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壮的辉煌——《沧桑祭》创作札记

悲壮的辉煌——《沧桑祭》创作札记

悲壮的辉煌——《沧桑祭》创作札记

时间:2013-03-07 14:38:18 来源:

>悲壮的辉煌——《沧桑祭》创作札记

        我们创作《沧桑祭》的最初想法起于1995年秋天。记得那个深秋的黄昏,夕阳残照下,我们第一次面对赫然矗立的废墟遗址,被那悲壮雄伟之势所震撼。凝聚中华民族几代人智慧结晶的艺术宝库毁之一旦的惨痛悲剧,令我们久久不能平静,产生了强烈的创作欲望。草图反复画了许多,终不能表达其感受之一二。1996年11月看到中国艺术大展主题画中有“火烧圆明园”这一选题,我们又拿起笔去写生,试图从各个角度去摹写它的悲壮气势,刻画它的精美绝伦。时值深秋,如血的残阳,如火的芦苇,物换星移,几度沧桑,感慨万千。创作构思开始明确,逐渐成熟,运用中国画工笔重彩的绘画形式,既深入刻画“万园之园”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又着重表现它雄伟悲壮的民族精神。
        《沧桑祭》是一幅高1.9米,宽1.5米,用纯天然矿物颜料绘制在棉麻布上的重彩工笔画,画面正中五根顶立的纪念碑式的柱石做支架,形成画面的主题,四周分别描绘出各个不同角度的体现圆明园建筑造型风格的残骸,以繁衬简,突出主题,强化主题。在众多的残石中,我们选择这组巨柱的背面轮廓印象做画面的支架,更强调它的悲剧性、沧桑感。柱石上斑驳厚实的肌理仿佛记载了几百年来中华民族荣辱盛衰,风云变幻的历史。为了使画面不致呆板,我们在画面下方选用了大弧形的卷草纹样图案,顶上留出横向空白,与坚形柱石虚实相交,对比呼应,构成方中有圆,圆中见方,曲直相交,横竖交错,虚实叠映的变化关系,增强画面的丰富感、节奏感、韵律感。同时运用传统工笔手法严谨细腻地刻画一组组叠映、排列、穿插、交溶于柱石上的雕刻纹样,旨在追忆圆明园当年艺术形象的魄丽风采,进一步强化悲剧性。运用现代构成意识和几何形切割、堆砌、缠绕的手法来处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制造抽象空间,放弃真实空间的如实描摹,强调绘画本体语言的运用,保持中国画平整大气的传统优势。将具象的残石与梦幻般隐现的芦叶,浑然一体地溶汇于无限的抽象空间中,用这种寓具象于抽象之中,抽象由具象而来的构成表现手段,加强绘画语言,强化主题的内涵力量。
        色彩上我们保持了当初写生时对特有环境的强烈感受,用多种不同感觉的红色谱出画面殷红如血的主旋律,用粗颗粒的岩肌系列和白色系列堆砌石柱肌理。金黄的芦苇,富有沧桑感的青绿,不断地在主旋律中形成色彩的变奏,达到强烈饱和的视觉效果,增强画面的辉煌感,从而导出悲壮的辉煌这一主题。用特殊的技法处理和特有的颜料质感,丰富色彩的变化,以期达到更强的厚重感。现代绘画已愈来愈重视画材的质地,一件好的艺术品,除了构思和技巧之外,画材选择相当重要,《沧桑祭》选择纯矿物颜料使画面上产生了特有的光点相映成辉,更赋予画面一种神秘而灿烂的美感,映现“万园之园”昔日的辉煌,祭奠“万园之园”的千古悲剧。
        《沧桑祭》从构思到完成,经历了近两年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只要一接触到这幅画面,一股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便油然而生,我们期望着所有观看这幅画的观者和我们一样,永远不会忘记这百年沧桑屈辱的历史。

石兰
        本文刊登于《美术观察》1998年6月期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