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线装书,堪称收藏市场的新宠,除老收藏家青睐外,其古朴的外表、深厚的内涵、儒雅的意境,让阅读、收藏线装书成为一种新时尚文化追求。以往几元钱一册的清代、民国线装书,如今身价已近百倍。随着线装古籍因各种原因逐渐损坏、流失,现有的存世古籍逐渐成为投资收藏的目标。
9月20日记者了解到,本月28日,沈阳古籍书店将举办迄今为止沈阳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典藏线装书展,展出上世纪初至本世纪初出版的线装书千余种。作为辽沈地区最为专业的古籍类书店,成立于1956年的沈阳古籍书店如今已搬迁至太原北街沈阳新华购书中心的五楼,此次展览将拿出全部家底。
展会分为“展”和“销”两部分,将展出清末至现今出版的古籍类线装书300余种,新版线装书700余种。如中国书店出版的《清儒学案》(宣纸本)、京图出版社的《中华再造善本系列丛书》(宣纸本)、线装书局出版的《十三经》(宣纸本)等优秀版本均在其列。
线装书将引领书房“时尚”
近几年,人们家中的精装藏书逐渐被线装书所取替,收藏古籍线装书被认为是个人时尚文化的象征。而据了解,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成为线装书购买主力,他们一般是公司白领或管理层,收入较高,热爱中国传统文化,购买后的线装书主要是阅读,也有投资收藏或作为礼品馈赠。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线装书被“热追”
目前,随着国家对古籍文献的大力挖掘整理,及民间有识之士甚至藏书爱好者的共同努力,古籍善本行业正在向规模化、系统化发展。各种民间机构纷纷涌现,拍卖行情稳步提升,其成交率及增长率远超字画等其他拍品。尤其是今年,宋刻宋印本《锦绣万花谷》过云楼藏书以2.162亿元成交,使古籍善本的拍卖成交额进入了亿元时代。
同时,上世纪七、八十年出版的影印本,因其种类繁多、价格适中,较低的介入门槛成为投资、收藏者的关注目标。因此业内人士分析,本次线装书展收藏者在选购方面会把重点放在时间年限不是很远,但未来升值空间巨大的新版线装书,但也不排除花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购买古籍线装书的可能。
古籍善本融汇56年珍藏
沈阳古籍书店建店56年来曾为我国的古籍善本整理、发行,乃至全国文博、图书馆,尤其对沈阳“一宫两陵”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展会上,既有清木刻本、石印本、又有民国本及目前出版的新版线装古籍,整体含盖了百余年的中国线装古籍的发展历程。
此次,古籍书店还从藏品库房整理出有代表性的、收藏价值极高的线装古籍。工作人员也表示,由于珍贵藏品众多,因此在书展期间,会随时更新古籍类线装书珍贵藏品。
记者 蓝恩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