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斑斓的人生画册——记女画家石兰的人生画册

色彩斑斓的人生画册——记女画家石兰的人生画册

色彩斑斓的人生画册——记女画家石兰的人生画册

时间:2013-03-07 14:46:25 来源:

>色彩斑斓的人生画册——记女画家石兰的人生画册

        在一家四星级宾馆典雅富丽的咖啡厅里,我见到了她,见到了这位端庄雅致的青年女画家。我说她雅致,不仅仅因为她那符合二月春风季节的鹅黄色穿着,不仅仅因为她那端庄的长方形脸庞上得体的淡妆,而是指她作为知识型女性所特有的那所有的那份书卷气,是指的一位奋发向上的女画家的审美取向。她就是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省工笔画协会会员、省巾国书画会会员,我省画坛上不断进取的青年女画家杨光明,而更多见她作品的人都知道的石兰女士,她说是取石缝中绽出的兰花之意。
        窗外的二月阳光和煦地洒在她身上,周围小提琴《叙事曲》在低低的回荡,我就坐在她的斜对面,两杯淡绿色的清茶飘散着热气,如烟如雾,一株画坛的石兰,在向我打开她人生的画册……
        1956 年6月,杨光明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杨亚威是50年代安徽美术界的宿将,当时在省美术工作研究室工作。母亲金继宣是市二轻局财务科的会计。解放初期这个家庭是充满文化气息,温馨美好的。父亲在著名女词人、画家宋亦英的领导下,和陶天月、龚艺岚等人一起,进工厂,下农村体验生活,收集素材,用画笔描绘出解放了的工人、农民、解放军和人民群众的新生活,创作出大量的连环画、水彩水粉画,为安徽最初的美术工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母亲聪明好学,由于工作上进,学习努力,曾被选送到北京参加全国财会工作培训班学习 。作为长女的杨光明生在这样一个良好的家庭,应该是幸运的。
        然而美好的时光太短暂了。1957年,一场大规模的政治风暴突然卷走了母亲。从此,她失去了温馨的家,失去了母爱,失去了铺满鲜花的摇篮和应有的童年欢笑,幼小的心灵早早地蒙上了一层茫然的迷雾。
        读小学以后,过早承受压力的她,非常勤奋地读书,在学校努力做个好学生,连年被评为“三好学生”,从少先队小队长至大队长,是一个颇受老师和同学喜爱的女孩。这时妈妈也回来了,家里又有了短暂的安宁与温暖。她懂事地帮妈妈干家务、带妹妹,爸爸单位里的懂事都说她是个懂事的孩子。那时最美的记忆还是和爸爸去散步。春秋之际的傍晚,绚烂的晚霞铺盖着郊外碧绿的菜地。父亲把女儿当朋友待,谈人生、谈艺术,谈那些遥远的过去和美好的未来。父亲以一个艺术工作者的窜美情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们。父亲作画时,她总爱坐在一旁静静地看着,有时也取张纸照着小人书描画一番,也许这就是她最早的美术启蒙教育吧!
        转眼到了1966年夏天,一场“大革命”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又一次砸碎了杨光明美丽的幻想。很快学校不上课了,妈妈被送到乡下务农,爸爸被关进“牛棚一,一个家又被拆得
        七零八碎,十几岁的光明被迫早早离家到农村插队去了。临行前没有父母来送行,只好和妹妹用小滑轮车把行李运到学校,从此一只小小的船帆孤独地驶向了茫茫无际的人生海洋。背着沉重的家庭包袱,农村几年她和那代人一样,饱尝着人生的辛酸苦辣,担粪、放猪、摇船、插秧、推磨、打碾什么苦活脏活都干过,漫漫长夜里唯一自慰的便是读书。那时爸爸的好朋友,一位作家伯伯悄悄抄了一份古今中外300部名著的书单子,给这些早早失学的孩子,鼓励大家好好读书,勇敢生活,并说读完这些书你们就算大学文科毕业了。她和妹妹通过各种途径找到这些书,其中文、史、哲、艺术无不涉及,每得一本必是反复阅读,作笔记,书中深博浩翰的知识,伟大壮观的世界,使她获得了巨大的精神力量,在以后许多年的艰苦人生中部受益匪浅,她在苦难的磨砺中长大了,成熟了。
        下乡后,她当过文艺宣传员、赤脚医生、代课教师、公社通讯报道员,美术辅导员等等,并多次被推荐招工、上学,终因家庭政审通不过而被刷下来。
        1975年冬天,一个偶然的机会,她被抽到县文化馆参加一个美术学习班。当时一批下放县城的美术家在这里指导创作,讲解有关造型、色彩、线条的道理,她面前打开了一个神奇的,充满诱惑的世界,接着她认识了老画家蒋孝游、萱叶村、卓然等老师,第一次用自己的眼光读着中外名画,看老师作画。她砰然心动了,命运在冥冥之中似乎做出某种暗示,眼前豁然开朗,命运的启迪使她暗下决心,寄情于尺幅丹青,去寻找自己的人生之路。可做美编的父亲绝无意让女儿学画,这些年的风风雨雨使他对生活有了更切实的看法。他认为,女儿与其做个平庸无为的画匠,不如当个实实在在的工人、农民、对自己对社会还能做点实在的事情。再说这个家已经不起折腾了,怎么能提供她学艺术的条件?但杨光明决心已定,悄悄瞒着父亲以坚强的毅力开始自学.她苦练基本功,对着知青小组的坛坛罐罐画静物,对着生产队老农练素描,对着农村的草舍牛羊练速写。冬天手全冻裂了,肿得像馒头;夏天一身汗,长了满身痱子。涂坏了一张张纸,折断了一枝枝笔,她苦苦默默地画着,仿佛在这个境界中,才感到身心的自由,为了遣怀,为了陶冶,为了奋发、为了寻找自身的存在,她也只能努力画画了。
        “四人帮”翦灭后,1977年底合肥工艺美术厂特别专业第一次向社会公开招考,杨光明鼓起勇气去报考,结果以绘画专业分第一名的成绩从300多名考生中脱颖而出。当接到录取通知书后,尽管那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经开过,而某些“有关人士”仍紧紧抓住她的“家庭问题”不放,振振有辞地取消了她的录取资格,这无异又一次公开的摧残,一次近乎“死刑”的宣判!至此,素来文静的她再也忍不住了,再也不是那个不起眼的黄毛丫头了。她要让自己的生命爆发火花,以特殊的形式展开了凛冽的攻势——将自己的作品悬挂在市政府的办公大楼里!她用自己的画笔为自己也为艺术写了一份无可辩驳的诉状。当市政府领导读懂了这份精彩的“诉状”后,在老书记丁之同志的亲自过问下,一切“政审”的魔影彻底败退了!不拘一格降人才,工艺厂领导亲自下乡为她办好回城手续。临行前,她望着知青小组,只剩下她一张孤零零的床在屋角,心潮起伏……她永远忘不了那冬天的黄昏,靠在茅屋前面对荒漠无情的土地时的绝望,那种感觉至今还刻骨铭心。回城后,她的艺术生涯才真正起步,在还算盛开的花季年龄,重新扬起了生命的风帆!
        在工艺厂国画组良好的工作环境中,小杨专攻工笔仕女、花鸟画,潜心钻研,拜师访友,如饥似渴地学习绘画知识,几乎所有的节假日都泡在图书馆里.在学习祖国传统文化遗产的同时,还关注世界,尤其是东南亚各国的艺术风格,渊源流派。遍游祖国的名山大川,领略古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治学精神,加倍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忘情地邀游在艺术的海洋中。
        这期间,她的画由幼稚趋向成熟,由单一走向多面。1980年工笔画《秋菊有佳色》入选安徽省第二届青年美展,得到老师和画友的一致好评。这幅构图大胆泼辣,画面生机勃勃的菊花给美术界、新闻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多次被报刊介绍刊用,省著名美学家郭因先生也撰文称之“尊重权威,但并不拜倒,尊重传统,但不受束缚”。父亲杨亚威看了更是感慨,因
        为省第一届青年美展是在1956年举办的,当时他还是一个青年参加了画展,没想时隔24年后,女儿参加了第二届青年美展。24年的坎坷风雨,面对女儿的成长,时代的变迁,他能不感慨万千吗?1981年春天,小杨到苏州参加“全国人物画技术研讨会竹,在著名画家黄胄先生的指导下,学习了现代人物创作方法,更重要的是从老一辈艺术家身上看到那种献身艺术的忘我精神,将激励她一生不断的进取,不断地奋斗。
        1983年春,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博士60大寿,合肥市政府代表家乡人民赠送了一份贺礼,那就是杨光明画的一幅四尺国画《松龄鹤寿图》,杨博士收到画后来函致谢,为家乡的青年
        女画家感到高兴。《合肥晚报》以《杨振宁喜爱她的画》为标题,作了专题报道。面对赞赏,小杨不敢有一丝松懈,她深知学海无涯,艺无止境,只有不停地努力着。
        1985年,她黄山归来作画《秋耀金华》选送沪皖两地艺术家画展。1986年作品《水仙图》
        获《黄山杯书画大赛》三等奖。1987年作品《血染的风采》获建军60周年美展优秀奖。同年三幅扇面精品入选《现代扇面展》,这期间,她的国画作品,多次作为礼品赠送给来皖访问的国际友人。省文物商店以新文物名义收藏她多幅作品,1989年她被批准为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至此,她在画坛上的笔名石兰已被人熟悉。
        由于小场悬在搞出口工艺品的单位工作,她除了绘画,也大量涉猎了许多工艺品的设计,其中也取得出色的成绩。1986年她设计的刺绣睡衣、台布、床上三件套出口欧洲、澳洲和中东地区,销量可观,她设计的漆下彩工艺漆器远销加拿大等国,同时一手漂亮的彩绘描金活,令许多的专业工人喝彩。她还先后被几家大型出口厂家聘为设计师、高级顾问和技术厂长。 1988年樱花盛开的季节,一封来自日本久留米市热情洋溢的信伴着一本精美画册寄到杨光明手中,原来这里还包含一个有趣的故事。
        自从久留米与合肥结为友好城市以来两地艺术交流十分广泛。1987年合肥工艺厂应日本提灯制作艺术家伊藤先生的邀请,派出了3名技术人员赴日学制提灯,三个月学习结束归来,便在中国为伊藤先生做设计稿。由于提灯的图案与国画花卉很接近,领导便让小杨一起参加设计。她没去过日本,第一次见到提灯图片时,才知道这是日本人秋天挂在家里一种民族味很浓的工艺品。日本的产品工艺精致,追求完美几乎达到无可挑剔的境地。为了不丢中国人的脸,设计出比日本人毫不逊色的作品,小杨到处搜集资料,在墙上挂满了日本的风光建筑,人物花卉图片,反复研究揣摩,设计出10张较为满意的画当时单位采取作品上不署名,只写编号昀方法将画稿送至日本。一段时间后,日本方面来函告知所选用作品的编号,小杨全部选上,有几幅已制成提灯在日本销售一空,并且团已吸入了提灯艺术画册。事后,伊藤先生得知这些设计出自以为从未去过日本的女画家之手,十分惊讶。1988年春夏之交,伊藤先生来华访问,特地在梅山饭店宴请小杨。宴后又拿出带来的空白提灯,请小杨当面作画。看到她挥手而出的清雅构图,娴熟笔法,以及对日本审美情趣的了解,连连点头,最后,伊藤先生把画好的纱灯在日光灯下仔细照看,要日本专家特有的挑剔眼光看看清亮的画面上没有一点笔触痕迹,他高兴地称赞是奇才。他说,在日本一个出色的设计师亲手画灯是绝对画不到这么好的,而一个熟练的画灯工人又绝对设计不出这么好的图案,中国艺术家真是了不起,多才多艺。
        随着视野的开阔,艺术水平的提高,杨光明越来越感引自己的不足,基本功不足,理论水平不足等等。她动起考学的念头.她从邻居孩子那借来了从初一到高三的所有文科课本,晚上一面带孩子,一面自学文化课。1990年5月终于通过了成人自学高考,7月份加试了艺术专业,9月份进入安徽省艺术学校大专斑,就读于国画专业。在校期间她创作的《日本仕女》、《惠风和畅》、《孔雀图》,人体画《静》等作品连连获奖, 得到老师的好评,这个时期的她正处于艺术感觉良好的阶段,理论水平的提高,生活阅力的增长,使她用极大的热情去面对生活。在学校艺术实践课去舟山群岛写生的邪段日子,她除了的色彩明快,风格多样的水粉写生外,还写下了多篇文字隽美,喻意深运的游记散文,在《文化周报》上连载发表。1992年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安徽艺校。同年十月香港大型画刊《收藏天地》以《人创造艺术、艺术亦创造人》为标题,整个彩色专版介绍了杨光明,赞誉她的作品风格“飘逸清纯、绚丽典雅”。
        这时她拿出一叠最近创作的作品照片给我看,有她去年在西双版纳采风的素材;有年底在广东汕头个人画展的作品;有为今年全国妇女美展晨创作的精品,较之过去全然是一种崭新的境界寓意,透出她对生活、对艺术的热爱.正如她自己所言,她所有的人生经历、坎坷、磨砺、挣扎、前进就体现了一点——人创造艺术的同时,艺术更造就了人。而往昔的苦难和
        沼泽正好是她独特拥有的一份“财富”。
        ……
        窗外已是灯火木闲栅、重新沏过的两杯绿茶,碧绿的茶叶在沸水的冲泡下,舒展开绿色的手臂……
        此时身材匀称挺拔的她站起来,邀我去接待厅——樱花厅、欣赏她的大幅壁画《樱花图》。在柔和明亮的灯光照映下、这幅长500公分、高150公分的作品,采用工写结合的手法,吸取了日本通屏的装裱形式,使春意盎然的樱花满幅盛开,衬托出樱花厅富丽堂皇、高贵典雅的气氛。那色彩、那争春怒放的画态,也许正是女画家生命画册中的神来之笔吧!
        故事已经说完,恰值此文发稿之时,欣闻杨光明从北京传来了好消息,已被中央美院国画系和北京画院彭培泉教授录取为研修生,不日将赴京深造。我从心里为光明祝福—一强者,你的名字是女人。

白榕(安徽省著名诗人,散文家)
        本文刊登于《家教》1995年4月刊。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