时,密密匝匝的胡须像春天的野草般覆满他那略显粗糙的下巴。


        这符合我对陈雨的感觉:常新。这不仅仅体现在他的人物的形象和动作上,更多体现在他的画作上。画如其人,这话放在陈雨身上是适合的。每次到他的画室小坐,那里时常摆着一张空白的画布,或者画了一半的画作,每次看都觉得多了一些什么。偶尔遇到他在作画,一会站在画布前涂抹,一会蹲下来捣弄什么,一会退后几步观察、思索,有时候放下笔,点燃一支烟,静静地坐在沙发里抽烟。这是安静的陈雨,但更多的时候,他是热情的、豪爽的、大方的,呼朋唤友、东奔西跑、高谈阔论、滔滔不绝——是一个毫不掩饰自己的人、一个对人毫无保留的人、一个初次见面就可以掏心掏肺的人。他走在喧闹的市场上买菜,与小贩讨价还价;他独自开车到野外写生,与当地农民攀谈,席地而坐,分享同一根烟斗;他的画室总是高朋满座,诗人、媒体、艺术家,认识的与不认识的都曾成为他的座上宾;闲时他逗女儿玩、遛狗、听音乐、喂鱼、养花、抽烟、思考或者练字,他总是闲不下来。


        一年四季,总会有那么几个月的时间,陈雨如同卡罗尔笔下钻进兔子洞的爱丽丝,从熟悉而喧嚣的城市生活中隐匿,奔向大陆最南端,在红土地、红树林和菠萝地里钻进钻出。对他而言,写生是一件惬意的事,尽管画面看起来不那么讲究,略显粗糙。对着新鲜的大自然展开画板,往往难以做到对自然对象的复制,而更多的是画家面对自然对象时那种内心情感在画面上的一种凝固,这样的画面充满生机勃勃的动感、色彩和光亮,是骗不了人的。在那片阳光和台风交替到来的红土地上,他跟一只甲虫无异,绕着那些开花的植物不停地观察,观察它们的枝叶、花蕾及根部,了解并掌握它们的姿态、规律,随后铺开画板,在烈日下画上几个小时。累了,就把躺椅往地上一铺,睡上一个有青草味的午觉。他的画跟他的人一样自然、野性,毫不修饰。他从不修修改改,像是地里自然长出的植物,不需要修修剪剪,不排斥一缕风和一颗沙砾,而是自然地向着它的方向延伸着、生长着。


        我常说跟陈雨有缘。一天,朋友黄礼孩给我短信,邀我去侨基花园三号线艺术空间聚聚,来接我的正是陈雨。有时候我想,如果当时来接我的是礼孩、立言或者钦珊,我和陈雨会不会成为好朋友?大概不会。在这个时代,我常常羡慕并渴慕一种友情,可以不分年龄、地域、地位甚至性别,伸出手即可以相握的、眼神里有珍惜的友情。第一次见到陈雨,光头戴帽、小胡子、拖鞋,皮肤黝黑而闪耀着阳光的色泽,有一双异常坦诚的小眼睛,指间总是夹着一支随时准备点燃的烟,粗犷而亲切,热情又幽默,是人群中最容易辨认的艺术家形象。后来,我形容他是一阵风带来的大雨,野性、爽快,又带着雨后的清新和温暖。但是我忘了,大雨过后,万物生长,常会有我们意想不到的奇观。而陈雨带给我们的正是这种新意。


        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我很容易把他们当成兄弟姐妹,我能感觉我们身上涌动着相同的或相似的血液,这血液不仅仅由水、蛋白质、铁构成,更多的是梦想、气质、渴望,我们渴慕它如同小溪渴慕大海并紧紧环绕在它的周围。但是相比朋友,我更愿意把陈雨当成“玩伴”。一方面,陈雨骨子里有一股绿林好汉的义气,有着孩子般的顽皮和贪玩,喜欢调侃,偶尔恶作剧,但他身上又带点孩子的天真和傻气,让你不忍苛责。跟他熟悉起来以后,偶尔会接到他的电话,邀我去某个艺术家工作室小坐,分享他瞬间的一些灵感或刚看到的一篇好文章。这时候,我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在乡村里度过的童年时代,天真无邪的小孩子,总是撒腿在田野间、竹林和大山中奔跑,寻找鸟窝、马蜂窝、鲜美的野果和好看的石头,每每发现好的东西,总是呼朋唤友,一起分享;或者一个先爬上树去摘果子,另一个人在树下接,并说:“这个是最大的,一定好吃,给你”。那是一种没有利益、思虑和性别的状态,而正因为他的厚道而侠义,他的身边总是聚拢着众多可以信任的朋友。


        “雨中画郎”陈雨,我们的共同的玩伴,相信他的天赋和才华能够引领他奔向他所向往的迦南之地。对于一个艺术家而言,这样就足够了。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